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构建合理的学校艺术教育模式的思索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04次
时间:2010年8月30日 17:16
论文关键词:构建;学校艺术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培养和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已引起国家、社会和家长的重视。笔者通过实践,对学院艺术教育模式的的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笔者认为,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要以新的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质量观为指导,针对学校艺术教育实施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制订不同层类的艺术施教基准,构建学校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以确保学校艺术教育质量不会大起大落,具有持续发展的后劲。我院是一所成人高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教、初教类师范生,近年来,毕业的学生大多走向小学。这对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势必提出新的要求。而针对我院当前艺术教育而言,资金不足、师资缺乏、硬件奇缺是实际的问题,但如果利用现有的资源,加紧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是保证学校艺术教育质量,提高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一、在学校教学方面,应形成适应学校质量标准的艺术教育模式。
制订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管理的标准细则、课程评价、学生成果评价,从而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艺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教师方面,加强艺术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如教学技能的提高。如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组班教学。现在我们已经在试行“l+X+X”这个模式.1表示每学年要上一门必修课,必修课中第一学年为书法,第二学年为硬笔书法,X为选修,在选修课中第一学年为美术,第二学年为音乐形体舞蹈。另一个X是参加一个艺术社团,学习一项艺术技能。
二、在实践方面。将德育与艺术教育活动的结合。
把各种艺术教育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的载体: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艺术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内提高质量的同时,要把课外作为课内的拓宽和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我院每年都有志愿者组队赴周遍城市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举办文艺宣传晚会、采风、美育教育等,它不仅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初为人师的艰辛,了解了各地美育教育的现状,也检验了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丰富并完善了自身的专业结构,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组建学生社团。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信仰型、学术型、文娱型、实践型等四类。
其中文娱型社团是以成员的兴趣、爱好相同为基础、为满足其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非专业化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生社团;实践型社团是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勤工助学或提供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而结成的社团,如法律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建立社团的目的应该是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广大学生不仅能够在各类社团的群体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更能够在社团生活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这两类社团都可以成为学校艺术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好这些社团,管理好教学以及社员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每个社团配备一位专业指导教师,每周进行专业训练。在学生社团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参与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而必须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师指导社团的积极性主要应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来自于对教育和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来自于学校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提倡。除此之外,校、系两级也可以运用一些必要的手段来加以刺激。如:教师的指导活动折合为一定工作量,由校或系适当按其工作量支付一定报酬;也可同时将指导活动时间转化为一定教学时数.规定为职称升级的硬项指标之一等。我院的社团指导老师就享受“折算课时”这个待遇。
(二)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各项审美实践活动。如每年4月开始的社团文化艺术节.是各个社团在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推出了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一些文化活动,比如说原创小品短剧比赛,服装设计汇报展演、书画比赛、歌舞专场等等,成为学生认识美、实践美、创造美的舞台。
四、研究成效
(一)艺术课的“I+X+X”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收到预期的效果
1.大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调动了众多学生参与音乐、美术等活动的积极性,既满足了喜爱艺术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又使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刻。通过细致人微的情感陶冶和艺术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出他们的艺术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以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
2.艺术技能的专项学习,培养了一批艺术尖子学生。在没有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较短的时间内涌现出大批“艺术能手”.充实校园文化生活。美术类的技能学习,使校园艺术绘画展.书画展,越办越大,艺术水平越来越高。音乐类的技能学习.使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艺术表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艺术专项的学习,为一些学生发现自身的艺术能力.为今后就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举办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校园的主流文化.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功能。
1.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的文化环境。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青年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年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年学生原本纯洁的心灵,尚未成熟的审美观、价值观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甚至导致一些人最后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认为,青年学生所面对的“文化安全”问题,不比其面临的“人身安全”问题轻,二者重要性是一样的。“人身安全”事关青年学生的生命,而“文化安全”问题事关青年学生的另一种“生命”,能否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是否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成为一个各方面健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生命”更为重要。因此下工夫开展文化艺术节等系列在学生中有影响的文化活动来吸引学生,营造校园的主流文化,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2.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即让受教育者都能学到适合他们学习的东西。学校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我校体育文化艺术节活动寓教于乐,让每个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一次次受到了美的教育,得到了美的真谛,真正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3.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一所好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才能将学校管理落实到终端。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属于一种动态管理,而动态管理是较高层次的一种管理形式,全校学生干部通过对每一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参与、评判,初步认识和掌握了动态管理的一些要领,从而提高了学生干部的策划创意、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加快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的节奏。
五、几点结论
(一)艺术教育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自古至今一直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华,其意思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法,即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符合其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我们以挖掘学生潜在的艺术能力为目标,为学生开辟多条成才的道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给予学生全面展示自身独特个性魅力的时空。
(二)艺术教育应突出学生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美化。高雅艺术学习活动,从艺术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利用休闲时间继续练习艺术技能,使这一时间空间换了一种方式来休息大脑,充实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校园文明风气进一步养成,真正使艺术教育不但能够在德育、智育力所不及的方面发挥出艺术教育所特有的审美功能,而且还能发挥出就连德育、智育自身也能以发挥的德育、智育功能。正如滕宇尧所说:艺术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把握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的情感和理想,具有特定的社会内容,所以会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并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其自由与和谐的状态。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各种心理能力“既能共存,又能相互配合:每一种能力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又兼顾到整体,以不损害整体的有机统一为限。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培养和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已引起国家、社会和家长的重视。笔者通过实践,对学院艺术教育模式的的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笔者认为,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要以新的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质量观为指导,针对学校艺术教育实施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制订不同层类的艺术施教基准,构建学校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以确保学校艺术教育质量不会大起大落,具有持续发展的后劲。我院是一所成人高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教、初教类师范生,近年来,毕业的学生大多走向小学。这对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势必提出新的要求。而针对我院当前艺术教育而言,资金不足、师资缺乏、硬件奇缺是实际的问题,但如果利用现有的资源,加紧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是保证学校艺术教育质量,提高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一、在学校教学方面,应形成适应学校质量标准的艺术教育模式。
制订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管理的标准细则、课程评价、学生成果评价,从而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艺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教师方面,加强艺术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如教学技能的提高。如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组班教学。现在我们已经在试行“l+X+X”这个模式.1表示每学年要上一门必修课,必修课中第一学年为书法,第二学年为硬笔书法,X为选修,在选修课中第一学年为美术,第二学年为音乐形体舞蹈。另一个X是参加一个艺术社团,学习一项艺术技能。
二、在实践方面。将德育与艺术教育活动的结合。
把各种艺术教育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的载体: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艺术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内提高质量的同时,要把课外作为课内的拓宽和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我院每年都有志愿者组队赴周遍城市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举办文艺宣传晚会、采风、美育教育等,它不仅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初为人师的艰辛,了解了各地美育教育的现状,也检验了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丰富并完善了自身的专业结构,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组建学生社团。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信仰型、学术型、文娱型、实践型等四类。
其中文娱型社团是以成员的兴趣、爱好相同为基础、为满足其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非专业化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生社团;实践型社团是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勤工助学或提供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而结成的社团,如法律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建立社团的目的应该是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广大学生不仅能够在各类社团的群体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更能够在社团生活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这两类社团都可以成为学校艺术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好这些社团,管理好教学以及社员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每个社团配备一位专业指导教师,每周进行专业训练。在学生社团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参与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而必须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师指导社团的积极性主要应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来自于对教育和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来自于学校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提倡。除此之外,校、系两级也可以运用一些必要的手段来加以刺激。如:教师的指导活动折合为一定工作量,由校或系适当按其工作量支付一定报酬;也可同时将指导活动时间转化为一定教学时数.规定为职称升级的硬项指标之一等。我院的社团指导老师就享受“折算课时”这个待遇。
(二)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各项审美实践活动。如每年4月开始的社团文化艺术节.是各个社团在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推出了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一些文化活动,比如说原创小品短剧比赛,服装设计汇报展演、书画比赛、歌舞专场等等,成为学生认识美、实践美、创造美的舞台。
四、研究成效
(一)艺术课的“I+X+X”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收到预期的效果
1.大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调动了众多学生参与音乐、美术等活动的积极性,既满足了喜爱艺术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又使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刻。通过细致人微的情感陶冶和艺术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出他们的艺术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以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
2.艺术技能的专项学习,培养了一批艺术尖子学生。在没有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较短的时间内涌现出大批“艺术能手”.充实校园文化生活。美术类的技能学习,使校园艺术绘画展.书画展,越办越大,艺术水平越来越高。音乐类的技能学习.使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艺术表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艺术专项的学习,为一些学生发现自身的艺术能力.为今后就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举办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校园的主流文化.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功能。
1.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的文化环境。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青年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年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年学生原本纯洁的心灵,尚未成熟的审美观、价值观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甚至导致一些人最后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认为,青年学生所面对的“文化安全”问题,不比其面临的“人身安全”问题轻,二者重要性是一样的。“人身安全”事关青年学生的生命,而“文化安全”问题事关青年学生的另一种“生命”,能否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是否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成为一个各方面健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生命”更为重要。因此下工夫开展文化艺术节等系列在学生中有影响的文化活动来吸引学生,营造校园的主流文化,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2.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即让受教育者都能学到适合他们学习的东西。学校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我校体育文化艺术节活动寓教于乐,让每个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一次次受到了美的教育,得到了美的真谛,真正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3.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一所好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才能将学校管理落实到终端。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属于一种动态管理,而动态管理是较高层次的一种管理形式,全校学生干部通过对每一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参与、评判,初步认识和掌握了动态管理的一些要领,从而提高了学生干部的策划创意、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加快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的节奏。
五、几点结论
(一)艺术教育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自古至今一直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华,其意思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法,即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符合其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我们以挖掘学生潜在的艺术能力为目标,为学生开辟多条成才的道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给予学生全面展示自身独特个性魅力的时空。
(二)艺术教育应突出学生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美化。高雅艺术学习活动,从艺术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利用休闲时间继续练习艺术技能,使这一时间空间换了一种方式来休息大脑,充实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校园文明风气进一步养成,真正使艺术教育不但能够在德育、智育力所不及的方面发挥出艺术教育所特有的审美功能,而且还能发挥出就连德育、智育自身也能以发挥的德育、智育功能。正如滕宇尧所说:艺术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把握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的情感和理想,具有特定的社会内容,所以会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并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其自由与和谐的状态。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各种心理能力“既能共存,又能相互配合:每一种能力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又兼顾到整体,以不损害整体的有机统一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