•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社会主义大爱精神视野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热度0票  浏览92次 时间:2016年3月04日 08:54

社会主义大爱精神视野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 张晓芳  常素梅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职院校自身的不断发展,“大爱育人”的精神理念亟需贯彻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依托“爱的行为”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大爱育人校园文化的构建进行了实践探索,从精神文化、人文关怀、制度文化等层面提出了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爱育人  “爱的行为”教育模式  校园文化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职院校“爱的行为”教育模式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负责人:张晓芳,项目编号:D/2008/01/051

 

爱是人类最朴素的一种美好情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本质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最早提出“大爱”一词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他指出:“大学不仅要有大楼,还要有大师与大爱。”2007217日,温家宝总理在东北大学与留校学生一起过除夕时也明确提出:“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对祖国和人民有爱心,对社会有责任感,对国家有献身精神,这三点的基础还是爱”,“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对学生的爱,而且是大爱”。[1]这里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的最高寄托,也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认真研究和实践“大爱育人”的精神理念。

一、高职院校亟需构建大爱育人的校园文化

爱是教育的灵魂,是人类教育的本质和内在性证明。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少安教授对“大爱”精神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并对“大爱”的含义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大爱是指人们的一种意识趋向和感性表达,既是人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也是人的一种客观的感性的行为方式。从主观上说,大爱是一种精神,即爱心和责任感;从行为方式说,是奉献和履行责任。其基本特征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精神的精华,是人们对社会和谐、生活幸福的精神寄托和永恒的愿望,在一定条件下会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人生观、价值观的意义。”[2]因此,坚持大爱育人的精神理念,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将会成为支撑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而且现实也告诉我们高职院校亟需建设大爱育人的校园文化。

首先,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有着大学校园文化的共性。一方面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责任,同时,作为为社会直接培养应用性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又需要突出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爱校爱岗、敬业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因此,许多高职院校为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偏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培训,而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修养等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较少。这样,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了必要的人文环境,使得部分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情感意志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公德意识行为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较差,缺少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3]

其次,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虽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形成的历史短暂,内涵式发展不足,尚未形成鲜明的文化特色,尤其是从中职或成人大学改制而成的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学习生活基础设施、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可以说“硬件不硬,软件偏软”。

再次,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形势影响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这些都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冲击并提出新的要求。而且,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化更使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学生自身的发展压力特别是学习压力、心理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会凸显出来,在价值观念、成才意识、人生发展方向和生活理念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和特征。

这些变化都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急需解决的新课题,更需要我们有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校园文化的构建。“大爱育人”的教育理念不失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校园的一剂良药,创建一个“大爱”的内外环境,以使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环境中不断得到全面成长和自由发展。

二、依托“爱的行为”教育模式,构建大爱育人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复杂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全盘考虑,统筹兼顾,整体优化,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使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建设“大爱育人”的校园文化,探索“爱的行为”教育模式。

(一)“爱的行为”教育模式简析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教育手段,它体现出一种公正无私、富有责任感和理性的人文关怀与价值取向。同时,从人的社会性发展角度来讲,学生是一个“未完成物”,他们是一个个需要不断超越现实自己的人,是对实然世界的不断超越,这个“超越”的终极指向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而在这个“超越”的过程中,由心底滋生的对外在物和自身的“爱”是促使他们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源泉,从而在行为中体现出“大爱”精神,最终使自己在对象化的交往活动中认知得到增长、智慧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学校的实际,我们认为“爱的行为”教育就是围绕“爱”这个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体验,把教育的任务、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的诸方面(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组织起来,从高职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实效,依据“爱自己-爱他人-爱民族-爱社会-爱祖国”和“爱劳动-爱技能-爱学习-爱协作-爱奉献”两条主线展开,使“爱”的这种内在的最基本的情感体验外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促使“爱”的这种内在的情感体验外化为一种自觉行为的稳定的教育方法、方式、策略体系就是“爱的行为”教育模式,它对“爱的行为”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二)依托“爱的行为”教育模式,构建大爱育人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索

爱是人类教育的本质和内在性证明,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教育手段,它体现教育的终极价值关怀。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对“爱”有很深的体会,但更多的停留在一种感性的认知方面,对于“爱什么”、“如何爱”“为什么爱”等问题没有更多的理性思考,特别是在一些行为上更是和自己的认知相脱节。鉴于此,我们依托“爱的行为”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在构建大爱育人的校园文化方面做出一些探索,以期望实现思想性、教育性和参与性的统一,实现其实效性。

1.分阶段开展以“爱的行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构建大爱育人的精神文化

在不同的年级设计不同“爱”的主题,以系列活动为依托,以人的认知和情感规律为理论依据,将“主动寻找和发现爱——深刻体会和感受爱——积极实践和奉献爱”作为贯穿实践活动的线索,强化“爱”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针对一年级的新生而言,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大学新生活的适应和对学校认可度的问题。为此,在一年级可开展“爱自己、爱学校”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首先通过心理问卷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生活等自身存在的状态,然后根据问卷反映出来的状况,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对新环境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意志能力。同时结合一些团体性的主题活动,如“我眼中的学校”、“学校是我理想开始的地方”、“爱在校园”、“师爱我难忘”等活动,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学校、认可学校,并能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树立起“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意识,激发学生逐渐形成积极努力、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在这些团体性活动中体会到“爱”的力量,并树立了正确的自我意识,认识到只有正视自己才能真正“爱自己”,才能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更好地去爱他人、爱学校、爱社会。

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在已经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的状况下,影响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二是学习目标的确立。为此可开展“爱他人、爱技能”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成立“爱心社”,组织“爱心宣传周”、“爱心主题月”等活动。另外,在一些传统的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等,班主任或团委或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和谐校园、情满中秋”、“共同动手、共同品尝”等活动,使很多同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快乐。在爱心活动的参与下和爱的氛围熏陶下,学生充分体验到了爱的暖流,并认识到“爱自己”和“爱他人”是相辅相成的,促进了学生发自内心的“爱”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技能型的应用性人才,为此,针对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相对散漫的状况,开展“爱技能”的活动。结合不同系科和专业,在二年级的学生中开展技能大赛和社区服务活动。在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技能的重要性,而且发现技能还能给别人带来帮助。所以,在学生中间逐渐形成了“你超我赶”的良好学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将来职业的向往,这也为他们将来能够顺利踏入社会和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即将走向社会,针对这个特点,开展以“爱职业”“爱社会”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就业专题教育、面试模拟场景设计、职业道德修养培养活动、创业设计大赛、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将来走向社会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素质和品质,其中对职业的爱是最基础和最必需的。让学生感受特别深的是学校开展的“顶岗实习”活动,学生直接进入工厂或公司,根据所学专业被安排到具体工作岗位,学以致用。同时,坚持学期实践教育与寒暑期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通过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很多学生的社会观发生了变化,认识到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保驾护航理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深刻内涵。

2.全员爱心育人,构建大爱育人的人文关怀氛围

要建立大爱育人的校园文化,育人者的理念、决策和参与、学校各方面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因为“人的头脑不仅仅是知识的容器,更是储存火种的地方,而找到火种并且点燃,不光需要训练与技术,更需要爱”[4]。所以,作为教育者在构建校园“大爱育人”的人文关怀氛围中都需要胸怀“大爱”,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育爱的教育理念。围绕着“爱”这个主题开展教师读书节活动,向教师推荐如:《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等书籍,在这些书中都蕴含着“以爱育人”理念。同时,聘请校内外的专家进行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如“社会进程中教师教育理念的变化”、“自我调适,爱的飞跃”、“爱,师生共同成长”、“情感 智慧 成长”等,通过学习与交流,使教师的“爱”更加理性和科学,对“爱”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次,净化语言环境,营造爱的文明氛围。语言是人内在


 


品格的外显形式。清除语言中的污秽,提倡文明用语,规范语言行为,能起到影响内在态度,进一步影响师生的品格、行为的作用。因此,净化语言,从宏观上看是与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有密切关系,从微观上看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有极大关系,也与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有极大关系。通过净化语言环境所进行的“爱的行为”教育,就是在高职学生的教育中,以爱的情感为核心,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言谈中的用语,用词,改变粗俗的、不文明的语言习惯,从而进一步来改变他们消极的生活态度、低迷的情感状态,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片面看法,唤醒他们内心潜藏着的美好情感。

第三,借助学校网络教育优势,建立“爱”的交流平台。网络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的共享局面,使青年学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开设“爱的行为”教育网站,发挥网络文化的正面引导作用,栏目可以有活动园地、名著导读、心语话吧、爱心故事、爱心BBS论坛等等。

第四,大爱育人,层层推进,不断深化。大爱育人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特点层层推进,循序渐进,不断升华。低层次的“大爱育人”是通过对学生生活方面的关爱,具体到衣食住行等方面体贴关照,使他们感到大学生活的温馨;中层次的“大爱育人”是对学生求知方面的关爱,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解决学习疑难等,使他们感受到大学学习乐趣,产生对知识、真理的热爱;高层次的“大爱育人”是对学生思想层面的关爱,帮助学生解除思想疙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

3.从培养方案、德育管理、教学过程等制度环节贯彻“爱的行为”教育模式,构建大爱育人的制度文化

“爱的行为”教育模式渗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学校应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高度融合,体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统一,体现拓展知识、增强能力、提升素质的整合协调。

首先,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将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过程分为动态衔接的两个阶段,即“1.5+1.5”模式,第一、二、三学期主要安排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技术平台课程,加强文化基础和职业基础知识学习,突出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职业养成教育,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第四、五、六学期主要安排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以职业技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为重点,强调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推进多证书制度,通过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加强岗前就业综合训练,保证学生实习既有学习任务,又有生产(工作)任务,做到“学做合一”,引导他们产生爱职业、爱专业、爱技能的心理体验和行为习惯。

其次,改革传统德育管理模式,实行柔性化管理。柔性管理是一种非外在强制性的管理,注重在关爱、公正、民主、法治等价值基础上,关注学生群体的心理过程,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服务于学生的幸福生活为基本取向,以协商、激励、引导为主要手段,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德性发展,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在自主管理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自律水平。在管理的机制上,强调管理活动是在研究和把握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学生心中产生潜在的说服力、影响力、驱动力,并把组织的意志转变为他们自觉、自愿、能动的行为[5]。可以说,柔性管理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是一种更多体现和渗透“爱”的德育管理。

第三,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由于高职的“生源”质量与普通高校不同,许多高职学生尚不具备上普通大学所需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所以必须按照高职教育特点和高职学生认知规律来设计课程、安排教学,以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以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总之,在校园文化构建中必须唱响“大爱育人”的教育理念,实施“爱的行为”教育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教学与管理、学习与生活、行为与实践等方面都应体现出爱与人文关怀。这既是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使广大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来感悟“大爱”,促进其自由和全面发展,又是使学校能够与时俱进,打造自身特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春风送暖入心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辽宁纪实[EB/OL].2007年02月27. www.ln.xinhuanet.com.

[2] 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

[3] 陈群玉,朱伟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创新思考[J].科技信息,200831):231-232.

[4] 杨福家.有大爱才有一流大学[N]. 新京报,2004年06月05.

[5] 冯周卓. 后现代文化与管理变革[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137-143.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