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二层架构的网络安全应用研究
(510000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摘 要】基于大二层架构的网络安全运行,对于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网络空间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本篇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文本课题展开了分析,又于结语当中对我国基于大二层架构的网络安全应用未来展开了美好的憧憬。
【关键词】大二层架构;网络安全;互联网信息技术;个人信息维护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着愈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伴随的是网络环境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同时,参与网络环境,运用网络技术的社会人群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运行过程当中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不仅会对网络环境的健康运行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也可能带来个人信息的泄露,影响个人信息安全,损害个人合法权益,进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因此,有关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员应当对网络安全运行提起相当的重视,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对于基于大二层架构的网络安全应用加以实践和完善。
一、基于大二层架构的网络安全运行的特征
(一)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基于大二层架构的网络安全的运行原理是由不同节点各自担任数据记录任务,彼此之间相互传递数据,从而形成数据量庞大而准确的数据记录。在进行数据传递的过程当中,下一个节点会对上一个节点所传递的数据的真实性在于检验,因此在这一过程当中,数据造假等行为是难以出现的。
这样一来,既保障了数据传递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传递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在这一过程当中,数据信息不断加以积累,形成严密而丰富的数据信息库,那么在开展网络沟通等活动时就可以有所依据。因此,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基于大二层架构的网络安全在网络运行过程当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为网络运行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
(二)去中心化
基于大二层架构的应用及系统构建则是由独立的不同节点构成,这区别于传统的中心化网络构建模式,具有着去中心化的特征。在这种特征前提之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及系统构成当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并且每一不同节点都对应着一定的数据记录和传输任务。在此基础上形成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共同协作,完成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当然,在这种工作模式之下,当其中某一节点受到损坏不能正常运行和完成相应的数据记录和传输任务时,则有其他节点可以直接代替,从而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综合以上特点和情况来看,大二层架构所具有的去中心化特征作为一种优势,有利于保障网络运行的效率。
二、基于大二层架构的网络安全运行的具体方式(一)虚拟交换机技术
大二层架构的核心构架是环路运行系统,当运行基础设备和链路情况过于复杂时,则会出现一定的环路问题,从而影响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那么虚拟交换机技术可以将多条线路和设备运行系统变成单条线路,并且按照统一的程序来开展运行工作,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解决环路问题。
就目前基于打二层架构的虚拟交换机技术运行和发展情况来看,虚拟交换机从低端盒式设备到高端框式设备都已经广泛应用,也就是说及运行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可以配合网络运行系统,为其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服务。
(二)跨数据中心
正如我们上述所述,基于大二层架构的网络安全运行成程序是由不同节点共同完成工作的,具有着去中心化特征,也就是说大二层架构的网络运行跨数据中心开展。从运行原理上来讲,虚拟机的跨数据中心迁移、灾备,跨数据中心业务负载分担等需求。当然,在这一过程当中还要考虑基础的基础设施问题,也就是说数据中心的基础设备处于哪一区域,这些区域之间所需要连接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是否达到相应的要求。而当某一区域基础设施出现运行故障时,即需要有备用线路来完成网络运作。
三、结语
目前我国基于大二层架构的网络运行的具体状况来看,有关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员已经在革新理念的前提之下对这一课题提起了相当的重视,并且采取了一定的有针对性的举措来对这一课题加以切实落实。但是现在具体的实施的过程当中,显露出一定的弊端和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当然,这更加说明我国基于大二层架构的网络运行安全有着更加切实的保障空间。而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希望以网络运行参与者为主的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积极主动的为基于大二层架构的网络安全运行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在人民群众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之下,我国基于大二层架构的网络运行安全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为网民群众提供更加健康的网络空间。从而为保障国民素质,维护群众个人合法权益奠定相应的基础,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和谐,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平江.基于IPv6的IPSec与防火墙协同策略的研究与设计[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2]郭立志.高校扁平化园区网的架构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16(29):22-23
[3]曾华燊.园区网建设技术纵横[J].计算机应用,1995(5):1-4
[4]崔贯勋.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10):463-466
[5]陈锴.云计算技术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