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民族音乐欣赏教学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20次
时间:2010年9月06日 16:46
【摘 要】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是世界上各民族音乐文化的总和,如果没有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反之,没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在世界上就没有立足之地。
【关键词】中职生;民族音乐
【Abstract】The music culture of world is the total of each race music culture in the world, if there is no each of each race music of special features, the music culture of world become have no source of water;Whereas, there is no the ground that the music culture of this race special features be having a foothold in the world.
【Key words】The medium job living;Race music
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是世界上各民族音乐文化的总和,如果没有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反之,没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在世界上就没有立足之地。
然而,当今很多青少年对民歌、民乐不感兴趣,要实施教学有很大的难度。在中职学校的音乐课堂上,我总是有意识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教育,让他们从接触民族音乐,到喜欢民族音乐,让他们真正理解这句:“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1.激发学习兴趣
1.1 寻找突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实施民族音乐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纯的灌输只能使人感觉到听觉疲劳,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流行歌曲受到绝大多数学生喜爱,因此在民歌中寻找流行的因素,是让学生接受民族音乐的一个突破口。近年来,很多音乐工作者将一些民族的器乐曲,通过加入不同的配曲、配器以及演唱方式,让很多学生无形之中接受了民歌。
例如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这首歌曲采用了中国内蒙民歌《敖包相会》的素材。几乎每个会唱《月亮之上》的学生都会唱几句《敖包相会》。在赏析课上,我介绍了有关这首歌侵权案件的背景和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赏析对比,学生分组兴致勃勃地讨论了两首歌曲的异同,随后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学生因为流行歌曲《月亮之上》而唱起了《敖包相会》,接触了他们过去从为曾接触过的民歌,在学生在一听一辩的课堂教学中,完成了教师的教学目的。
1.2 视听结合的赏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的便利条件,从视听觉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只是听赏教学,在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赏析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学生集中精力听老师讲叙背景、特点后再进行听赏,是有一定难度的。听课率不高,而且记忆也比较模糊。
现代多媒体的运用对于成功实施教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由于学生知识面窄,不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他们的思维带有形象性,而单纯的听觉赏析缺乏丰富的想象力,视觉感官比听觉感官更具有加深印象的作用,所以通过视觉的联想,可促进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视听两者结合才是音乐赏析教学的一个完美形式。
赏析在民歌《茉莉花》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边讲习作品的背景、特点,边播放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中一个中国女孩高歌《茉莉花》的表演音像资料。在视觉效果上形成冲击,在听觉效果上不断理解和加深印象。这种视觉和听觉双重的融合的方法让学生听课率明显提升,学习兴趣普遍提高。
2.民族音乐赏析教学的几种教学方法
2.1 保龄球教学方法。
2.1.1 保龄球教学的第一步:击中第一个保龄球——集中注意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怎样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效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寻找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民族乐器琵琶、二胡、古筝赏析课中,先播放一段女子十二乐坊乐在日本的演出视频,这种做法主要的目的是提升注意力,十二乐坊激情四射的演出中,学生感受了民族器乐的震撼力,并大声讲出自己所认识的乐器。只有保证课堂较高程度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拥有好的教学效果。
2.1.2 保龄球教学第二步:教师在课堂占据主导地位。让教师在音乐赏析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在老师的有序引导才能有“撞到”其他保龄球的可能。因此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在音乐赏析课中有相当一部分音乐是没有具体的文字可寻,学生理解起来不那么容易,要将学生带入一个他们未知的世界,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引导。例如:赏析琵琶独奏曲时,我的教学的步骤是:乐器背景介绍——外表特征——指法介绍——琵琶的现场观摩——乐曲演奏视频。在老师有序的引导下,学生经历了对新知认识有了一个由浅至深的过程,老师运用自己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把握好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和教学节奏,学生的水平虽然参差不齐,通过教师清晰的教学思路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下去。使教学效果得以有序地进行。
2.1.3 保龄球教学的第三步——“一个一个”撞到的渐进原则。保龄球的教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激发兴趣,一个一个撞到,通过渐进的方式,获得各个学习内容的良好教学效果。
学生提升自己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在得到老师的有序引导之后,找到良好学习的方法,才有对音乐这一学科有深入学习的可能,而学习在此刻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再是学某一个内容来兴趣,学习某一个内容又精神涣散。
要遵循这个原则就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各个内容的相互之间有联系,能够通过相通的渠道传递知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认真选择好教学内容,不能单纯地依靠课本的案例,而应适当补充一些对自己教学有益的曲目。
2.2 参与式的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提问式的教学法:老师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或学生回答;鼓励学生提问,由老师回答或由同学回答。所以这种教学法也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提出问题,而学生回答不出来,这让学生多难为情呀!于是我一再反复强调,回答问题答错了比那种不去思考问题、不回答问题不知要强多少倍,这是毋容置疑的。
然而传统的思维方式束缚了学生,使他们不喜欢回答问题。我先采取的是集体提问分组讨论,就让学生慢慢融入和参与。经过一段时间,同学们就不再害怕提问题了,教学效果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让同学们自己思维,而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听课。所以教学法不仅是老师的事,而且也事关同学们自己的学习方法的问题。我建议同学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比如在课堂上多提问题,多讨论,要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
比如,在赏析四川民歌《太阳出来》时,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画一幅画,标题是《早晨》。学生中有的画一个太阳,有的画自己睡懒觉……这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不能说谁对谁错,同学们各抒己见,通过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学生才能产生创新的成果;创新成果的产生反过来又增强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我想,只要有了创新的意识,参与实践,有了自己的主见,有了写评论的能力,这种创新意识才会逐步得到培养。没有创新能力,哪来创新的成果?
2.3 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有人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艺术是相通的,音乐与美术的的联系更能让学生理解乐曲的风格和调性。大调如美术中具有明朗的性质和光辉的色彩,小调具有柔和的性质和暗淡的色彩。每一首歌似是一副画,每一副画又似是一首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音乐的语言赋予一首乐曲生命,就像文学语言赋予一片文章生命一样。文学的语言构建了词汇、句、段、章等层次,而音乐语言中的层次有就乐汇、乐句、乐段、乐章,它们是相通的。文学是通过语句表达情感,字里行间流露真挚的情感。而音乐就是用音符谱写文章,每一个音符中都流淌着优美的诗篇。学生欣赏音乐就如就象读文章一样解读整首乐曲,接受起来就更容易了。
在欣赏《十面埋伏》的时候,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等历史故事,让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有了一个认识,欣赏器乐曲时,曲调悲凉的时候,似是虞姬在哀伤的舞蹈。曲调紧张时,似是霸王的尽心如焚,更能感受到霸王别姬的的悲凉和四面楚歌的急促。音乐在那一瞬间不仅仅是音乐了,而是化作了一段历史,一段悲伤的故事。
3.小结
民族音乐教育之必要是任何一门教育所替代不了的,特别是在中职生忽略传统文化的今天。而民族音乐赏析课不能象以往那样,只是单纯依靠听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以欣赏为主导的,并以其他教学手段为铺垫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让我们的下一代树立起民族审美理想和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热爱本民族的音乐艺术,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中职生;民族音乐
【Abstract】The music culture of world is the total of each race music culture in the world, if there is no each of each race music of special features, the music culture of world become have no source of water;Whereas, there is no the ground that the music culture of this race special features be having a foothold in the world.
【Key words】The medium job living;Race music
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是世界上各民族音乐文化的总和,如果没有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反之,没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在世界上就没有立足之地。
然而,当今很多青少年对民歌、民乐不感兴趣,要实施教学有很大的难度。在中职学校的音乐课堂上,我总是有意识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教育,让他们从接触民族音乐,到喜欢民族音乐,让他们真正理解这句:“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1.激发学习兴趣
1.1 寻找突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实施民族音乐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纯的灌输只能使人感觉到听觉疲劳,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流行歌曲受到绝大多数学生喜爱,因此在民歌中寻找流行的因素,是让学生接受民族音乐的一个突破口。近年来,很多音乐工作者将一些民族的器乐曲,通过加入不同的配曲、配器以及演唱方式,让很多学生无形之中接受了民歌。
例如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这首歌曲采用了中国内蒙民歌《敖包相会》的素材。几乎每个会唱《月亮之上》的学生都会唱几句《敖包相会》。在赏析课上,我介绍了有关这首歌侵权案件的背景和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赏析对比,学生分组兴致勃勃地讨论了两首歌曲的异同,随后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学生因为流行歌曲《月亮之上》而唱起了《敖包相会》,接触了他们过去从为曾接触过的民歌,在学生在一听一辩的课堂教学中,完成了教师的教学目的。
1.2 视听结合的赏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的便利条件,从视听觉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只是听赏教学,在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赏析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学生集中精力听老师讲叙背景、特点后再进行听赏,是有一定难度的。听课率不高,而且记忆也比较模糊。
现代多媒体的运用对于成功实施教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由于学生知识面窄,不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他们的思维带有形象性,而单纯的听觉赏析缺乏丰富的想象力,视觉感官比听觉感官更具有加深印象的作用,所以通过视觉的联想,可促进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视听两者结合才是音乐赏析教学的一个完美形式。
赏析在民歌《茉莉花》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边讲习作品的背景、特点,边播放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中一个中国女孩高歌《茉莉花》的表演音像资料。在视觉效果上形成冲击,在听觉效果上不断理解和加深印象。这种视觉和听觉双重的融合的方法让学生听课率明显提升,学习兴趣普遍提高。
2.民族音乐赏析教学的几种教学方法
2.1 保龄球教学方法。
2.1.1 保龄球教学的第一步:击中第一个保龄球——集中注意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怎样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效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寻找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民族乐器琵琶、二胡、古筝赏析课中,先播放一段女子十二乐坊乐在日本的演出视频,这种做法主要的目的是提升注意力,十二乐坊激情四射的演出中,学生感受了民族器乐的震撼力,并大声讲出自己所认识的乐器。只有保证课堂较高程度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拥有好的教学效果。
2.1.2 保龄球教学第二步:教师在课堂占据主导地位。让教师在音乐赏析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在老师的有序引导才能有“撞到”其他保龄球的可能。因此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在音乐赏析课中有相当一部分音乐是没有具体的文字可寻,学生理解起来不那么容易,要将学生带入一个他们未知的世界,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引导。例如:赏析琵琶独奏曲时,我的教学的步骤是:乐器背景介绍——外表特征——指法介绍——琵琶的现场观摩——乐曲演奏视频。在老师有序的引导下,学生经历了对新知认识有了一个由浅至深的过程,老师运用自己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把握好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和教学节奏,学生的水平虽然参差不齐,通过教师清晰的教学思路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下去。使教学效果得以有序地进行。
2.1.3 保龄球教学的第三步——“一个一个”撞到的渐进原则。保龄球的教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激发兴趣,一个一个撞到,通过渐进的方式,获得各个学习内容的良好教学效果。
学生提升自己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在得到老师的有序引导之后,找到良好学习的方法,才有对音乐这一学科有深入学习的可能,而学习在此刻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再是学某一个内容来兴趣,学习某一个内容又精神涣散。
要遵循这个原则就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各个内容的相互之间有联系,能够通过相通的渠道传递知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认真选择好教学内容,不能单纯地依靠课本的案例,而应适当补充一些对自己教学有益的曲目。
2.2 参与式的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提问式的教学法:老师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或学生回答;鼓励学生提问,由老师回答或由同学回答。所以这种教学法也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提出问题,而学生回答不出来,这让学生多难为情呀!于是我一再反复强调,回答问题答错了比那种不去思考问题、不回答问题不知要强多少倍,这是毋容置疑的。
然而传统的思维方式束缚了学生,使他们不喜欢回答问题。我先采取的是集体提问分组讨论,就让学生慢慢融入和参与。经过一段时间,同学们就不再害怕提问题了,教学效果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让同学们自己思维,而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听课。所以教学法不仅是老师的事,而且也事关同学们自己的学习方法的问题。我建议同学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比如在课堂上多提问题,多讨论,要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
比如,在赏析四川民歌《太阳出来》时,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画一幅画,标题是《早晨》。学生中有的画一个太阳,有的画自己睡懒觉……这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不能说谁对谁错,同学们各抒己见,通过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学生才能产生创新的成果;创新成果的产生反过来又增强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我想,只要有了创新的意识,参与实践,有了自己的主见,有了写评论的能力,这种创新意识才会逐步得到培养。没有创新能力,哪来创新的成果?
2.3 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有人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艺术是相通的,音乐与美术的的联系更能让学生理解乐曲的风格和调性。大调如美术中具有明朗的性质和光辉的色彩,小调具有柔和的性质和暗淡的色彩。每一首歌似是一副画,每一副画又似是一首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音乐的语言赋予一首乐曲生命,就像文学语言赋予一片文章生命一样。文学的语言构建了词汇、句、段、章等层次,而音乐语言中的层次有就乐汇、乐句、乐段、乐章,它们是相通的。文学是通过语句表达情感,字里行间流露真挚的情感。而音乐就是用音符谱写文章,每一个音符中都流淌着优美的诗篇。学生欣赏音乐就如就象读文章一样解读整首乐曲,接受起来就更容易了。
在欣赏《十面埋伏》的时候,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等历史故事,让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有了一个认识,欣赏器乐曲时,曲调悲凉的时候,似是虞姬在哀伤的舞蹈。曲调紧张时,似是霸王的尽心如焚,更能感受到霸王别姬的的悲凉和四面楚歌的急促。音乐在那一瞬间不仅仅是音乐了,而是化作了一段历史,一段悲伤的故事。
3.小结
民族音乐教育之必要是任何一门教育所替代不了的,特别是在中职生忽略传统文化的今天。而民族音乐赏析课不能象以往那样,只是单纯依靠听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以欣赏为主导的,并以其他教学手段为铺垫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让我们的下一代树立起民族审美理想和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热爱本民族的音乐艺术,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