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新
(庆安县致富乡中学,黑龙江,绥化 152400)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创新育人观教育界一些人士认为,教师观念的陈旧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起创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在思想深处架起一座通往创新之路的“立交桥”。
1 . 必须改灌输式教育观为开放式教育观
有些教师一向只重视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人类文明的成果一代一代传下去,期待自己的学生博古通今,才学超众。可是,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成果的大量涌现,我们苦心传授的书本知识,已显得微不足道。
教师要培养创新人才,不能满足于知识传授,而必须立足于开发学生的智潜能力,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点燃学生灵感的火花,引导学生向未知的领域开发,让学生学到创新学习的方法和创新的本领。
2. 改教条式教育观为民主式教育观
有些教师强调教师和书本的绝对权威,强化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训练。凡题只给标准答案,培养学生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僵硬思维。教条式教育堵塞了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之路,培养出的是只求正确、不求进取、规规矩矩而失去活力的畸形人才。民主式教育鼓励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使学生有机会进行多种多样的尝试体验。学生拥有了想象的激情和思维的想象的空间,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便水到渠成,呼之即出。
二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 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情境创新人才一个最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出现,往往是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而最佳心态的形成是诱发创造力的基础。作为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宽松感、新奇感和成功感,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形成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机制。比如,用多媒体手段讲评作文——以形象映影象,进行再造形象和场面的创造。让学生给每篇文章续结尾,对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思维的训练,这样可以大大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灵气得以解放,而灵气一旦解放,将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2. 破除学生的思维定势
要鼓励学生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创新就是要向往、追求和塑造事物的新形象。正如有的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长方形的砍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们惯常的思维方式是,这道题应该用减法。可这个问题不是加减法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有三个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旧的思维框框,把自己的思维发散开来,寻求新的思维方式。
3. 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催化剂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首先,教师要科学的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引起学生层层深入、津津有味的认真思考,能促使学生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引起广泛的联想,从而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提问的形式要简明生动、有吸引力,且能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避免那些少数优秀学生频频发言,大多数学生闷闷陪坐的场面出现。其次,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想法。引导学生列出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难登大雅之堂的想法,在无意中,这些想法就会触发学生头脑中的某个兴奋点,在一个或一些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来。这种做法是一种有效的创造思维方法。
4. 激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带有突发性、独创性、非自觉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要想使学生产生灵感,必须鼓励学生不断刻苦学习和实践。有人说:“灵感不喜欢拜访懒惰的人。”牛顿从苹果落地悟出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在浴室里想出皇冠掺假问题等,这都是灵感爆发的具体体现。然而,这些灵感都是建立在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教师在上课时,要给学生必要的闲暇时间,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人紧张时,大脑运转失灵,不易产生灵感。教师要求学生随手记录每天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的、奇怪的、引人遐思的各种事物,为日后灵感的产生积累素材。
5. 设立专门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益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课程主要有三类:一是学习指导类,它不仅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即要有自主的学习观、科学的学习观、创造性的学习观和终身学习观。二是思维策略类,包括思维方法、创造技法的教育,重点是强调训练学生了解、体验并监控自身的思维过程,通过了解、评价其优劣短长,更好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训练培养自己。三是创新设计类。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联想、类比等手段去创造发明新的东西。开设创新方面的专门课程,对主讲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它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型、发散型、辐合型、直觉型、立体型、动态型等多种思维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创新中成长,从而成为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