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乡土内容,构建给力的历史与社会教学
乡土内容是指本乡本土的内容,是区域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学业考试中也越来越多地加入乡土内容,让教师们更加意识到乡土内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巧用乡土知识,能激活课堂,增强社会课程对地方经济和学生发展的适应性,构建给力的历史与社会教学。
教育论文发表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渗透乡土内容的意义
教育论文发表
1.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乡土内容展现本乡本土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最生动、最直观的感性材料。人文教材有些内容因时间、空间的距离容易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乡土内容是最好的调节。笔者每次在课堂上展示诸暨乡土内容,学生马上打起精神,师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好。可见,乡土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从而增强学生对社会知识的兴趣和对社会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轻松活跃的社会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育论文发表
2.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很多学生一直认为历史与社会学科就是死记硬背,很多学生埋头苦读后,成绩依然很不理想。这种情况一直困扰广大中学教师。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教师是教教科书而不是用教科书教,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遥不可及而将自己置身事外。其实,教科书中的原则、规律、观点不是只有教材资料中的内容才能说明,许多乡土知识同样能承担这样的责任。
3.有利于开放教学,提高综合素质
学生对家乡有着不同的感受,不同程度的了解,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乡土内容,有利于多渠道、多角度、多元化的开展教学。尽管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统一教学要求,时效性强,能达到较高的教学效益。然而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研究性学习、实地考察、社会调查、上网搜索、查找部门资料、定期观察、咨询父母等途径,将研究性学习与乡土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于学生德育教育,我们总希望能在学科中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乡土内容资料可以使学生通过社会环境的真实形象,直接感受家乡自然美和社会美,是最为生动具体的美育过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家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诸暨的学生是诸暨未来的建设者和决策者,透过对家乡的了解,可以激发他们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乡土内容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所阐明的各社会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地关系的原理,在乡土区域中也都有所体现。
1.课堂教学渗透
(1)用乡土内容材料举例说明教材中的规律、原理、现象。乡土材料举的例子覆盖面广,而且都是本地的例子,既能活跃课堂气氛,锻炼思维能力,又能增长见识,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课本知识。
如在教学九年级《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时,以前笔者运用的是书本上提供的材料,学生只是很被动地听教师分析,涉及到具体问题,学生只能是眼巴巴地望着教师。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课上,有位教师提供的是学生家乡的内容,当要求学生说说家乡怎样能更好地发展时,学生竟然说得是头头是道,把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运用得恰如其分。由此可见,学生对家乡的变化耳闻目睹,弥补了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如果能让学生体会到活学活用的乐趣,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通过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提高创造性能力。 (2)利用课本教材中的知识来分析、解决乡土内容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学中渗透乡土知识,学生更能体会到“学习身边有用的社会知识”,能学以致用。
笔者根据诸暨城镇体系规划说明城镇体系延续“一个中心、六大组群”结构,其中一个中心为中心城,六大组群分别为以店口、枫桥、牌头、五泄、璜山、次坞为中心镇的城镇组群,除六大中心镇外,其余15 个城镇规划为一般镇。在“一个中心、六大组群”结构基础上,规划城镇总体空间结构为“K 形主轴,星月结构”,其中K 形轴线指浙赣铁路及杭金衢、诸绍、诸永3 条高速公路形成的城镇发展主轴线,“星月结构”指“六大组群”围绕中心城区形成“众星拱月”形结构。学生很明显能感悟到暨的发展前景,既巩固书本的理论知识,又学习了生活中有用的内容,为今后参加家乡建设打下基础。
(3)利用趣味性强的乡土内容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家乡有特殊的感情,对家乡的事物有渴望了解的心理,这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如在学习七年级社会综合探究时,为让学生学会在地图上获得有效信息,在诸暨市百家论坛上,某老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选择了诸暨作为这堂课的突破口———《图说诸暨》,通过诸暨的相关图让学生学会获得有效信息。找一找:我的家在镇(乡),在诸暨市区的方向;穿越诸暨的铁路高速公路,找寻诸暨著名的山脉河流、旅游景点;游一游:利用《暨市交通旅游图》中的信息,推荐一条诸暨一日游的线路;夸一夸:你心目中的诸暨。通过这些乡土内容,既培养了学生在地图上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又让学生更深切地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让学生讲述自己经历的乡土内容,有效结合课本知识。课本的有些知识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如果让某个学生现身说法,其他学生就更加信服,课本知识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如在教学七年级区域差异时,笔者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家乡的吃、穿(冬、夏)、住、行、风俗习惯,以及种植的主要农作物、饲养的主要牲畜、生存的自然环境等,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圆满解决。在探究中,学生不仅明确了南北方、东西方之间的差异,还认识到即使同在南方地方间的差异依然存在,从而更加深切地领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和各地各具特色的原因。
2.课外活动渗透
理论离不开实践,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也离不开社会实际。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环境入手,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由小区域透视到大区域,乡土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一般课外渗透可以结合教材的问题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研究方法,而且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动情地发出自己的心灵呼唤,还培养了他们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弱者、善待身边人的价值情感。诸暨人杰地灵,家乡的历史有着光辉灿烂的篇章。如诸暨五泄、西施殿、纪念周恩来的枫桥大庙、枫桥陈洪绶故居、赵家镇泉坂村的何文庆故居、汪寿华烈士墓……每当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纪念地时,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上那血与火辉映的鏖战画面与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便活生生的展现在眼前,顿时,神圣的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爱国爱乡责任感油然而生。
在上教学八年级《红军长征》时,邀请革命前辈来到校作报告,给学生讲述长征经历。吃的是草根,穿的是蓑衣,还要开展残酷的游击战争,那艰苦的经历一幕幕地通过他的语言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懂得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加深了对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感情。这种乡土内容的活动既深化了学生对长征的了解,又培养了学生勤俭持家的精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巧用乡土内容,既体现了“学习身边的社会知识”这一新课程理念,也是应对学业考试的一种教学策略,同时还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教学渗透要适时,教学方法要创新,相信随着考试的改革和培养公民综合素养的需要,乡土内容将越来越受关注。
教育论文发表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渗透乡土内容的意义
教育论文发表
1.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乡土内容展现本乡本土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最生动、最直观的感性材料。人文教材有些内容因时间、空间的距离容易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乡土内容是最好的调节。笔者每次在课堂上展示诸暨乡土内容,学生马上打起精神,师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好。可见,乡土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从而增强学生对社会知识的兴趣和对社会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轻松活跃的社会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育论文发表
2.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很多学生一直认为历史与社会学科就是死记硬背,很多学生埋头苦读后,成绩依然很不理想。这种情况一直困扰广大中学教师。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教师是教教科书而不是用教科书教,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遥不可及而将自己置身事外。其实,教科书中的原则、规律、观点不是只有教材资料中的内容才能说明,许多乡土知识同样能承担这样的责任。
3.有利于开放教学,提高综合素质
学生对家乡有着不同的感受,不同程度的了解,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乡土内容,有利于多渠道、多角度、多元化的开展教学。尽管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统一教学要求,时效性强,能达到较高的教学效益。然而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研究性学习、实地考察、社会调查、上网搜索、查找部门资料、定期观察、咨询父母等途径,将研究性学习与乡土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于学生德育教育,我们总希望能在学科中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乡土内容资料可以使学生通过社会环境的真实形象,直接感受家乡自然美和社会美,是最为生动具体的美育过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家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诸暨的学生是诸暨未来的建设者和决策者,透过对家乡的了解,可以激发他们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乡土内容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所阐明的各社会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地关系的原理,在乡土区域中也都有所体现。
1.课堂教学渗透
(1)用乡土内容材料举例说明教材中的规律、原理、现象。乡土材料举的例子覆盖面广,而且都是本地的例子,既能活跃课堂气氛,锻炼思维能力,又能增长见识,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课本知识。
如在教学九年级《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时,以前笔者运用的是书本上提供的材料,学生只是很被动地听教师分析,涉及到具体问题,学生只能是眼巴巴地望着教师。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课上,有位教师提供的是学生家乡的内容,当要求学生说说家乡怎样能更好地发展时,学生竟然说得是头头是道,把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运用得恰如其分。由此可见,学生对家乡的变化耳闻目睹,弥补了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如果能让学生体会到活学活用的乐趣,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通过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提高创造性能力。 (2)利用课本教材中的知识来分析、解决乡土内容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学中渗透乡土知识,学生更能体会到“学习身边有用的社会知识”,能学以致用。
笔者根据诸暨城镇体系规划说明城镇体系延续“一个中心、六大组群”结构,其中一个中心为中心城,六大组群分别为以店口、枫桥、牌头、五泄、璜山、次坞为中心镇的城镇组群,除六大中心镇外,其余15 个城镇规划为一般镇。在“一个中心、六大组群”结构基础上,规划城镇总体空间结构为“K 形主轴,星月结构”,其中K 形轴线指浙赣铁路及杭金衢、诸绍、诸永3 条高速公路形成的城镇发展主轴线,“星月结构”指“六大组群”围绕中心城区形成“众星拱月”形结构。学生很明显能感悟到暨的发展前景,既巩固书本的理论知识,又学习了生活中有用的内容,为今后参加家乡建设打下基础。
(3)利用趣味性强的乡土内容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家乡有特殊的感情,对家乡的事物有渴望了解的心理,这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如在学习七年级社会综合探究时,为让学生学会在地图上获得有效信息,在诸暨市百家论坛上,某老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选择了诸暨作为这堂课的突破口———《图说诸暨》,通过诸暨的相关图让学生学会获得有效信息。找一找:我的家在镇(乡),在诸暨市区的方向;穿越诸暨的铁路高速公路,找寻诸暨著名的山脉河流、旅游景点;游一游:利用《暨市交通旅游图》中的信息,推荐一条诸暨一日游的线路;夸一夸:你心目中的诸暨。通过这些乡土内容,既培养了学生在地图上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又让学生更深切地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让学生讲述自己经历的乡土内容,有效结合课本知识。课本的有些知识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如果让某个学生现身说法,其他学生就更加信服,课本知识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如在教学七年级区域差异时,笔者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家乡的吃、穿(冬、夏)、住、行、风俗习惯,以及种植的主要农作物、饲养的主要牲畜、生存的自然环境等,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圆满解决。在探究中,学生不仅明确了南北方、东西方之间的差异,还认识到即使同在南方地方间的差异依然存在,从而更加深切地领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和各地各具特色的原因。
2.课外活动渗透
理论离不开实践,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也离不开社会实际。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环境入手,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由小区域透视到大区域,乡土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一般课外渗透可以结合教材的问题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研究方法,而且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动情地发出自己的心灵呼唤,还培养了他们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弱者、善待身边人的价值情感。诸暨人杰地灵,家乡的历史有着光辉灿烂的篇章。如诸暨五泄、西施殿、纪念周恩来的枫桥大庙、枫桥陈洪绶故居、赵家镇泉坂村的何文庆故居、汪寿华烈士墓……每当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纪念地时,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上那血与火辉映的鏖战画面与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便活生生的展现在眼前,顿时,神圣的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爱国爱乡责任感油然而生。
在上教学八年级《红军长征》时,邀请革命前辈来到校作报告,给学生讲述长征经历。吃的是草根,穿的是蓑衣,还要开展残酷的游击战争,那艰苦的经历一幕幕地通过他的语言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懂得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加深了对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感情。这种乡土内容的活动既深化了学生对长征的了解,又培养了学生勤俭持家的精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巧用乡土内容,既体现了“学习身边的社会知识”这一新课程理念,也是应对学业考试的一种教学策略,同时还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教学渗透要适时,教学方法要创新,相信随着考试的改革和培养公民综合素养的需要,乡土内容将越来越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