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学
摘要:“填鸭式”方法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里甚是普遍。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探讨了几种创新教学的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希望本文可以对相关老师有所帮助。
关键字:创造性思维 愉快情景 质疑和思考 境界教学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教法体系是“以教师讲析为主”,学生被动听课,并不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培养。然而,这种模式不能使学生的自身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进行教学的创新。对于课堂里“学生—课本—老师”这种传统的教学关系,要彻底改变,先是要改变死板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到知识,体会其中的乐趣,不再是死板的面对课本生硬的文字,要在学生脑海里刻画各种各样的形象,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文学这个海洋里自由的翱翔。这样做,不仅可以使课上的效率大大提高,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对学生们来说也是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的语文课上,老师的教学任务中,培养对语文的兴趣也是必不可少的,使学生们乐于学,自然成了老师的重担,如何使学生乐于学,便成了一个难题,然而这样做恰恰达到了这个目的,自然而然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初冬》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大雾的早晨观赏雾的美景,而不是干巴巴的讲述课本里的“湿漉漉的”、“像隔了一层纱”、“太阳终于射出光芒来”,而是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雾的凉,雾的模糊,雾的神秘,在这次特殊的观光中,学生活跃的思维自然会被带动起来,创作的灵感也会油然而生。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学到课本里的知识,可能在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会看课本,缺乏思考问题的这个能力,所以说,这种学习方法我们是要不得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循序渐进,积极创造学生动手动脑的条件,使学生融入到这个环节里,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但知识记得牢,而且还能培养自己的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例如在《狼和小羊》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课下布置作业,分组准备头饰、服装,在课上可以进行表演,自然而然狼的贪婪、凶恶、狡诈和小羊的温顺就会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通过表演,学生们的收获比仅仅看书得到的要多的多,自然比只有老师讲课有效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讲的是要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它的着力点就是“问题”。没有问题的教学,不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多少痕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问题导学,打造生命化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听、说、读、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觉得学习语文更有趣了。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结果或规律,教师不做现成饭喂学生,不仅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要加以细心解惑,循循释疑,还要不断地去研究如何设疑、如何使学生不断设疑,善于释疑,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情绪高昂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时,不要急着告诉学生其寓意,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可以问一个同学:“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另外一个同学继续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自然而然地学生和老师相互配合,达成默契。学生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引下,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也会得到满足,学生们会更加积极的学习知识,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自然会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上,学生们之间的争辩也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面,老师要尊重学生的见解,不强求、不压制、不误导、不扭曲。在教学中,学生在对知识的掌握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时,教师不能强制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应该发挥教师作为尊重平等教育中的首席地位,让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例如我在《麻雀》一课时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反驳到不同意是母爱,虽然理由很荒唐,但我还是笑着要大家集思广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最后总结: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经常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由于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因此我认为情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情景教学是一种主要是以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就是生动形象的情景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教学方法。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只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使他们乐于学。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我注重情境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创新余地,让学生了解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的样子后,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奇石的形状。这样的阅读教学,才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必须重视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强化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