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试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网络道德建设

热度0票  浏览116次 时间:2010年10月14日 15:25

 论文关键词:网络 教育
  论文摘要: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看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学习生活,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挽范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网络足一把双刃创,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尤其足导致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高校内外相关命门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纽成命分。
  1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径面面观
    2003 年以来,我们连续3年都在本校学生中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调研工作,综合几次调研结果,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主要显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票叮窃他人网上成果而侵犯知识产权。在大学校园中,学生随意下载软件、下载网络文章、侵犯知识产权是一种普遍行为。用电脑伤害他人、偷看他人文件也是屡见不鲜。不少大学生曾经一次以上把网络上的文章直接下载下来稍作变通即当作业交给老师。网上行为不文明。对网上不良信息甚至反动信息鉴别力不高,恶意下载传播。“黑客文化”受宠。还有个别学生存在恶意制造病毒、传播病毒的行为。随意作假、不愿在网上透露真实信息。网络道德认知力不高。还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网民对一些基本道德规范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有62%的同学认为上网也应该注意道德、遵守道德,ii%的学生认为“注不注意道德、公德”无所谓,1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网络道德比较差,有15%的学生认为网上应建立与现实社会迥异的道德体系。网络虚拟社区诱发不受道德约束的言行。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为一些人传播不负责任的信息,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提供了便利条件。人们处在现实社会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规范(包括风俗习惯,法律和组织规则等)中,现实的规则对个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在“网络社会”中,由于每个人均以电子化的高速运动的“符号”存在,主体行为往往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因此,一个人在网上往往不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滥用自己的权利。在网络社会中道德确定性越来越难做到,大家也越来越难在基本社会价值上获得共识。这就使得主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监督和规范个体道德行为的传统道德教育手段失效。互联网的道德建设只能更多地依靠网民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来实现。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上的虚拟社会中失去了约束力;而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层次上,才能更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大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往往道德辨别力较差、道德意志力不强,自制力较差,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较弱,在五光十色的网络文化面前很难固守良知、把握方向。因此,互联网的隐匿性造成的道德约束力和青年学生道德意志力的弱化,是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根本原因。
  2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影响面
    影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间接性的特点。长期面对多媒体画面的“人机对话”交流方式,容易使人产生精神麻木和道德冷漠,并失去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能,影响正确“三观”的形成。一些学生沉酒于网络环境,不能自拔,网上言论的不负责任并由此引发出颓废、消极、缺乏诚信等病态心理,养成觉得无趣但又放不下的“鸡肋”心理,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任其在互联网这块虚拟时空里堕落。

  造成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价值取向紊乱。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网络的冲击下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社会的价值观念也难以保持统一,以至于社会道德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谁并存的局面。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社会现实又会使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传统一直灌输的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而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一直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可能消失,导致的道德评价失范、道德相对主义最终必然导致青年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更甚者,还容易对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与抵触心理。
    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一般而言,人们在传统社会里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也较为严谨。然而,由于他们的合道德行为常常是做给他人,特别是可能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看”的,自律意识较差,所以一旦进入互联网这个“自由时空”的视域,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网络行为的“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很难对网络公民的行为加以确认、监管。
  3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互联网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实在不可小觑。面对密集的信息,大学生好奇猎趣,无所适从,无法正确选择信息,驾驭信息。如果不及时提高网络信息素质,就将会成为信息的奴隶。如何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满足他们的需求,大力提倡健康的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应该成为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与重要内容。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占领网络教育阵地。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在一起,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更加剧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导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二如将学校的宣传版制成网页,帮助学生了解最新政策动态,定期推荐一批好的网址,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可在校园网中多设一些权威性的专业学术站点的镜像,设立一些有实在内容的专业学术主页;大力开发一些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易操作性的中文软件,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品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甚至多向互动。无论网络文化带来了哪些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都要坚持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传统优势,善于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新的领域,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着眼于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分辨信息、选择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要把网络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舞台,建设成师生信息沟通的桥梁。当前诸多高校拥有自己的校园网络,这种网络的延伸,在组织与师生、教工与学生、党校与院系、院系与院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师生通过网络可直接获取校党政和职能部门的办学思想、政策、规章制度,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校方和职能部门能够及时听取师生反映的信息,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选择点击校内外名师和精品课程,进行学术探讨、思想交流、知识获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引导、点拨、启发、释疑、解惑、传道授业。通过信息网和信息桥的架设,使学生、教工、组织都能够及时高效地了解社会信息、校园信息,从而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资源,达到学习、教育和决策管理的最优化。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TAG: 大学生 道德 视野 思想政治 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