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军校学员信息化素质的教学方法探索
关键词:信息意识,教学理念,学为主体,全面发展
新军事条件下的军校信息化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信息化高素质复合型新军事人才。因此,在军校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仅要探索如何有效提高学员信息化学习的方法,还要培养其不断获取知识、利用知识的能力,更要对其长远的信息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行培养。
1 遵循内在逻辑, 强化信息意识
当前,信息社会需要的不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整合与归纳,使之条理化的具有高信息素养的人才。目前军队院校信息化教学主要存在重模拟轻创造,重验证性实验轻创新性实验,重简单应用轻综合素质培养等问题。这种教育的结果,首先使得学员很难体会到前人探索科学的艰辛、创新的重要,无法体会前人创造的艰辛,因此无法从前人的创造过程中体会利用以前所学知识探索新的未知世界的方法。其次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容易使学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者,验证、模拟型实验限制了学员潜力的深度挖掘。因此学员工作以后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不同的操作软件和操作界面就会变得束手无策。对此,我们应按照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在逻辑,制定有效的信息素养培育目标,设计明确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构建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以应对军队院校信息化教育转型的需要。
1.1设计明确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道德与信息法规教育、信息能力教育等。其中,信息意识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或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时效意识、信息超前意识、信息创新意识等。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教育要求人们防止信息垃圾与信息污染,不制作、不传播、不使用不良信息,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强调信息安全意识等。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包括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
1.2构建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军校学员信息素养教育宜采用多级级教育模式,即将学员的信息教育分为初级培养、中级教育和高级培训三个层次。如,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信息基础知识和信息利用基本技能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最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与信息接受意识。针对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的培育。着重学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及信息学习的主动性的培养。对于四年级阶段的学员,进行信息知识再发展的教育。应着重结合专业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专业信息收集、利用与评价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信息的变化,对信息进行批评性地思考,合理运用信息去创造和发展,将有用信息转变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2 树立创新发展教学改革观,创新教学策略
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知识历程图”最初是指在企业的业务循环中,支持工作流程及工作人员所需知识的图表。基于“知识历程图”教学模式,
是通过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出的一系列教学情境教学活动,以及一个个项目、技术和方法,以项目为核心,开展师生间、学员间、团队间的交流与讨论,让学员自由地去学习,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学融合,最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也就使学员获得表现机会,并使学员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由此更能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愿望,让学员在好奇与感性的氛围中获取终身学习的金“钥匙”。
3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活动实质上是教员组织引导学员主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员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无条件地接受教员或书本的传授,而应主动选择学习内容、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课堂教学就其本质来讲是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的知识构建活动,学员是知识构建的主体,教员是学员构建知识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因此,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可以有效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对促进中学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 小结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所以以进一步提升学员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协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员在信息的获取、管理、处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安全意识,使学员的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新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 韩绍明. 培养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8.
[2] 教育部人事司组编. 高等教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李治国. 军校教员. 解放军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