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山东省昌邑潍水学校,山东昌邑 261300)
摘 要:创新是核心,创新是灵魂。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大胆的想象力;敢于质疑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是核心,创新是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21世纪基础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富于创造、适应发展的人”,其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 精心营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环境
创新意识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有效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它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探索欲望,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学校可以组织召开专题家长会,让家长对好奇的、不迷信权威的、持怀疑态度的孩子给予肯定,请家长到学校参观学生创新作品、成果展览,充分认识了解学生。学校邀请事业成功的人士到学校作报告,组织学生走出去了解社会上人们创新发明及事业成果。创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创新教育大环境,使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创新的气息,以创新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2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人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皆是先从观察和模仿开始。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和基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技能与方法。在指导学生观察某种事物时,首先应让学生明白观察的目的,掌握先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观察顺序,告诉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能够通过观察发现物体的构造原理,善于在相似的东西中区分出不同之处,在不同的事物中找出相同之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广泛的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情况告诉老师,对于不理解的事物向老师请教,指导学生要善于观察出事物的运行规律,能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3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良好的思维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发明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故而在教学中应倡导“启发性”教学,重视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推理、演绎与归纳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打破定势思维,训练发散性思维,循序渐进,逐步使其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另外,还应特别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从观察的事物中展开联想和想象,例如从鸟儿的飞翔联想到飞机,从水中的鱼儿联想到潜水艇,苹果树上能否结出桃子?怎样才能把某种东西改造的更好,人类的未来会向何处发展?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科幻文章,让学生写科幻作文,讲科幻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科幻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4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大量事实研究表明, “三论”式(讨论、争论、辩论)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好方法,教师应是学生创造力的激发者,要努力营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平等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有根据地反驳教师或教材的观点、结论。有疑才有思,疑是启发思维的起点。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怀疑和探索,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解决疑问使之不断进步。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树立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只惟实”的精神,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根据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提出疑难,引导学生强烈的兴趣和追根究底的欲望,然后组织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开展讨论。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老师都不能过早评判,过多限制,这样才能真正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探索环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寻根究底,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学生能更好更直接地了解事物,发现问题并受到启发。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多动手,往往能够激发起创造的欲望和灵感,找到创造的门径,不断提高创造发明的能力。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在于中国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见优,而动手实践能力落后。为此需要大力培育我国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上好实验课是主渠道,劳动技术课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均是有益的辅助。例如制作航模,组装车模,安装电子门铃,栽培农作物,养殖小动物,制作手工艺品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全面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吸取经验,发现规律,并把自己的独特想法大胆用于实践。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仅能大大增强创新能力,而且有益于大脑的发展,增进学生的智力。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着眼点在于鼓励学生多思、爱思、善思,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精神。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精心引导学生发现、思考、探索问题。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尊重科学、热爱学生,善待和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使之成为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