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几个要点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212次
时间:2020年5月18日 14:01
王晓宏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摘要】德彪西的每首音乐作品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创作手法与表现方式,其音乐作品的音乐内涵与相关的意境非常丰富并且深刻。本文以德彪西几首经典作品为例,对其音乐作品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及探讨,总结出了演奏德彪西音乐作品的几个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学习者对其作品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演奏。
【关键词】德彪西;钢琴作品;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浪漫主义音乐与二十世纪现代音乐承上启下的人物,德彪西的出现使得浪漫派音乐成为历史,因此很多人又把他比作浪漫主义音乐走向现代音乐的桥梁,其音乐作品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对于钢琴学习者而言,努力学习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探究其音乐作品内涵及特点非常重要。
一、德彪西钢琴作品的主要特点
众所周知,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蕴含者极为丰富的的想象力,情感细腻,和声丰富,色彩斑斓,着重表现了大自然的各种风光和一些异域的风情。德彪西总是会故意把音乐作品的标题通过小字的方式写在作品的结尾,主要是为了让听者更容易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感受其独特的韵味。在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中,大量采用了中古调式进行创作,使得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全音音阶的运用,使得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旋律与传统的音乐创作完全不同,这种形式的创新也是德彪西钢琴音乐作品的主要特点之一。
不协和音程的运用在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中比比皆是,五声音阶的运用,使其音乐作品更具独特的东方韵味,使得听者可以对其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比如,《意象集》中《水中倒影》就是印象派绘画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所描绘的月光的朦胧美,清风的微凉、泉水的流动、枝叶随风摆动的形象,使得作品给人以变幻和神秘的印象。这种通过使用音响来对光和色进行描绘的方式成为了印象派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这样的表现手法也使音乐变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韵味,使作品所描绘的景像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韵味悠长。
德彪西的性格具有叛逆特征,他总是另辟蹊径,尝试一些新奇的和弦和调性,这样的性格特点使得他创作出了与众不同的曲式。
德彪西在创作上采用的新的表现手法,使得其音乐作品的乐句结构片段性比较强,钢琴演奏家赵晓生曾经也说过:“德彪西先是把一整块的东西砸成许多碎片,然后再把几种不同的碎片拼在一块,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它总是一个个片段,上上下下不同的片段,组合起来,镶嵌起来拼成新的东西。”
二、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演奏要点
(一)触键方法
由于和声、调式调性的创新,在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中,音色变化非常丰富。而丰富的音色变化需要通过敏锐的触键来表现,想要把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演奏得更为完美,触键显得非常重要,并且要依据不同风格的乐曲对触键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选择,使得在对音色的处理时更为合理。由于德彪西音乐作品的音色总体上来讲是比较朦胧的,因此和古典音乐的触键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要求。
在演奏德彪西音乐作品的时候,尽量使用手指肉垫较厚的地方,手指保持较为扁平的状态,贴键弹奏。以《雪上足迹》为例,乐曲通过印象的风格对雪以及在雪上留下的孤独脚印这样的画面来进行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了凄凉沉重的氛围。这首音乐作品包括低音和弦和脚步声、高音旋律三个主要的声部。作品中具有节奏感的象征脚步的声部贯穿整首乐曲,在对这个部分进行演奏的时候,演奏者的手指要在贴近琴键的时候缓慢地落下去,然后利用指肚进行深入推进,并且保持一段时间,把孤身一人在雪地里行走时的悲凉与寂寞通过这种方式让听者进行感受和体验。高音旋律声部与其他声部相比,并没有流畅的歌唱性,主要是带有一些休止符不连贯的乐句,在演奏时,手指不可以对琴键进行快速击打,轻下键后,手部力量需要通过手腕的使用缓慢地离开琴键,使得力量控制在指头部分,等到休止符过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揉入到下一个琴键,这样音虽然分开了,但能做到音断而气不断的音乐效果,将主人公哀伤的呼唤与悲伤的哭泣有效表达出来。
德彪西在音色的控制上并不仅限于这种朦胧的表达,我们要根据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因素对触键进行不断变化。在《中断的小夜曲》中可以看出,其主要表现的是一个青年进行求爱的场面,音乐作品的开端是通过模仿吉他拨弦的声音进行的,对于模仿吉他拨弦的小跳音,弹奏需要短促快捷,要用手指尖进行快速弹奏,以突出吉他拨弦的声音,使声音更具颗粒感。与模仿吉他拨弦的声音相比较,柔和的歌唱性的旋律,则需要运用指腹,使力量得以缓慢地推入到琴键的底部。这两段左右手使用的触键方法是很不一样的,左手需要轻巧地进行指尖触键,而右手长连音歌唱性的旋律,柔和细腻,则需要用指腹进行触键。在对德彪西钢琴音乐作品进行演绎的过程中,触键也需要根据实际的音乐情境来进行有效的变化,通过使用抹、揉和弹等手指的动作以及对落键速度控制的各不相同来对乐曲所要描绘的意境进行表达。
想要准确而又细腻地表现出彪德西作品的内涵和韵味,一方面需要演奏者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在演奏中敏感地察觉到通过自己的触键所形成的微小的变化,另一方面对踏板的运用也需要细致的研究。
(二)踏板方面
德彪西在创作过程中对于和声的效果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分析,使得每一个不断进行变化的和弦连续地排列在一起,再通过叠加更为广阔的持续音,使得泛音的变化更加变化无常。如一粒石头投入到清澈的水流中,带起了无数的涟漪。想要在演奏过程中表现出这样的泛音的色彩,踏板的使用就变得更加重要。
半踏板。钢琴家约·霍夫曼曾经告诫过我们,踏板的作用不只是延长声音,也是对音色进行改变的有效工具。在对德彪西的音乐作品进行演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利用长踏板给听者营造出朦胧的感受,“半踏板”的应用也对音乐作品演奏过程中对音乐色彩的渲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半踏板”主要是把制音踏板当成音的调节装置,从而使得大部分音响在演奏中可以在存在相对较多的不和谐音的状况中可以持续进行。对下面的和弦进行弹奏过程中,要及时对延音踏板进行踩踏,然后再进行抬起1/4和1/3以及1/2,之后再对踏板进行踩踏,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制音器和琴弦的接触没有那么频繁和充分,从而导致弦的较少的振动,进而表现出细腻的音乐色彩变化,让和声和音乐成为不可分开的整体。比如在演奏《月光》的1-4小节的时候,演奏者可以通过运用半踏板来表现出音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朦胧的月夜以及月光,在这时,要按照和声的节奏每一小节来对踏板进行转换。在演奏第2小节、3小节和4小节进行换踏板的时候要使用半踏板,换踏板的过程中要抬起踏板1/4或者1/3。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得不同的和弦不会相互产生比较多的混乱的感觉,又可以让这些和弦形成一中的音效混响的效果。它们在演奏中既相互独立又有着一定的依赖作用,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具有印象主义的风格才有的音响的效果。半踏板还有其他的作用,即使用半踏板来对持续低音进行演奏。持续低音作为德彪西在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一个低音可以连续好几个节拍甚至好几个小节,并且在一样的低音中存在着不断变化的和声和旋律。
由于持续低音和其它声部的不同,音的距离相对较远,如果只是依靠两只手是不能够完成的。这种情况就使得半踏板成为了在对持续低音进行演奏的另一只手。比如演奏音乐作品《欢乐岛》166-173小节的过程中,每个低音的“A”音都一直持续存在了四个小节,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的左手还需要对其他的声部进行演奏,这就需要利用踏板来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持,让这个低音可以进行其应有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中声部的双音音型在每隔两个小节就进行一次变换,想要使得这两个双音的音型演奏出的音高效果能够感受到的细微的差别,踏板的转换要和音型的变化保持着有节奏的一致性。踏板在这个过程中要每隔两小节进行一次转换,在166和170小节乐句的开头的地方要进行转换,变成全踏板,在168小节和172小节进行变换双音音型的位置,来对踏板进行转换,换成半踏板进行演奏。在进行换全踏板的过程中,乐句可以进行呼吸,进行半踏板转换时,音型的不一样音响也不会出现混淆的情况,并且低音也可以一定的延长。
浅踏板。在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很多时候音乐旋律要表现出干净和清澈的感受。这就要求踏板不能够踩得过于用力,只需要脚尖进行浅踩下一点,让音乐旋律的音色变得更为纯净。比如演奏《欢乐岛》的6至8小节的主题段落,演奏者的左手旋律在低音区域,这时候用全踏板进行低音轰鸣的时候就达不到乐曲pp的有关的要求,而且这样使得旋律不够清晰,所以踏板要轻踩,踩下1/2或者1/3。要想避免共鸣声音过多,就不可以踩得过长,每隔两拍要转换一次踏板,到第一拍的休止符时,再把踏板直接抬起,触键变得轻巧,乐句的轻快才可以表现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踏板和触键是互相配合的。有效的踏板如果没有细腻的触键也就不可以把乐曲表达的淋漓尽致。以下图为例:
在对低音“A”音进行弹奏过程中,触键要控制得深一点和弹强一些,这样让这根弦的振动幅度变大,时间也更为长。在弹奏其他的声部时,要轻一些,左手的中声部要使得旋律更加突出一些,并且要具有连贯性。右手的高声部要控制得弱些,并且右手的中声部“G”音演奏时,触键需要稍顿些,使得其可以在高声部凸显出来。这样的触键和上述的运用结合起来,所演奏的持续低音的效果就会比较完美。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对于踏板的使用要求较高,很多时候只使用一种踏板方式是很难达到要求的。演奏者在进行演奏过程中,对于踏板的使用要交替进行或者同时进行使用。踏板的使用需要演奏者更据自身的经验和作品表达的意义进行灵活地使用。
三、总结
总而言之,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对于细节的要求以及节奏的变化把握是非常细腻的,这些是需要演奏者进行把握的重点技巧,在对德彪西钢琴音乐作品进行演奏的过程中,对于创作者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才能对其的音乐作品中不同的节奏进行准确地演绎。
参考文献
[1]王溪音.关于德彪西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几个要点[J].音乐探索,2008.
[2]马杰里.哈尔福德.德彪西钢琴作品演奏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张雯.德彪西钢琴前奏曲演奏中的力度、音色与踏板[J].大舞台,2014.
作者简介:王晓宏,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