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吴安平 殷少华 熊飞 胡海珍 阮祥金 夏
热度0票 浏览124次
时间:2011年1月09日 13:09
摘要总结了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包括选准推广品种、抢早培育壮苗、抢早移栽、控制适宜群体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严格采摘标准与成熟收获等内容,以推动“一菜两用”技术快速稳步发展。建筑论文发表
关键词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选准品种;培育壮苗;田间管理;严格采摘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实用技术是我国近几年为提高油菜种植效益重点推广的高效栽培模式。该技术利用双低菜薹品质优、口感好的特点,采摘一季鲜菜薹,弥补春节前后蔬菜市场不足,为市民增添一道新鲜蔬菜品种;又可利用双低油菜分枝能力强的特性促发一次、二次分枝,保持菜籽产量不减或略增,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户种植效益[1-3]。黄冈市从2005年引进该技术,并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建筑论文发表
1选准推广品种
生产上一般选择高纯度的双低油菜种源,才能保证菜薹和菜籽的高品质与高产量[4]。因为菜薹的品质决定于硫甙含量的高低,硫甙含量越高菜薹味道越苦涩; 硫甙含量低,则菜薹脆甜可口,口味纯正。菜籽的品质则与芥酸和硫甙两因子呈正相关,含量越高,品质越差,而纯度越高、代数越低的优质油菜种子,芥酸和硫甙的含量就越低,就越适宜于作“一菜两用”的种源[5]。同时,油菜各个品种之间的生育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作为“一菜两用”技术的备选品种还应该是苗薹期生长势强、易攻早发、生育期偏早、具备再生能力强、恢复性能好的品种,这样的品种能在较短时间内从叶腋中多生长出第1次分枝,第1次分枝生长越早,第2、第3次分枝就越多,构成产量的角果数就越多,才能在获得较高油菜薹产量的同时,兼顾油菜籽的高产。根据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数据,华油杂14号品质优、口感性好、分枝特性强、抗倒性强、产量高,适宜作 “一菜两用”的推广品种。
建筑论文发表
2抢早培育壮苗
苗床要土质好、排灌便、地势平,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5~6,结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75t/hm2,复合肥300~375 kg/hm2,硼砂15kg/hm2,开好厢沟,厢宽1.5m。为了使菜薹提早到春节前后上市,黄冈示范片8月下旬至9月上旬抢墒抗旱育苗,播种6kg /hm2,分厢定量播种,稀播匀播。用竹扫帚或其他工具在厢面扫1遍浅盖籽粒,用稻草或花生禾等覆盖物覆盖保墒,浇透水。播种4~5d后揭草,当看到油菜苗出土时及时揭草以免形成线苗。1叶1心时间苗,疏理窝堆苗、拥挤苗,以苗不挤苗为宜。3叶1心时定苗,留足100~120株/m2,苗距5~8cm,以叶不搭叶为宜,剔除异品种,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病留健。三至六叶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kg均匀喷雾于菜苗上,培育矮壮苗,切忌重复喷雾。久干无雨或苗受旱时,于晴天早晚浇水保墒。定苗后施尿素37.5~67.5kg/hm2,雨天可撒施,晴天结合抗旱加水追施。苗床期气温较高,病虫害发生较普遍,出苗后每隔3~7d用10%吡虫啉800倍液加万虫统杀800倍液喷雾,或氯氰菊酯、速灭杀丁或杀虫灵 750mL/hm2+Bt 750g/hm2,或克虫星750mL/hm2等对水750kg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曲跳甲等害虫。病毒病、茎腐病等病害[6-8],可用灭菌威粉剂450g/hm2对水750kg喷雾。
建筑论文发表
3抢早移栽
于10月中旬前移栽,移栽时确保单株绿叶 7片以上。拔苗前苗床墒情要足,移栽前1d,苗床要浇水润土,以免起苗时伤根;大小苗分级拔,先拔大苗,秧苗要求矮壮青绿色、叶片厚、无病虫;带土拔苗; 当天拔苗当天栽。大田要精整,土要细、田要平、厢要窄、沟要深。大田总施肥量按氮∶磷∶钾为1.0∶0.5∶0.7为宜。施纯氮300kg/hm2、五氧化二磷180kg/hm2,氧化钾210kg/hm2,硼砂22.5kg/hm2。或施碳酸氢铵975kg/hm2,过磷酸钙675kg/hm2,氯化钾 150kg/hm2,硼砂15kg/hm2,并加施充分腐熟的猪牛栏粪等土杂肥45~60t/hm2。或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 (20-10-18)750kg/hm2,硼肥15kg/hm2混合施入大田。移栽时要推广“四个一”,即1个穴、1棵苗、1捧多元复配杂肥压根,1瓢水定根。建筑论文发表
4控制适宜群体密度
移栽密度是保证“一菜两用”技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根据试验观察,密度越大,油菜摘薹量越高,对油菜籽产量影响越大。因此,要兼顾摘薹量和油菜籽产量,结合大田肥力条件和前茬因素,合理安排密度。确定密度,肥力高的棉田和中稻田块按7.5万株/hm2移栽,中等肥力的为9万株/hm2,肥力差的晚稻田块为12万株/hm2。苗要栽稳,行要栽直,苗间距要匀,根部要按紧,不能将苗栽得过浅或过深,培土到子叶节。边移栽边浇足活根水。苗活后施尿素60~75kg/hm2或碳铵150kg/hm2,15d后再施尿素75kg/hm2或碳铵210 kg/hm2促苗,为促发分枝留下合理空间。
5田间管理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田间管理,要在搞好中耕、除草、防虫治病和及时排渍抗旱的基础上,重点是适量增加肥料,在总体施肥水平上强调较常规技术增加10%以上用量。并按底肥足、苗肥适、腊肥优、薹肥早、采薹前补肥的原则科学肥水运筹[9,10]。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优质复合肥为辅,施精土杂肥22.5kg/hm2或饼肥1.2~1.5t/hm2,优质复合肥525~600
kg/hm2,持力硼3.0~4.5kg/hm2。苗肥在油菜活棵后施用,施尿素90~120kg/hm2促早发,薹肥于12月底前冬至前后施下,施尿素105~135kg/hm2,压土杂肥45t/hm2以上。摘薹前1周补施尿素75kg/hm2左右,促进腋芽分化发育。建筑论文发表
6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病虫防治上,以综合防治为主,禁止使用剧毒化学农药[11],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毒无残留新型农药,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残留。由于采摘菜薹后基部分枝,且二次分枝数极多,有利于菌核病发生蔓延。为此,从油菜盛花前开始,进行统一防治,考虑到田间分枝多、人难下田的实际困难,采取1人在前用2根竹竿分厢,1人在后喷药的方法,提高防治质量,使菌核病发病率降低到3%以内。
7严格采摘标准,成熟收获
为保证菜薹鲜嫩可口和兼顾菜籽产量,采摘时一定要按下列标准严格掌握:薹高达到25~35cm为最佳采摘时期,摘薹15~20cm,保证茎基部留有 10cm高度的腋芽发育生长空间。每株平均达到5个以上的一次分枝。一般摘薹3 750~5 250kg/hm2,油菜籽产量比未摘薹的油菜不减产乃至略增产。摘薹时要先抽薹先摘,后抽薹后摘,切忌大小一起摘。油菜摘薹后20d内,油菜生育期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生育期逐渐减小差距,直至成熟时,摘薹的油菜较未摘薹油菜的生育期最多推迟2~3d,因此摘薹油菜应推迟3~4d收割, 以保证油菜籽的成熟度。
8参考文献
[1] 傅寿仲,戚存扣,蒲惠明,等.中国油菜栽培科学技术的发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86-92.
[2] 涂勇,伍昌胜.“十一五”湖北省油菜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作物杂志,2005,44(4):4-7.
[3] 郭子平.湖北省双低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05,44(4):4-7.
[4] 颜承达.优质油菜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农技服务,2008,25(10):35.
[5] 杨文玉,屠乃美.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 杨玉凤.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09(9):18.
[7] 熊飞,殷少华,吴安平,等.双低油菜棉后拔杆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92.
[8] 刘惕若,王守正,李丽丽.油料作物病害及其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丛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9] 杨经泽.油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1999.
[10] 杨翠娥,杨烈贤,吴小美.双低油菜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8(6):63-64.
[11] 刘胜毅,马奇祥.油菜病虫草害防治彩色图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关键词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选准品种;培育壮苗;田间管理;严格采摘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实用技术是我国近几年为提高油菜种植效益重点推广的高效栽培模式。该技术利用双低菜薹品质优、口感好的特点,采摘一季鲜菜薹,弥补春节前后蔬菜市场不足,为市民增添一道新鲜蔬菜品种;又可利用双低油菜分枝能力强的特性促发一次、二次分枝,保持菜籽产量不减或略增,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户种植效益[1-3]。黄冈市从2005年引进该技术,并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建筑论文发表
1选准推广品种
生产上一般选择高纯度的双低油菜种源,才能保证菜薹和菜籽的高品质与高产量[4]。因为菜薹的品质决定于硫甙含量的高低,硫甙含量越高菜薹味道越苦涩; 硫甙含量低,则菜薹脆甜可口,口味纯正。菜籽的品质则与芥酸和硫甙两因子呈正相关,含量越高,品质越差,而纯度越高、代数越低的优质油菜种子,芥酸和硫甙的含量就越低,就越适宜于作“一菜两用”的种源[5]。同时,油菜各个品种之间的生育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作为“一菜两用”技术的备选品种还应该是苗薹期生长势强、易攻早发、生育期偏早、具备再生能力强、恢复性能好的品种,这样的品种能在较短时间内从叶腋中多生长出第1次分枝,第1次分枝生长越早,第2、第3次分枝就越多,构成产量的角果数就越多,才能在获得较高油菜薹产量的同时,兼顾油菜籽的高产。根据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数据,华油杂14号品质优、口感性好、分枝特性强、抗倒性强、产量高,适宜作 “一菜两用”的推广品种。
建筑论文发表
2抢早培育壮苗
苗床要土质好、排灌便、地势平,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5~6,结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75t/hm2,复合肥300~375 kg/hm2,硼砂15kg/hm2,开好厢沟,厢宽1.5m。为了使菜薹提早到春节前后上市,黄冈示范片8月下旬至9月上旬抢墒抗旱育苗,播种6kg /hm2,分厢定量播种,稀播匀播。用竹扫帚或其他工具在厢面扫1遍浅盖籽粒,用稻草或花生禾等覆盖物覆盖保墒,浇透水。播种4~5d后揭草,当看到油菜苗出土时及时揭草以免形成线苗。1叶1心时间苗,疏理窝堆苗、拥挤苗,以苗不挤苗为宜。3叶1心时定苗,留足100~120株/m2,苗距5~8cm,以叶不搭叶为宜,剔除异品种,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病留健。三至六叶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kg均匀喷雾于菜苗上,培育矮壮苗,切忌重复喷雾。久干无雨或苗受旱时,于晴天早晚浇水保墒。定苗后施尿素37.5~67.5kg/hm2,雨天可撒施,晴天结合抗旱加水追施。苗床期气温较高,病虫害发生较普遍,出苗后每隔3~7d用10%吡虫啉800倍液加万虫统杀800倍液喷雾,或氯氰菊酯、速灭杀丁或杀虫灵 750mL/hm2+Bt 750g/hm2,或克虫星750mL/hm2等对水750kg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曲跳甲等害虫。病毒病、茎腐病等病害[6-8],可用灭菌威粉剂450g/hm2对水750kg喷雾。
建筑论文发表
3抢早移栽
于10月中旬前移栽,移栽时确保单株绿叶 7片以上。拔苗前苗床墒情要足,移栽前1d,苗床要浇水润土,以免起苗时伤根;大小苗分级拔,先拔大苗,秧苗要求矮壮青绿色、叶片厚、无病虫;带土拔苗; 当天拔苗当天栽。大田要精整,土要细、田要平、厢要窄、沟要深。大田总施肥量按氮∶磷∶钾为1.0∶0.5∶0.7为宜。施纯氮300kg/hm2、五氧化二磷180kg/hm2,氧化钾210kg/hm2,硼砂22.5kg/hm2。或施碳酸氢铵975kg/hm2,过磷酸钙675kg/hm2,氯化钾 150kg/hm2,硼砂15kg/hm2,并加施充分腐熟的猪牛栏粪等土杂肥45~60t/hm2。或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 (20-10-18)750kg/hm2,硼肥15kg/hm2混合施入大田。移栽时要推广“四个一”,即1个穴、1棵苗、1捧多元复配杂肥压根,1瓢水定根。建筑论文发表
4控制适宜群体密度
移栽密度是保证“一菜两用”技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根据试验观察,密度越大,油菜摘薹量越高,对油菜籽产量影响越大。因此,要兼顾摘薹量和油菜籽产量,结合大田肥力条件和前茬因素,合理安排密度。确定密度,肥力高的棉田和中稻田块按7.5万株/hm2移栽,中等肥力的为9万株/hm2,肥力差的晚稻田块为12万株/hm2。苗要栽稳,行要栽直,苗间距要匀,根部要按紧,不能将苗栽得过浅或过深,培土到子叶节。边移栽边浇足活根水。苗活后施尿素60~75kg/hm2或碳铵150kg/hm2,15d后再施尿素75kg/hm2或碳铵210 kg/hm2促苗,为促发分枝留下合理空间。
5田间管理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田间管理,要在搞好中耕、除草、防虫治病和及时排渍抗旱的基础上,重点是适量增加肥料,在总体施肥水平上强调较常规技术增加10%以上用量。并按底肥足、苗肥适、腊肥优、薹肥早、采薹前补肥的原则科学肥水运筹[9,10]。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优质复合肥为辅,施精土杂肥22.5kg/hm2或饼肥1.2~1.5t/hm2,优质复合肥525~600
kg/hm2,持力硼3.0~4.5kg/hm2。苗肥在油菜活棵后施用,施尿素90~120kg/hm2促早发,薹肥于12月底前冬至前后施下,施尿素105~135kg/hm2,压土杂肥45t/hm2以上。摘薹前1周补施尿素75kg/hm2左右,促进腋芽分化发育。建筑论文发表
6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病虫防治上,以综合防治为主,禁止使用剧毒化学农药[11],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毒无残留新型农药,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残留。由于采摘菜薹后基部分枝,且二次分枝数极多,有利于菌核病发生蔓延。为此,从油菜盛花前开始,进行统一防治,考虑到田间分枝多、人难下田的实际困难,采取1人在前用2根竹竿分厢,1人在后喷药的方法,提高防治质量,使菌核病发病率降低到3%以内。
7严格采摘标准,成熟收获
为保证菜薹鲜嫩可口和兼顾菜籽产量,采摘时一定要按下列标准严格掌握:薹高达到25~35cm为最佳采摘时期,摘薹15~20cm,保证茎基部留有 10cm高度的腋芽发育生长空间。每株平均达到5个以上的一次分枝。一般摘薹3 750~5 250kg/hm2,油菜籽产量比未摘薹的油菜不减产乃至略增产。摘薹时要先抽薹先摘,后抽薹后摘,切忌大小一起摘。油菜摘薹后20d内,油菜生育期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生育期逐渐减小差距,直至成熟时,摘薹的油菜较未摘薹油菜的生育期最多推迟2~3d,因此摘薹油菜应推迟3~4d收割, 以保证油菜籽的成熟度。
8参考文献
[1] 傅寿仲,戚存扣,蒲惠明,等.中国油菜栽培科学技术的发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86-92.
[2] 涂勇,伍昌胜.“十一五”湖北省油菜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作物杂志,2005,44(4):4-7.
[3] 郭子平.湖北省双低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05,44(4):4-7.
[4] 颜承达.优质油菜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农技服务,2008,25(10):35.
[5] 杨文玉,屠乃美.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 杨玉凤.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09(9):18.
[7] 熊飞,殷少华,吴安平,等.双低油菜棉后拔杆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92.
[8] 刘惕若,王守正,李丽丽.油料作物病害及其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丛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9] 杨经泽.油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1999.
[10] 杨翠娥,杨烈贤,吴小美.双低油菜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8(6):63-64.
[11] 刘胜毅,马奇祥.油菜病虫草害防治彩色图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