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状况调查与分析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62次
时间:2010年9月14日 09:49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职业承诺
论文摘要:教师职业承诺是指由于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入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本文以广东省94名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承诺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影响职业承诺的重要因素;教师压力影响工作满意度,从而降低职业承诺;社会比较是教师职业承诺差异的主要来源;社会规范的内化程度对教师职业承诺有重要影响。
一、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1.职业承诺的研究状况
职业承诺指的是一个人与其所从事的职业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系,即由于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人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Blau认为职业承诺只有一个情感维度,认为个体留在现职业是因为对职业有情感,将职业承诺定义为“个人对职业或专业的态度”,即留在现职业的愿望和对现职业的喜欢。Meyer和Allen在提出组织承诺三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于1993年开始将他们对组织承诺的理论与测量方法扩展到职业承诺的研究中来。他们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认为职业承诺也是由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三个因素构成。情感承诺指个人愿意呆在某职业的强烈愿望;规范承诺是指个人呆在某职业的一种义务感;持续承诺则是指对离开某职业的代价的认知。
把职业承诺的研究延伸到教师领域即是教师职业承诺。台湾多数学者认为中小学教师是一种专业工作,因此称之为“教师专业承诺”或“教育专业承诺”。我国主要有内地学者龙立荣(2000)、徐富明和朱从书( 2005 ) .罗润生和申继亮(2001)、邵雅利(2003 ) ,李霞(2005)、刘世瑞(2005)等人进行过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问卷研制、结构分析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其中李霞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职业承诺的三因素结构。
2.研究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急剧变革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师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态度,也影响到了教师队伍的稳定。由于我国经济底子薄弱、人口众多,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充分,再加上近几年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择业空间小,整个社会的从业、择业和职业流动基本属于一种被动的态势。
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的特殊性,国外关于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结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难以相符,即使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在职业承诺的结构和不同个人属性、不同单位属性对职业承诺的影响等方面所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差别,难以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基于这种情况,进一步深人研究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状况意义重大:既助于教育管理理论、承诺理论、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也有利于发现教师职业承诺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对教师的培养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研究方法
本研究直接以Meyer & Allen提出的职业承诺三因素结构作为理论依据,通过调查问卷,以了解和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状况,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以Meyer&Allen和李霞(2005)的量表为基础,编制《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量表》,量表采用Liken五点式记分法,全部是正向题。调查问卷还设计了用以调查中小学教师个人和工作背景等基本情况的19个项目和若干个验证问题,以便分析与讨论。
2量表的效度与信度分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素、方差极大法旋转,通过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14,大于0.6 ; 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该表各项变量完全适合作因子分析。三个因子共同解释了64.5%的变异,具有一定效度。
内部一致性检验的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量表总体的Alpha系数为0.8927,标准化Alpha系数为0.8968;三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情感承诺0.9160,持续承诺0.8317,规范承诺0.8385。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较高。
以上分析表明,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可以作为测量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测量工具。
3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
调查问卷采取匿名形式填写,调查时间为2006年5-6月份,调查对象为广东省17个地级市的初中和小学教师,大样本目的抽样。共发出问卷17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 % 。
三、问卷调查的主要结果
1教师职业承诺总体水平较高
从教师职业承诺描述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总体平均得分为3.59(标准差为0.69),高于理论中值3。职业承诺的三个因子中,规范承诺平均分为3.78(标准差为0.81),情感承诺平均分为3.59(标准差为0.92),持续承诺平均分为3.38(标准差为0.94)。总体上看,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属中上水平,且各因素的得分比较均衡,都超过中间值30
2个人变量在职业承诺上存在差异
教师职业承诺在婚姻状况、学历、职称、职务、年龄、教龄、校龄、个人月收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别、是否在编、家庭月收人在教师职业承诺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不同因素中出现差异;“政治面貌”、“是否师范”在职业承诺和其三个内部因素中均没有显著差异。差异的具体情况如下:
(1)职称、职务、学历方面
不同职称教师的职业承诺存在显著差异,职称越高,职业承诺越高;不同职务的教师职业承诺存在显著差异,行政人员高于专任教师,但在持续承诺上则没有差异;不同学历教师的职业承诺存在差异,中师(高中)最高,专科次之,本科最低,但在持续承诺上中师(高中)与专科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104,显著大于0.05) 。
(2)年龄、校龄、教龄方面
不同年龄的教师,其职业承诺存在显著差异,年龄越大,职业承诺水平越高。但是25岁以下和25-35岁的教师在职业承诺总体上和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上则没有出现显著差异。不同校龄和教龄教师的职业承诺存在显著差异,校龄和教龄越长,职业承诺越高。但是在职业承诺总体和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上,5年以下校龄的教师与6-15年校龄的教师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教龄方面的情况与校龄基本一致。
(3)性别、婚姻、家庭方面
不同性别的教师在职业承诺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上则出现显著差异;男性教师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低于女性教师,但在持续承诺上则高于女性教师;不同婚姻状况的教师,其职业承诺存在显著差异,已婚教师高于未婚教师。
(4)教师类型方面
正式教师和代课教师在职业承诺总体上没有差异,但是代课教师在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上高于正式教师,在持续承诺上低于正式教师,出现显著差异。
(5)收人方面
不同个人月收人的教师,其职业承诺存在差异。但收人在1001元以下的教师和2000-3000之间的教师之间没有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承诺上,收人在1000以下的和1000-2001之间的教师之间没有差异;在持续承诺上,只有收人1001以下的教师与其他组别有差异,收人在1001元以上的各组之间没有差异。
在家庭月收人方面,不同教师在职业承诺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多重比较发现,收人在6001元以上的与2000元以下的教师之间存在差异。
3学校变量对职业承诺无明显影响
学校性质在教师职业承诺总体上没有差异,但民办学校教师在情感承诺上显著高于公办学校教师,在持续承诺上明显低于公办学校教师;学校层次在教师职业承诺上有显著差异,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高于初中教师;学校等级在教师职业承诺和情感承诺、持续承诺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只表现在省一级学校教师与市一级学校教师之间,其他等级的学校教师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学校规模在教师职业承诺和各因素上均没有差异;地区差异只表现在第一类地区的教师情感承诺高于第四类地区。
四、调查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根据统计分析得出的初步研究结果,结合调查和访谈,现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状况加以讨论与分析。
1.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影响职业承诺的重要因素
需要越得到满足,越能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就越高。相应地,需求越得到满足,教师的职业承诺就会越高。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薪金相对于很多职业来说并不算低,尤其是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相对于许多行业和职业还比较健全;教育行政的政策法规和学校的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健全;基本的工作条件都能够得到满足。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完全可以得到满足。大部分教师每年都有充足的带薪假期,除了法定节假日外,还有寒暑假,这也是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所在。因此,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总体上处于较高的水平。
但是中小学教师属于知识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他们来说,归属感、认可、尊重、晋升、成就感等高层次的需要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校龄、教龄、职称、职务等工作方面的因素在教师职业承诺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年龄越大、教龄越长、校龄越长、职称越高、职务越高的中小学教师,说明其个人发展的需要越能得到满足,其职业承诺也越高。
2教师压力降低职业承诺
调查发现,有71.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或较大。较大的工作压力可能使教师离开该职业。当前,较多的社会关注、较高的社会期望、课程改革、升学率、人事制度改革等使得教师的压力增大。
压力对教师个人影响的极端情形就是职业倦怠,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因此,可以认为,压力增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从而导致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不是很高。
3.社会比较是教师职业承诺差异的主要来源
通过与外部(其他职业)进行社会比较,许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目前的收人与付出不相符合,从而产生不公平感和不满意感,这是其持续承诺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教师对薪酬不满足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也使得不同行政职务、不同编制、不同学校性质的教师等在持续承诺方面都没有表现出差异,中师与专科学历的教师在持续承诺上也没有差异。
另外,研究结果显示收人在教师承诺上有差异,但变化规律不明显,可能和地区有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处于不同的地区,收人给教师带来的满意感显然是不同的。
4.社会规范的内化程度对教师职业承诺有重要影响
社会规范的内化程度直接影响教师的规范性承诺。人们把教师喻为“园丁”、“红烛”、“春蚕”等,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社会普遍认为,教师应该有崇高的品德、奉献的精神、广博的知识和规范的言行,应该成为道德的践行者、知识的传递者和文明的建设者。这种对职业的道德要求已经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作为教师,无论在什么地区、处于什么样的学校,都同样能够意识到社会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这种要求和期待,并把这些社会规范和要求逐渐内化,形成自己稳定的行为和态度,不会轻易随所在学校的不同而改变。正因为如此,学校的性质、层次、等级、规模和所在地区等属性对职业承诺都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是,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产生变化。人才流动的政策宽松,工作单位和职业的转换比以往方便;无私奉献、忠诚、责任、从一而终等传统职业伦理观正在逐渐转变,人们开始追求自身价值;人们对生活的态度改变,一些年轻人不再喜欢早出晚归刻板的工作方式,而喜欢自由度高的工作方式;收人的多少越来越成为人们选择工作时考虑的重要因素;等等。这些变化影响了人们对工作、对职业的态度,从而使教师职业承诺在年龄、婚姻、学历、是否在编、收人、学校性质等方面产生差异。另外,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平等,人们不再认为女性更适合做中小学教师,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教师职业承诺在性别上没有差异。
论文摘要:教师职业承诺是指由于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入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本文以广东省94名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承诺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影响职业承诺的重要因素;教师压力影响工作满意度,从而降低职业承诺;社会比较是教师职业承诺差异的主要来源;社会规范的内化程度对教师职业承诺有重要影响。
一、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1.职业承诺的研究状况
职业承诺指的是一个人与其所从事的职业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系,即由于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人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Blau认为职业承诺只有一个情感维度,认为个体留在现职业是因为对职业有情感,将职业承诺定义为“个人对职业或专业的态度”,即留在现职业的愿望和对现职业的喜欢。Meyer和Allen在提出组织承诺三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于1993年开始将他们对组织承诺的理论与测量方法扩展到职业承诺的研究中来。他们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认为职业承诺也是由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三个因素构成。情感承诺指个人愿意呆在某职业的强烈愿望;规范承诺是指个人呆在某职业的一种义务感;持续承诺则是指对离开某职业的代价的认知。
把职业承诺的研究延伸到教师领域即是教师职业承诺。台湾多数学者认为中小学教师是一种专业工作,因此称之为“教师专业承诺”或“教育专业承诺”。我国主要有内地学者龙立荣(2000)、徐富明和朱从书( 2005 ) .罗润生和申继亮(2001)、邵雅利(2003 ) ,李霞(2005)、刘世瑞(2005)等人进行过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问卷研制、结构分析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其中李霞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职业承诺的三因素结构。
2.研究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急剧变革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师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态度,也影响到了教师队伍的稳定。由于我国经济底子薄弱、人口众多,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充分,再加上近几年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择业空间小,整个社会的从业、择业和职业流动基本属于一种被动的态势。
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的特殊性,国外关于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结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难以相符,即使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在职业承诺的结构和不同个人属性、不同单位属性对职业承诺的影响等方面所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差别,难以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基于这种情况,进一步深人研究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状况意义重大:既助于教育管理理论、承诺理论、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也有利于发现教师职业承诺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对教师的培养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研究方法
本研究直接以Meyer & Allen提出的职业承诺三因素结构作为理论依据,通过调查问卷,以了解和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状况,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以Meyer&Allen和李霞(2005)的量表为基础,编制《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量表》,量表采用Liken五点式记分法,全部是正向题。调查问卷还设计了用以调查中小学教师个人和工作背景等基本情况的19个项目和若干个验证问题,以便分析与讨论。
2量表的效度与信度分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素、方差极大法旋转,通过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14,大于0.6 ; 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该表各项变量完全适合作因子分析。三个因子共同解释了64.5%的变异,具有一定效度。
内部一致性检验的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量表总体的Alpha系数为0.8927,标准化Alpha系数为0.8968;三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情感承诺0.9160,持续承诺0.8317,规范承诺0.8385。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较高。
以上分析表明,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可以作为测量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测量工具。
3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
调查问卷采取匿名形式填写,调查时间为2006年5-6月份,调查对象为广东省17个地级市的初中和小学教师,大样本目的抽样。共发出问卷17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 % 。
三、问卷调查的主要结果
1教师职业承诺总体水平较高
从教师职业承诺描述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总体平均得分为3.59(标准差为0.69),高于理论中值3。职业承诺的三个因子中,规范承诺平均分为3.78(标准差为0.81),情感承诺平均分为3.59(标准差为0.92),持续承诺平均分为3.38(标准差为0.94)。总体上看,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属中上水平,且各因素的得分比较均衡,都超过中间值30
2个人变量在职业承诺上存在差异
教师职业承诺在婚姻状况、学历、职称、职务、年龄、教龄、校龄、个人月收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别、是否在编、家庭月收人在教师职业承诺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不同因素中出现差异;“政治面貌”、“是否师范”在职业承诺和其三个内部因素中均没有显著差异。差异的具体情况如下:
(1)职称、职务、学历方面
不同职称教师的职业承诺存在显著差异,职称越高,职业承诺越高;不同职务的教师职业承诺存在显著差异,行政人员高于专任教师,但在持续承诺上则没有差异;不同学历教师的职业承诺存在差异,中师(高中)最高,专科次之,本科最低,但在持续承诺上中师(高中)与专科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104,显著大于0.05) 。
(2)年龄、校龄、教龄方面
不同年龄的教师,其职业承诺存在显著差异,年龄越大,职业承诺水平越高。但是25岁以下和25-35岁的教师在职业承诺总体上和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上则没有出现显著差异。不同校龄和教龄教师的职业承诺存在显著差异,校龄和教龄越长,职业承诺越高。但是在职业承诺总体和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上,5年以下校龄的教师与6-15年校龄的教师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教龄方面的情况与校龄基本一致。
(3)性别、婚姻、家庭方面
不同性别的教师在职业承诺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上则出现显著差异;男性教师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低于女性教师,但在持续承诺上则高于女性教师;不同婚姻状况的教师,其职业承诺存在显著差异,已婚教师高于未婚教师。
(4)教师类型方面
正式教师和代课教师在职业承诺总体上没有差异,但是代课教师在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上高于正式教师,在持续承诺上低于正式教师,出现显著差异。
(5)收人方面
不同个人月收人的教师,其职业承诺存在差异。但收人在1001元以下的教师和2000-3000之间的教师之间没有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承诺上,收人在1000以下的和1000-2001之间的教师之间没有差异;在持续承诺上,只有收人1001以下的教师与其他组别有差异,收人在1001元以上的各组之间没有差异。
在家庭月收人方面,不同教师在职业承诺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多重比较发现,收人在6001元以上的与2000元以下的教师之间存在差异。
3学校变量对职业承诺无明显影响
学校性质在教师职业承诺总体上没有差异,但民办学校教师在情感承诺上显著高于公办学校教师,在持续承诺上明显低于公办学校教师;学校层次在教师职业承诺上有显著差异,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高于初中教师;学校等级在教师职业承诺和情感承诺、持续承诺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只表现在省一级学校教师与市一级学校教师之间,其他等级的学校教师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学校规模在教师职业承诺和各因素上均没有差异;地区差异只表现在第一类地区的教师情感承诺高于第四类地区。
四、调查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根据统计分析得出的初步研究结果,结合调查和访谈,现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状况加以讨论与分析。
1.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影响职业承诺的重要因素
需要越得到满足,越能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就越高。相应地,需求越得到满足,教师的职业承诺就会越高。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薪金相对于很多职业来说并不算低,尤其是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相对于许多行业和职业还比较健全;教育行政的政策法规和学校的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健全;基本的工作条件都能够得到满足。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完全可以得到满足。大部分教师每年都有充足的带薪假期,除了法定节假日外,还有寒暑假,这也是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所在。因此,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总体上处于较高的水平。
但是中小学教师属于知识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他们来说,归属感、认可、尊重、晋升、成就感等高层次的需要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校龄、教龄、职称、职务等工作方面的因素在教师职业承诺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年龄越大、教龄越长、校龄越长、职称越高、职务越高的中小学教师,说明其个人发展的需要越能得到满足,其职业承诺也越高。
2教师压力降低职业承诺
调查发现,有71.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或较大。较大的工作压力可能使教师离开该职业。当前,较多的社会关注、较高的社会期望、课程改革、升学率、人事制度改革等使得教师的压力增大。
压力对教师个人影响的极端情形就是职业倦怠,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因此,可以认为,压力增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从而导致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不是很高。
3.社会比较是教师职业承诺差异的主要来源
通过与外部(其他职业)进行社会比较,许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目前的收人与付出不相符合,从而产生不公平感和不满意感,这是其持续承诺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教师对薪酬不满足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也使得不同行政职务、不同编制、不同学校性质的教师等在持续承诺方面都没有表现出差异,中师与专科学历的教师在持续承诺上也没有差异。
另外,研究结果显示收人在教师承诺上有差异,但变化规律不明显,可能和地区有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处于不同的地区,收人给教师带来的满意感显然是不同的。
4.社会规范的内化程度对教师职业承诺有重要影响
社会规范的内化程度直接影响教师的规范性承诺。人们把教师喻为“园丁”、“红烛”、“春蚕”等,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社会普遍认为,教师应该有崇高的品德、奉献的精神、广博的知识和规范的言行,应该成为道德的践行者、知识的传递者和文明的建设者。这种对职业的道德要求已经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作为教师,无论在什么地区、处于什么样的学校,都同样能够意识到社会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这种要求和期待,并把这些社会规范和要求逐渐内化,形成自己稳定的行为和态度,不会轻易随所在学校的不同而改变。正因为如此,学校的性质、层次、等级、规模和所在地区等属性对职业承诺都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是,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产生变化。人才流动的政策宽松,工作单位和职业的转换比以往方便;无私奉献、忠诚、责任、从一而终等传统职业伦理观正在逐渐转变,人们开始追求自身价值;人们对生活的态度改变,一些年轻人不再喜欢早出晚归刻板的工作方式,而喜欢自由度高的工作方式;收人的多少越来越成为人们选择工作时考虑的重要因素;等等。这些变化影响了人们对工作、对职业的态度,从而使教师职业承诺在年龄、婚姻、学历、是否在编、收人、学校性质等方面产生差异。另外,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平等,人们不再认为女性更适合做中小学教师,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教师职业承诺在性别上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