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人的本质”理论的发展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47次
时间:2021年4月07日 09:54
王昭君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 要: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中,“需要”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从“自然人”独立为“社会人”、单个的人从出生到死亡、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等,无一不是经历“需要--满足--新的需要--再满足”的过程,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新的历史性地判断,笔者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地视角出发,进一步分析习近平对“需要是人的本质”的发展。
关键词:人的本质;需要;发展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阐述“人的本质”这一观点,有过三种具体的界定,即“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需要是人的本质”这三种规定性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劳动是人的本质:首先,劳动是人存在的基础。劳动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在意识的指导下开展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人也在劳动中获得发展;其次,劳动是人成为其人的实然依据。劳动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在劳动过程中,人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产生了语言、文字和文化,人类自此区别于其他动物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其次,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其中某一方面。形成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利益关系等诸多方面,最重要的是生产关系,它决定和支配着其他关系,是人最基本的规定性;再次,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和运动的。人的社会关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会随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个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人的本质也必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发展。
需要是人的本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物质生产活动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1] 首先,人的需要是
生存的需要。人要生存,就要通过劳动改造自然进行能量交换,获取生活所需的物质产品;其次,需要是推动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造成了人们社会地位和对物质、精神财富占有的差异,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产生了更多“欲望”和“利益冲动”,正是在二者的驱动下,促使人们由简单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发展,由追求单纯的物质利益转向对精神、环境、民主、法治等利益的追寻,由对地球资源的开发转向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质言之,人的本质是以上本质的统一,特别注意需要在人的本质规定中的重要地位。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使人类社会相对独立于自然界之外,人通过劳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随着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发展,人们开始产生完善这一社会关系的需要,向着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进路努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整体人的需要的满足。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的本质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的“需要”发展史。
马克思恩格斯将需要划分为自然的需要以及社会的、精神的需要。其中,自然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但人与动物需要的区别在于:动物只是消极被动地顺应本能和自然,人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取自然物并且能够利用自然物进行生产,并且,作为社会化的人,自然物参与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时,自然物便成为了社会物;精神需要是人从自然界独立出来后要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实现的高层次需要。
社会主要矛盾运动
毛泽东指出:“在复杂事务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合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 矛盾具有普遍性,它是贯穿事物发
展全过程的。主要矛盾在矛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纵观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然地,是中国人民需求的发展史。
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是根据社会实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作为总体社会概念的“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所要解决的问题。
1956年,中共八大对主要矛盾作了这样的判断,即“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遗憾的是,中共八大所作出的正确判断受到国内外复杂局势——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视角的影响而未能贯彻执行,八大以后出现了“波匈事件”和“反右派斗争”,随后八大二次会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笔者以为,中国的社会性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意味着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消失,但主要矛盾仍应是八大作出的正确判断,是人民的经济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为了这一矛盾的解决,必须进一步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以满足人们的经济文化需要,实现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见过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判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这个表述不再提“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差距,将“经济文化需要”改为“物质文化需要”。笔者认为,主要矛盾实际上仍然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之间的差距。“在短缺经济时期,谋生的需要压倒了其他一切需要”
[3] 要解决这一时期
的主要矛盾,首先就要满足人们吃、穿、住、行等需要,就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物质和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升级。
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历史性地判断,即“人民日益增长地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
首先,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满足人民需要的能力显著增强。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二。袁隆平院士团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屡创佳绩,不仅在产量上有重大突破,解决了中国几千年的粮食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遥遥领先于世界,高速公路运营总里程、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制造”已经走向世界,并朝“中国创造”转变。这说明,人们已经告别了过去“落后的社会生产”。“高层次需要的产生归根到底不取决于原有需要的满足,而是取决于生产的发展,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只有当社会的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从而为满足人的各层次需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条件时。新的需要才能不断地产生并得到实践。”
[5] 人们的需要归根结底是一种
社会意识,是由现实的社会存在状况决定的,人的需要是在他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与历史条件不符合的诉求只能称之为“空想”或“幻想”。
其次,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生活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就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旧的需要被满足,新的需要开始产生。当旧的“物质文化需要”被满足,一方面,人们开始提出“美好生活需要”,这仍是以物质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只是新的物质需要数量更多、质量更好;另一方面,人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6] 人们在“硬需求”得到满足后,以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为基础提出的“软需求”,人们的需要不再单纯停留于自然物质层面,更多开始了对社会精神层面的探寻。
需要满足与矛盾化解
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是对新时代人们的高层次“需要”的凝练和总结,要满足这一需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大繁荣,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不动摇;其次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更好满足旧的需求、发展并实现新的需求;最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还要落实到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
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7]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宗旨和传统决定了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不仅要实现国家富强,还要实现人民幸福,人民幸福的最直接表现就是人民的需要得到满足,人民幸福具有“二重性”,第一重是全体人民的幸福:人民需要的满足是总体性的,不是一个人、一部分人被满足,而是全体人民被满足;第二重是幸福的层次性:人民的自然性需要即低层次的物质生活需要被满足后,还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环境、民主、法治等方面的需要。
满足旧的需要、发展新的生产,产生新的需要
要使社会得到极大发展,首先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社会主义中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做好各项工作。首先要保证旧的需求被更好、更广泛地满足,大力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同时要重视人们的高层次需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次,要变人口数量的优势为人才资源的优势,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以此推动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再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提高了对物质产品的要求,也提出了更多对社会和精神产品的需要:人们更加渴求更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更美好的自然环境、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人们需要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需要发展更高级地生产,在满足原有需要的基础上制造更高层次地需求,推动社会发展。
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阻碍因素有许多,其中主要的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即各区域、各领域发展不平衡和一些领域、一些区域和方面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表现在:城乡、东西部、经济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差距;一些产业和部分发展较好,一些部门发展得还不够等。要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主要矛盾,就要从解决不充分的问题入手,进一步解决不平衡的问题。使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140.
[2]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20.
[3]马拥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时代意义[J].浙江社会科学, 2019,(08): 6-10.
[4]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5]张维祥.需要、劳动和人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1): 62-68+61.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N]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