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相关问题初探

热度0票  浏览215次 时间:2018年1月05日 14:08


摘要:虽然近年来国家以维护教育公平为原则,不断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切实解决了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但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高校 学生资助工作 问题 对策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在资助政策方面,主要存在资助贷款政策不是很完善,相关单位及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办事处)、县或区民政部门所开据的三级证明存在不能如实反映学生家庭实际情况等漏洞,导致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时的公平性受到影响。另外,学校的奖学金制度与学生成绩挂钩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导致有些学习不够好但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同学在受助方面缺乏优势,使得学校奖学金的获得与经济困难学生对应度不成正比。其次,从勤工助学岗位方面来看,各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往往都是打扫教室,图书馆整理书籍等岗位,不仅岗位数量有限,工资一般也很少,据笔者了解学生勤工助学的工资平均一天不超过十元。另外,勤工助学岗位的稳定性也非常差,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在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方面,也存在资助主体责任不明确;资助项目不协同,难以有效地配置资助资源;资助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自强自立等方面弊端。

 

()、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认定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认定主要依据为由学生家庭所在地村委会、街道办和当地民政部门所开的相关证明,这一认定标准本身并不存在大的问题,问题在于实际落实过程中,即操作上并非完全公正、公开、实事求是。学生入学前所开具的这些证明多数是在当地相关职能部门没有亲自调查走访的情况下所为,许多部门甚至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勾心斗角,其中隐藏着许多阴暗面,这就使得一纸所为“三级证明”的权威性受到质疑。

 

()、资助的无偿性产生诸多弊端

在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存在 “奖、助、贷、勤、补、减、缓”几种资助形式,其中 “奖、助、补、减、缓”是属于无偿性的,即学生不需要付出劳动或者金钱,只要符合相关政策规定即可直接获得资助,而勤与贷是有偿性的,前者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时间和劳动才能获得资助,而后者是需要学生付出较低的贷款利息。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产生不劳而获和寻求“免费搭车”的心理,想尽办法找关系开具相关证明,而实际家庭经济情况是达不到资助条件的。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向外界“等、靠、要”的心理,产生依赖思想,而对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困难,是否需要通过努力比如通过优秀成绩或者付出劳动来获得资助想得很少,对获取不需负责的助学金热情很高。每年都有不少学生为获得助学金甚至出现拉票和给投自己票的同学一定比例提成或者平分助学金的恶劣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违背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初衷,急需通过严格的制度规定来制约。

 

 ()、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体现在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两个方面。国家奖助学金是党和政府对品学兼优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励和扶助,这些资金如何使用直接体现着他们的诚信和感恩意识。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些受资助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资助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浪费现象,有些学生想尽办法开具相关证明,弄虚作假骗取资金,在获得助学金后,并没有将其用在维持学业方面,却用在了购买昂贵手机、聚餐、游玩等方面,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也有些学生得到资助后不思进取,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应对学生资助资金的使用情况继续做好进一步的跟踪调查和反馈,高校在资助方面的诚信和感恩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而让获得资助的学生真正把奖学金和助学金用到学习和生活的刀刃上。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也是整个资助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多来自相对贫困的农村和山区,他们所承受的经济、生活压力比较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大多数比较内向;也有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用贷款理财投资,有钱不还、助学贷款还款不及时等现象时有发生。高校普遍存在重视经济帮扶忽视“思想帮扶”即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经济压力问题作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应该得到普遍重视,因此高校需加强对该类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对策

 

()、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基本目标就是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业,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要求各种资助措施都必须围绕这一基本目标展开。从现实来看,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困难学生的最好选择,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不仅要依照教育和经济规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时还需要重视对贷款学生的思想教育,消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依赖心理和惰性心理,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能力和经济意识,尽可能在公平基础上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的比例和额度,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督机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更好地服务学生。

 

()、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指标体系

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指标体系认定细则,确定一个学生是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几个指标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即家庭收入,家庭成员情况,来自地区(农村、城市、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区),在校生活费用支出情况,学习情况,其他同学的认同,家乡发生洪涝灾害情况等。这些标准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但标准的可操作性和操作过程的合规性都需要进一步监督和约束。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

以学生资助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银行携手共同建立社会诚信评价体系,对助学贷款提前还款学生给予物质奖励,提高学生诚信度,降低贷款违约率。另一方面,要通过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来保证助学贷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

在对学生资助过程中,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始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于贫困边远山区,更容易产生心理和精神问题,也有一些学生因为虚荣心,宁可拖欠学费,也不进行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因此,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历程和心理反应,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谈心等工作,一方面做到随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及时给予关心帮助,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做到经济上解困、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

 

 

参考文献:

[1]卢秀红.学生助学贷款体系的构建[J].经济师,2007.

[2]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200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