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发展对策分析
( 中牟县广播电视总台,河南,郑州 451450 )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传播媒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近两年,中央提出要加快融媒体建设,这对新闻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篇文章分析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大新闻编辑工作者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并总结了融媒体时代广大新闻编辑者如何提高自身素养,促进工作能力不断提升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发展
基于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使新闻编辑工作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优化发展理念,创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定期对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培训,为新闻编辑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对新闻编辑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巨大的帮助。传统媒体的发展,对新闻编辑人员的工作性质理解,就是对一些相关文件的整理、审核、处理等,未意识到新闻编辑人员的重要性,正是如此,使媒体所聘用的新闻编辑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比较低,影响整体的工作质量。对此,还需媒体提高重视度,才能为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提升新闻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再考虑媒体之间的竞争发展,为稳定自身的发展地位,还需要媒体提高自身的重视度,注重对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学习新的理念与模式,正确地应用到新闻编辑工作中,可对传统模式的创新,以及帮助新闻编辑人员提升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等。融媒体时代下的编辑记者不仅要具备多媒体技术的操作能力、更高的政治素养及政策水平,更是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报道创新能力,才能胜任本职工作。与此同时,新闻编辑人员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会使人员自身具备创新意识,在自身岗位工作中,能够对各类新闻素材严格把关,确保[1]
新闻素材的真实性 。新闻编辑人员合理选择新闻素材,以大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确保所选择的新闻素材是大众所感兴趣的,并且对新闻信息的编写,要实事求是,才能有效确保新闻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二、明确新闻编辑角色定位
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都是通过记者的报道为主,但是在融媒体环境下,需要创新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利用一些社交软件、平台等,在话语权方面占据优势。对此,需要新闻编辑人员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职责,对新闻内容的编辑,尤其是对舆论、热点话题,要富有创新地编辑内容,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并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与[2]
价值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使新闻编辑角色发生一定的变化,需要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能够对此重新审核,对其多角度、全方面地分析,结合自身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职责,对自身的身份与角色的适当转换。如此,一方面有利于新闻媒体领域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可提升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自身的重要价值。那么新闻编辑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在对新闻内容进行编辑时,要确保新闻内容的生动性与具体性,吸引大众的眼球,编辑内容简练,使大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可有效扩大新闻事件的影响力,有效避免人为扭曲事件事实。无论是对新闻题材的选择,还是对标准化语言的表达,都要有明确性与目的性,从而不断丰富新闻编辑人员的专业能力,满足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需求,从而提升媒体新闻的收视率。
三、注重创新意识,互动意识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介质割裂的局面被打破、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格局被改写,这一时代下的新闻报道效率有了极大提高,对编辑记者也提出了全媒体记者的要求。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中,新闻编辑人员所面临的挑战比较多,同时新闻媒体还对新闻编辑人员各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最主要的就是新闻编辑人员需具备创新意识与互动意识,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自主学习,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储备大量的专业知识,能够把自身所学习的专业知识[3]
正确应用到新闻编辑工作中 。确保对新闻信息内容真实、准确的情况下,创新多样化的编辑形式,针对大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突出展示,能够使大众一眼就观察到自身所关注的话题与相关内容,提供新闻收视率。借助媒体平台,与大众的互动,一方面,是吸引大众的眼球,引导大众积极参与到新闻媒体领域中。另一方面,帮助新闻编辑人员搜集到更的信息数据,根据大众互动的信息,可了解到大众所关注的内容,从大众的角度修新闻信息的搜集、整理、编辑等,遵循实事求是的编辑原则,提升新闻收视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中,新闻编辑人员为确保自身的发展,还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加强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新闻媒体能够重视新闻编辑人员综合能力,明确新闻编辑角色定位,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具备创新意识与互动意识,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现代化媒体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桂娟.浅析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力的重构对策[J].传播力研究,2019,3(09):99.
[2]张晓薇.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力重构对策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3(04):100.
[3]张晨光.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与融合发展策略[J].视听,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