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浅析民办高校课堂缺勤原因及对策

热度0票  浏览103次 时间:2014年3月11日 17:06

浅析民办高校课堂缺勤原因及对策
苗丹 姚莉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摘要:有效的课堂考勤是学校行使教育培养职责的必备手段之一,本文结合民办高校特殊的办学体制,对学生课堂缺勤原因进行
分析并针对原因给出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课堂缺勤;原因;对策
大学生走进校园,从知识的学习掌握、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
综合素质的提高,无疑需要学生耳濡目染的亲身体验,有效的课
堂考勤是学校行使教育培养职责的必备手段之一。对于发展中的
民办高校,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做好课堂考
勤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一、民办高校学生课堂缺勤的原因分析
民办高校学生课堂缺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概括为
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两个方面。
(一)外在原因
从校园文化来看,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院校起步发展较晚。
校园文化是办学目标、校风校貌、学校传统等的综合体现,也是
学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的统一。对于大多数民办高校,
校园精神尚处于雏形的塑造中,学校的整体特色及人才得培养模
式还需要接受时间和社会的检验。一所优秀的公办高校的学校精
神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沉淀、积累、提炼,对民办高校
来讲,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
的学习的态度,参与课堂学习又是学习态度的直接体现。因此,
要切实的做好课堂考勤工作,学校层面需更加重视校园文化建
设。
从学校师资情况来看,教师对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起
着导向性的作用,许多民办高校中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
象,教师多以离退休返聘人员和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为主体,这种
师资结构问题主要集中在部分离退休返聘教师思想陈旧、不熟悉
多媒体教学、很难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新毕业年轻教师各方面经
验不足、组织课堂能力差。
从学校培养方案来看,高校作为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培养方案
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所培育人才的质量。民办高校作为年轻的学
校,一方面体制和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逐步改进和健全需要时
间;另一方面完成整个培养方案的毕业生数量很少,可参考分析
培养方案合理性的基础数据片面。基于这样的原因,部分民办高
校出现的问题就是课程设置不合理、难易程度不恰当、专业课选
修课比例失衡,这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学习兴趣减弱,严重
者就会出现课堂缺勤。
(二)内在原因
民办高校因其办学体制的特殊性,与公办普通高校相比更加
注重实践。从就业的角度,把所学的知识更多的应用于实践,有
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固然是好事,这能让我们的学生更顺利的走向
社会。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弊端,有一部分学生在就业方
面过于急进,在调查课堂缺勤情况时发现,大一刚入学就占用大
块的时间进行实践打工导致课堂缺勤的学生不占少数,大三大四
大多数学生更是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都用在校外实习。有扎
实的理论学习做支撑才能更好的实践,完全“走出”课堂会限制
未来的发展。
学生普遍对课程的认知偏差也增加了课堂缺勤的比率,这是
很多大学生的共性。从某民办高校2012-2013 学年考勤数据分析
中我们发现,选修课缺勤率明显高于必修课缺勤率,这说明对于
学生来讲相对更加重视必修课学习,忽视促使其全面发展选修课
学习。原因有多方面,从课堂规模及考试要求来看,必修课多为
专业课,整体上课班型较小课时量大,教师关注率高,考试要求
较高,而选修课多为大班教学,课时量少,教师很难在短时间记
住每一个同学,并且考试要求相对较低;从知识应用上看,必修
课大多与未来就业息息相关,学生更加重视,选修课涉及内容多
为辅助专业课学习及提升自身素养等方面,它的应用短期难见成
效,学生往往会忽视。
二、民办高校学生课堂缺勤的对策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严格考勤制度管理
民办高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动机良好.竞争意识强,我们
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主动营造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崇尚
科学、尊重学术的良好学习氛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
主动的走进课堂。
学校要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来约束学生,开发适合学校自身
特点的考勤系统记载考勤信息,对于缺勤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与
期末考试成绩挂钩或给予一定的处分,从客观上保证课堂出勤
率,增强学生自律性。学生考勤制度的实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
生的成长和成才,因此,考勤制度的实施也必须结合学生缺勤的
主客观原因,做到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合理分配师资、增强教师责任心
学校方面应重视师资的合理分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焕发
教师队伍的真正活力。结合民办学校的特殊性,拓宽“双师”素
质教师的来源渠道,按1/3 的教师来自于学校、1/3 的教师来
自于社会,1/3 的教师来自于企业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打
破民办高校师资来源以高校毕业生和外聘教师为主的传统观念。
教师队伍的不断完善是开展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与此同
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绝对组织者、领导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
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学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艺术,严格对学生
的管理与考核。教师要尽量做到把握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贴近
大学生思想,做到生动活泼、宽严有度,使大学生学有所得、因
而喜欢上课。
(三)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课堂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要根据各专业学生的特
点,因地制宜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注重课程的前后关联,由浅
入深的进行教学。其次,增加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把
学习的理论知识真正的应用于实际生活。再次,对于课堂表现突高校老乡会的特点、成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夏雪 长春工业大学
高校同乡会的存在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伦理的历史积淀和
社会的真实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地区特色,民俗特色,是中国
鲜明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在这
种社会组织中以人为主体的集体活动,成员之间可以面对面的互
动,这种群体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是高校中的必然产物。
高校同乡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乡会”,是一种非正式
群体,它主要以同乡的关系为主要基础形成。高校大学生们从祖
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一个共同的学校,他们对故乡的怀念,对家乡
的归属感,对亲人的渴望,所以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以老乡为纽
带的高校同乡会。这些同乡会有的跨越了学校、年级以及班级形
成了一个团体,他们有自己的规章制度,选举老乡会领导人,有
自己的老乡会口号,缴纳会费,自发的组织各类活动。近年来高
等教育施行学分制度改革,高校极度扩招导致学生管理的相对落
后性,高校中“90 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大学同乡会对学生的
影响就越来越大,形成了一种老乡会成风的趋势。事实上,我们
不得不承认高校老乡会是一种新的沟通发展途径,补充着学生的
文化活动生活。但是,高校同乡会的影响力没有得到学校管理者
的高度重视,高校管理者对同乡会学生和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
同乡会内在文化内涵的研究较少、同乡会在高校的影响力了解的
太少。正确的认识高校同乡会的利与弊,开展积极的心里辅导,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是构建和谐
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校同乡会的特点
从1990 年以来,老乡会逐步成为大学生之间交往的最重要
的途径之一,是高校中最为典型的非正式性群体,主要特点有以
下几个方面:
1.1 老乡会成员的区域性和共存性
老乡会成员的主要来源是具有独特的地区性特征,有鲜明的
乡土气息和浓重的情感色彩,是乡土人文相吻合的充分体现,也
是高校老乡会的必然结果和特征。地区的主要生源为界定,来自
于同一地方的学生为组成,以各个省、各个市为划分区域为主要
标准;根据调查结果发现,高校生源距离学校越是很远的学生越
是成立高校老乡会,这个群体的团结力就越是强大。
1.2 老乡会的封闭性和开放性
由于高校老乡会同学之间没有较大的利益矛盾,所以群成员
的关系就较为真诚和开放。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同
学之间可以相互帮助,老乡会内部气氛十分融洽,同学们也是享
受其中;同学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导致的一些负面影响是老
乡会的一部分活动与党团、班级组织的一些活动产生矛盾,指出
老乡会的一些学生对党团、班级活动的不积极,老乡会活动封闭
与党团、班级活动。
1.3 高校老乡会组织的集中性和松散性
老乡会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成员的缴纳会费,其活动的形
式上、时间上都是比较集中的,这是老乡会活动的集中性。其主
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时间上比较集中,主要形式是聚餐、聚会。每年
的九月份大一新生开始报名,即将要毕业的大四学生都是老乡会
频繁组织活动的时间。大一的学生刚刚进入校园,都忙着在老乡
会里寻找老乡,这是一个吸纳新成员的有利契机,大家在一起唠
唠家常,品尝家乡美食,消除刚步入校门的孤独感。每年的七月
份的毕业季节来临,也是欢送毕业生聚餐、聚会的时候。
(2)活动内容、组织者以及经费的集中性
老乡会的组织具有松散性,在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上没有强制
的约束力,没有明确的权利义务性,所以老乡会的活动也就多是
随机性,内部成员的参与或者是不参与也就具体情况具体决定
了。
2.高校老乡会形成的成因
根据对长春理工大学商贸学院100 名加入高校老乡会的同学
进行研究分析,老乡会成员在组织规模上和区域分布上,老乡会
大多数成员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居多;在组织规模上,主要是
中小型居多,以刚进入学校的大一新生居多;从具体的活动时间
上来看,主要是以刚进入校园的大一新生和即将要毕业的大四学
生组织聚餐、聚会居多。活动方式主要是以现代化通讯方式,如
互联网,手机,微信等通讯设施进行联系。
2.1 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失业就业压力大,环境日益恶化,
人们信仰缺失,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底线的混乱等原因,学生心理
上的挫败感和失落感导致学生对某一种安全感的寻找,心灵上的
慰藉。
2.2 学校原因
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也是老乡会存在的最主要原因。老乡会
的盛行也客观的反映出高校在管理上的某些漏洞,在大一新生的
探索创新、能力培养上没有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没有合理正确
的渠道,导致大一新生队校园的陌生感和孤独感,寻找老乡会就
成为某种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2.3 学生自身原因
刚刚步入校门的大一新生,主要是“90 后”居多,他们摆脱
了家长长期以来的管理约束,进入大学校园获得自由,彰显自己
的个性与特点,在学习上同学和同学之间的相处,在宿舍室友之
间的相互摩擦,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2.4 个人心理原因
在初高中,一些学生是班里名列前茅的佼佼者,进入大学校
园后他们发现很多学生都非常的优秀,从而产生了自卑感,短时
间形成了无法调节的心里障碍,在高校老乡会中寻找家乡的风土
人情,寻找乡音从而建立自信心。
3.高校同乡会存在的问题
3.1 老乡会的存在限制了某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不利于大
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名高校大学生,应当具有完善的社会交
际能力,彰显自我个性,但是由于老乡会的排他性和封闭性,造
成了,某些学生对党团活动和班级活动的不积极参与。由于某些
同学沉浸在自身老乡会的传统文化中,限制于接受新鲜事物,全
面素质没有得到发展,形成了险隘的地方文化意识,更是自我封
闭。
3.2 同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容
易产生矛盾,影响学校的稳定。由于老乡会的聚餐、聚会比较频
繁,在经济上给学生造成了负担,增加的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
有的学生甚至为了老乡会而旷课参加,影响其学习。老乡会中也
有的同学仗着家乡势力,拉帮结伙,以强欺弱造成一些很不好的
影响。
3.3 同乡会对高校大一新生有误导作用,对于刚刚步入大学
校门的新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中的重要转折阶段,在语言上,
文化上,心理上的差异,老师和同学在沟通上产生了隔阂,在于
高年级的同学接触中老乡会产生了很多误导作用,比如说“及格”
就是完成“任务”,“没有挂科的大学不是完整的大学”等等,
这些不端正学习态度的思想影响着大一新生,造成大一新生学习
态度散漫,生活颓废消极。
作者简介:
夏雪,1983年5月出生,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

出的同学要有适当的激励,比如对于积极发言、做题速度快、想
法新颖的同学可加平时成绩分,从成绩上刺激学习兴趣。对于组
织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让其主持实践教学环节,给学生
提供更多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增强其主动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束燕.大学生缺课现象原因与对策探析.科技信息,2007年第
31期.
[2]李杨,南峰.高校考勤制的改革探索.
[3]胡铭.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宁渡大学学报
(教青科学版),2003年8月.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TAG: 大学生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综合素质 大连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