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子银行助推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影子银行助推利率市场化改革
贾琳慧 吉林财经大学 吉林长春130117
【文章摘要】
当前,我国影子银行业在监管机构的严格打压下,总体规模的增长呈逐渐放缓态势,尽管如此,2015 年上半年我国影子银行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在逐渐扩大。根据2014 年穆迪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影子银行系统规模将超过40 万亿元人民币,影子银行可能对中资银行造成的潜在损失超过1 万亿元,无疑是传统商业银行的最大竞争者。
【关键词】
影子银行;利率市场化;传统商业银行;监管
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影子银行高风险偏好、高杠杆率、高期限错配等特点都体现了其本身对一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威胁性。而在国内,由影子银行导致的资金外逃、违约事件等更多的体现了影子银行的负面形象。如何控制影子银行风险、监督影子银行经营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监管者最关注的问题。但是201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 席勒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问题并没有外界所描述的那么“邪恶或负面”,而是创新意识所打造出来的一套银行体系。影子银行作为传统银行的有益补充,影子银行在加快资本流动性、提高投融资效率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地作用,而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影子银行系统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1 我国影子银行现状
《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目前利用大规模的刺激计划挽救疲软经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经济增速放缓和短期内经济增速急剧下降将会使经济进入死循环,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在进退维谷的情况下,维持当前经济增速和金融风险不扩大,在是货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微刺激”政策进行结构性投资,为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赢得更多时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在我国央行管控以及贷存比例和资本充足率等硬约束存在的条件下,今年1-5 月我国总体信贷规模增速急剧放缓, 同比增速为-19.7%。但就5 月份来说,5 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22 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387 亿元。但是由于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增长迅速,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产生了明显的替代效应,因此在衡量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的时候,已经不能单纯的就新增人民币贷款作为唯一的参考标准。2014 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 万亿元,较2013 年减少了8.6 亿元。其中新增22
金融视线
Financial View
质量管理
人民币贷款量为9.78 万亿元,占融资总量的59.4%。2014 年通过影子银行渠道融资金额达2.9 万亿元,比上一年减少了2.27 万亿元,比前年减少了0.72 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业务在影子银行中占比较高,但是总体规模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虽然影子银行的规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回顾前几年,影子银行在国内金融市场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需求方面来看,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是对现行存款利率管制的规避。近几年我国实际存款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缺乏多元化的理财产品和投资工具,股票、期货等投资市场萎靡不振,投资渠道过于单调。在存款贬值、通货膨胀和就业环境的多重压力下,居民对资产“保值增值”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开始对风险适中回报率较高的信托公司、存款财富管理平台、民间资金揽储等产生偏好,而这些理财产品和融资渠道正是我国影子银行最大的资金来源。在此背景下,民间借贷资本不断积聚,企业债券融资、委托贷款、未贴现票据等业务快速增长,促进了影子银行的扩张。由于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灵活多变等特点,通常情况下可以以高于普通银行利率的价格回馈投资者,使其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揽储。从供给方面考察,我国影子银行是对信贷规模管制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规避。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诸多考验,政府在“稳增长”的同时逐渐收紧银根缩小放贷规模,中小微企业由于信用等级低、没有足够的抵押物等原因,面对过高的贷款门槛很可能被排除在低成本融资活动之外, 而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范围之外,具有门槛低、灵活性强等特点,正好对应中小微企业的有效需求。影子银行系统的出现不但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商业银行信贷配给压力。2010 年颁布的《巴塞尔协议Ⅲ》中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持 8% 的资本充足率。虽然此规定保护了投资人利益,可以有效控制风险敞口保证金融秩序稳定,但对于传统银行来说,新协议的提出增加了经营成本,降低了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为了增加投资者信心, 通过对到期贷款进行展期或者直接将不良贷款从资产负债表中转移至表外等方法,降低自身账面风险水平。为了绕过监管层,中资银行将贷款出售给自己投行的子公司。而根据西方会计制度,此类行为属于公司内部交易不被认定为出售行为。其实银行这种处理不良贷款的方式即为资产证券化和银行表外业务,正是影子银行系统中的最主要的业务支撑。截至2013 年年底,农业银行通过此方法重组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04 亿元(约合17 亿美元), 中国央行的重组贷款总额为人民币81 亿元,不良贷款占比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2 我国影子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起到的作用
目前,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整体上与美国利率市场化初期相似。一方面,影子银行在传统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开展金融创新,扩张表外业务规模,金融结构朝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方向逐渐变化。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和影子银行大发展的前提下,银行利差收窄、同业竞争加剧、居民投资渠道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外部环境的改变倒逼商业银行重新考虑自身定位及未来发展。
2.1 影子银行减缓了利率全面放开的冲击
2015 年上半年央行通过三次定向降息、降准行为希望给予市场活力,已然不需要影子银行分担贷款市场压力。但是回顾2008 年,我国央行将大型商业的存款准备金率从15.5% 上调至20%,此举直接抑制了银行体系通过传统信贷渠道发放贷款的能力。大量的贷款需求无法从商业银行得到支持,只能绕开受到监管和限制的传统信贷渠道,选择融资成本更加市场化的影子银行。市场化利率被看作是影子银行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政策性利率的优势之处,我国在利率市场化的道路上任重道远,由市场供求调节利率既是一种先进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是我国一系列金融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步。为避免出现金融动荡,我们必须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系统性风险和不确定性做出预判和应对机制。借鉴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成功经验,在全面改革的初期,由于利率浮动导致短期内融资成本快速增加,商业银行利差变窄的事实让大量的中小银行陷入经营危机。其实,监管当局应该适当减少隐性保护,提高市场自身的效率。
如果监管当局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市场完成自身调节,开始干预市场、放松监管力度并且试图挽救濒临破产的不良金融机构时,一场金融动荡不期而至。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当前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是政府有意为之的结果,管理者企图通过疏导融资力量到银行表外业务,削弱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实行表外市场化利率与政策性利率并行的利率双轨模式。
2.2 影子银行倒逼传统商业银行改革创新
为了应对外部环境的一系列巨变,传统的商业银行需要从内部作出调整。在提高利润和规避风险的前提下,从企业内部结构、产品创新和资产负债结构等多方面考察,保持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
2014 年年初,国务院发布的“107 号文”首次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影子银行范畴,归类于“不持有金融牌照,又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近几年,以大数据为依托的互联网金融迅速兴起,低成本、低门槛、高效资源配置、高服务质量、产品多元化等优点让互联网金融企业得以在短时间内聚集民间闲散资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供给,并且以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价格回馈投资者,这一普惠型金融产业的兴起弥补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不足,同时也让以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业倍感压力。《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发展普惠金融,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有利于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满足电子商务需要,扩大社会消费;有助于降低陈本,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好金融服务质量; 有助于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从年初开始,工、农、中、交四大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总行架构改革,并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加速搭建网络服务平台,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兴支付方式和经营方式将成为传统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从美国等完成利率市场化国家的经验来看, 浮动利率虽然更直接地反映了市场供求情况,但也使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面临着更大的利率风险暴露。虽然传统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经验丰富,但是未来如何控制风险敞口仍是摆在各大商业银行面前的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