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实验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物理实验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田恒千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物理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能力。带着好奇心观察实验,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好奇引导到探究物理现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上来,这是值得研究的。在物理教学中,应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 实验 分组 探究 释疑
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都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初中物理课标明确指出,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科学知识技能的训练和对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
一、注重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我是这样创新设计的:
在课本演示实验装置上,我加装了一根装有医用酒精的密封口的试管。上课时,有同学就惊奇的喊:怎么和书上的不同啊?我便卖关子道:这就是老师的发明创造了,这样会让实验更精彩,更挑战智慧。果然,在整堂实验中,大家都是积极的动眼动脑动口。不仅很顺利的完成了《课标》要求的六个问题,还探究完成了如下问题:①烧杯中的液体没有沸腾,而试管中的沸腾了,为什么?此时,这两种液体中的温度相同吗?它们还会升高吗?②试管中的液体少了很多,怎么解释?若把试管取出放入冷水中,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③水沸腾的温度是100℃吗?为什么?如移去酒精灯,让水沸腾,有什么方法?
创新实验教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这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二、重视学生分组实验的落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以讲代做”的现象十分普遍。那些长期坚持实验教学,落实学生分组实验的班级,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掌握物理规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物理分组实验,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形成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参入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让实验探究的七大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在实验中碰到仪器装配不上,数据测量不准,现象与规律相悖、实验出现故障等问题时,教师切忌包办处理一切,扼杀了学生探索的勇气和创新性思维,不利于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引导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自己动手排除故障。我有一次上分组实验课“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有几组学生将线路连好后闭合开关时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他们急得直叫唤。这时我没有动手帮助学生,而是耐心地启发学生认真分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然后要求学生冷静思考,仔细检查,排除故障。通过反复实践,终于使小灯泡亮起来,完成了实验。而且还创造性的掌握了用局部短路的方法排除电路故障,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引导好课外实验探究,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
注重创新的教师,应培养学生“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意识。如:用注射器来做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用橡皮筋来做振幅与响度或频率与音调的探究;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来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用空气清新剂和激光笔来演示光的直线传播等等。
为了拓展物理实验创新途径,我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探究活动。如:在学了声学后,我鼓励学生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的歌曲,放给自己听,来比较固体传声与空气传声效果的不同;在学了光的折射后,我引导学生利用透明金鱼缸装上浓度上下不均的盐水来再现海市蜃楼的奇观;在学过电学后,我鼓励学生利用身边废旧器材如音乐贺卡、录音机等制作自己房间的门铃、可调光台灯等等。让学生用身边的物品自己做实验,调动他们实验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精神。
四、质疑,用实验来释疑,让创新能力得到升华
有些教辅资料上也有值得质疑的地方,这更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例如用一套相同的玻璃杯,杯里盛上深浅不同的水,按水的多少顺次排列,就可以用一只筷子敲出优美的曲子来,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某教育出版社《物理学习辅导》对此的回答是:杯子发出声音,主要是杯壁的振动,空杯时,整个杯都在振动,发出声音较低.盛上水后,振动范围主要是水面以上的杯壁,发出的音调较高.装上不同量的水后,整套杯子发出的音调各不相同,就可以组成一件乐器了。
这一回答看似很有道理,但是,有的学生还是表示出了怀疑。于是,我建议学生回家亲手做做实验,看看是什么效果。实践发现,客观结果恰恰与上述结论相反:空杯音调高,而水装得越多,音调越低。上述回答没有抓住发声体的振动部分。杯子是作为一个整体发声的,在有水时,相当于整个杯子变厚,从而发出的声音较低,就像人的声带一样,男生声带比女生厚,从而说话声显得低沉—音调低的道理相同。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应该利用实验中尽可能利用的因素,调动学生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研究事物内在联系,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百良编著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与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2] 张德锈编著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王谓中编著的《实用创造力开发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龙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