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宿迁地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宿迁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基本情况的阐述,找出了制约宿迁市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创新环境、政府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中国论文发表
关键词:宿迁地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对策中国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发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因此,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宿迁政府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宿迁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
近年来,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宿迁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截至2009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约2046家,规模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研发机构85家,有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名牌和62件省著名商标,初步形成了企业自主创新基础,但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总体呈现“创新层次低、可持续性创新少、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低、创新技术条件薄弱”等特点。
第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构分布不均衡: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强于中小企业。以2008年为例,宿迁市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只有22.71亿元,仅占全省同类企业产值的0.12%。大中型企业占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3%(51家),在51家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4家企业有研发活动,24家有科技活动,分别占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0.8%和1.4%。在占了宿迁市工业企业总数99.6%的中小型工业企业中,仅有0.47%的企业开展科技活动,0.13%的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比重很小。
第二,工业企业科技经费筹集渠道具有单一化特征。自主创新的经费投入直接影响着宿迁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速度。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方面,政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分别仅占9.3%和11%,企业的自有资金占据大头,达到79.7%。32.8%的科研经费投向核心产品改良或升级换代,有67.2%的科技资金投向新产品开发,说明企业主要精力放在开发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而在核心产品持续开发或持续改进等方面,企业投入的资金和精力不多。
第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总体呈现“创新层次低、可持续性创新少、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低、创新技术条件薄弱”等特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经济、科技、社会等各个方面,具体设有4个一级指标,即自主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活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2008年全省各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宿迁市是63.61分,位于全省第13位。四项指标均表明宿迁市自主创新水平薄弱,自主创新的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产出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位于全省末位。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省内一些先进城市相比,宿迁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整体水平仍显不足,面临的问题也十分严峻。
(一)自主创新动力源在支撑企业持续发展方面不足,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持续性
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自主创新的动力源于企业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宿迁市技术创新资源总体存量不足,其分布也存在结构性缺陷。
1、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总体存量水平较低。考察企业的技术创新资源存量,主要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数、企业工业增加值、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2008年,宿迁地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是6525人,仅占从业人数的3.6%,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宿迁仅相当于苏州和南京的3.1%和8.8%。工业的落后局面与企业的自主创新实际上已形成了一种相互制衡之势,企业自主创新不仅资源存量不足,工业的不景气还将进一步造成自主创新后续量能的低下,影响着宿迁市企业自主创新可持续性能力发展。
2、技术创新资源分布存在结构性缺陷。企业对技术创新资源的占有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体水平。宿迁市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研发机构85家,有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显示出宿迁市企业科技机构的配置水平相对较低。科研机构的匮乏,直接制约着宿迁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政府和金融机构对研发资金的支持力度不够,技术创新活动经费总体投入不足
2008年,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为569.37亿元,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6.593亿元,其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的支出为2.16亿元,占当年工业销售收入0.38%,与发达国家5%-10%的水平相差甚远。宿迁市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企业自有资金(79.7%),政府、金融机构对企业研究与发展资金的支持力度有限(20.3%)。显然,这样一个投入比例,难以满足企业自主创新的要求,也抑制了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热情。这种状况反映出宿迁市尚未建立起一种有效地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机制与环境,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结构不尽合理,新产品开发投入所占比重过低
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不仅受到总体经费投入的影响,经费的支出结构也对自主创新的效益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新产品开发经费所占比重的大小,往往更直接地影响到科技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横向比较发现,宿迁市在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方面,与全省的平均水平以及苏州和南京等城市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可以解释宿迁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某些不足和缺陷。
(四)自主创新类型单一化严重,原始创新少,模仿创新比重大,影响自主创新整体水平
从人力资源看,全市每万人有专业技术人员263.7人,而全省是461.19人,苏北是297.3人,尤其缺乏高层次科研人员和高技术领军型人才。虽然宿迁市一直重视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奖励措施,并逐年增加了科技投入经费,但一部分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资金匮乏、条件简陋、设备落后、科技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多数企业缺乏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五)受到国内外多因素影响,出现中止技术创新活动现象
据调查,2006-2008年,尽管某些工业企业中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但仍有部分企业受到国内外众多因素影响在中途中止了技术创新活动。中止技术创新活动行为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均有发生。在中止创新活动的42家工业企业中,有2家为大型企业,占大型企业的4.8%;有10家企业为中型企业,占23.8%;有32家企业为小型企业,占76.2%。企业技术创新中止现象的出现表明宿迁市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不够稳固,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应对自主创新中的风险能力不强,处理自主创新风险技术不够娴熟。
三、提升宿迁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宿迁市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水平要达到苏北平均水平,围绕这一目标,在今后全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强化“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理念,采取有效措施,突出自主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迅速提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完善自主创新政策,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软环境建设
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通过宣传、教育和宏观政策引导等多方面措施,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以“社会文化、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内核的软环境建设。
1、完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软环境。继续加强宿迁市软环境建设,激励和约束企业自主创新行为。营造社会文化环境,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倡导尊重创新、容忍失败的社会文化环境。营造法制环境,建立、健全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和侵犯知识产权的处罚力度,提高侵权成本。营造市场环境,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大各类企业的创新压力,促使企业不得不将改进技术和自主创新作为赢得市场竞争的手段。
2、完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健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企业,聚集更多的社会资金促进宿迁市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
(二)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注入动力
1、发挥省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2008年,宿迁市拥有的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共211项,争取到的经费达到4383万元。项目申报部门要吃透每一种项目申报精神,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指导和服务,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都能申报上去,确保经过2-3年,宿迁市省级财政支持的各类项目有更大发展。
2、多视角为工业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扶持。政府要设立企业自主创新基金,重点支持企业对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二次开发或者对技术消化吸收后进行集成创新。设立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担保专款,发展工业企业担保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发挥其在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作用,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3、关注宿迁市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的创新之路。当前宿迁市已经形成了木材加工、玻璃制造、食品等优势产业。政府应该发挥调动和组织行业科技资源,通过规划、引导和协调同行业企业的技术水平,通过产业集聚、合并、合作等方式使同行业中技术水平不同的行业都能分享创新效益,促进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创新链条,使宿迁市的优势企业更具优势,优势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优势。
(三)工业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加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加快企业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力度。力争2-3年内全市87家亿元以上企业全面建起科研机构,积极吸引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高校来宿创办科研机构或创办分支机构,共同开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区域经济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2、培养一批“站得高,望得远,德才兼备”的企业家队伍。在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产生决定性影响。要大力倡导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冒险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努力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懂管理、擅长资源运作的创新创业型企业家队伍。
3、企业大力推进联合创新,提高“产学研”创新效率。加大产业政策的协调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采取合理有力政策措施。依托企业,建立高层次人才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或建立博士流动站,提高高校人才对企业的适应性,重点支持产学研联合项目,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4、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鼓励企业创新活动。大力弘扬宿迁市创新创业文化精神,倡导“崇尚学习、鼓励创新、勇于突破、宽容失败”的创新观念,在企业内部推动形成创新氛围,促进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价值观。
5、制定灵活有效的企业自主创新的员工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制度要能够引起参与者的兴趣和积极性,必须符合现代激励理论灵活多样的要求,所以企业应改变现有单一的、僵化的奖励方式,建立符合科研人员需要的激励制度。企业可以设计一种激励制度,把科研机构当期的研发情况和努力情况与该机构未来所获得的收益补偿的大小挂钩,从而促使员工为了获得未来利润,积极主动地开展现期科研活动。
参考文献:
1、2009年宿迁统计年鉴[Z].
2、宿迁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3、2009年江苏统计年鉴[Z].
关键词:宿迁地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对策中国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发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因此,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宿迁政府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宿迁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
近年来,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宿迁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截至2009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约2046家,规模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研发机构85家,有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名牌和62件省著名商标,初步形成了企业自主创新基础,但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总体呈现“创新层次低、可持续性创新少、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低、创新技术条件薄弱”等特点。
第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构分布不均衡: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强于中小企业。以2008年为例,宿迁市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只有22.71亿元,仅占全省同类企业产值的0.12%。大中型企业占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3%(51家),在51家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4家企业有研发活动,24家有科技活动,分别占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0.8%和1.4%。在占了宿迁市工业企业总数99.6%的中小型工业企业中,仅有0.47%的企业开展科技活动,0.13%的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比重很小。
第二,工业企业科技经费筹集渠道具有单一化特征。自主创新的经费投入直接影响着宿迁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速度。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方面,政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分别仅占9.3%和11%,企业的自有资金占据大头,达到79.7%。32.8%的科研经费投向核心产品改良或升级换代,有67.2%的科技资金投向新产品开发,说明企业主要精力放在开发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而在核心产品持续开发或持续改进等方面,企业投入的资金和精力不多。
第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总体呈现“创新层次低、可持续性创新少、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低、创新技术条件薄弱”等特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经济、科技、社会等各个方面,具体设有4个一级指标,即自主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活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2008年全省各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宿迁市是63.61分,位于全省第13位。四项指标均表明宿迁市自主创新水平薄弱,自主创新的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产出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位于全省末位。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省内一些先进城市相比,宿迁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整体水平仍显不足,面临的问题也十分严峻。
(一)自主创新动力源在支撑企业持续发展方面不足,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持续性
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自主创新的动力源于企业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宿迁市技术创新资源总体存量不足,其分布也存在结构性缺陷。
1、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总体存量水平较低。考察企业的技术创新资源存量,主要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数、企业工业增加值、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2008年,宿迁地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是6525人,仅占从业人数的3.6%,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宿迁仅相当于苏州和南京的3.1%和8.8%。工业的落后局面与企业的自主创新实际上已形成了一种相互制衡之势,企业自主创新不仅资源存量不足,工业的不景气还将进一步造成自主创新后续量能的低下,影响着宿迁市企业自主创新可持续性能力发展。
2、技术创新资源分布存在结构性缺陷。企业对技术创新资源的占有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体水平。宿迁市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研发机构85家,有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显示出宿迁市企业科技机构的配置水平相对较低。科研机构的匮乏,直接制约着宿迁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政府和金融机构对研发资金的支持力度不够,技术创新活动经费总体投入不足
2008年,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为569.37亿元,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6.593亿元,其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的支出为2.16亿元,占当年工业销售收入0.38%,与发达国家5%-10%的水平相差甚远。宿迁市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企业自有资金(79.7%),政府、金融机构对企业研究与发展资金的支持力度有限(20.3%)。显然,这样一个投入比例,难以满足企业自主创新的要求,也抑制了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热情。这种状况反映出宿迁市尚未建立起一种有效地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机制与环境,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结构不尽合理,新产品开发投入所占比重过低
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不仅受到总体经费投入的影响,经费的支出结构也对自主创新的效益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新产品开发经费所占比重的大小,往往更直接地影响到科技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横向比较发现,宿迁市在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方面,与全省的平均水平以及苏州和南京等城市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可以解释宿迁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某些不足和缺陷。
(四)自主创新类型单一化严重,原始创新少,模仿创新比重大,影响自主创新整体水平
从人力资源看,全市每万人有专业技术人员263.7人,而全省是461.19人,苏北是297.3人,尤其缺乏高层次科研人员和高技术领军型人才。虽然宿迁市一直重视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奖励措施,并逐年增加了科技投入经费,但一部分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资金匮乏、条件简陋、设备落后、科技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多数企业缺乏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五)受到国内外多因素影响,出现中止技术创新活动现象
据调查,2006-2008年,尽管某些工业企业中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但仍有部分企业受到国内外众多因素影响在中途中止了技术创新活动。中止技术创新活动行为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均有发生。在中止创新活动的42家工业企业中,有2家为大型企业,占大型企业的4.8%;有10家企业为中型企业,占23.8%;有32家企业为小型企业,占76.2%。企业技术创新中止现象的出现表明宿迁市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不够稳固,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应对自主创新中的风险能力不强,处理自主创新风险技术不够娴熟。
三、提升宿迁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宿迁市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水平要达到苏北平均水平,围绕这一目标,在今后全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强化“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理念,采取有效措施,突出自主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迅速提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完善自主创新政策,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软环境建设
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通过宣传、教育和宏观政策引导等多方面措施,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以“社会文化、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内核的软环境建设。
1、完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软环境。继续加强宿迁市软环境建设,激励和约束企业自主创新行为。营造社会文化环境,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倡导尊重创新、容忍失败的社会文化环境。营造法制环境,建立、健全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和侵犯知识产权的处罚力度,提高侵权成本。营造市场环境,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大各类企业的创新压力,促使企业不得不将改进技术和自主创新作为赢得市场竞争的手段。
2、完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健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企业,聚集更多的社会资金促进宿迁市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
(二)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注入动力
1、发挥省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2008年,宿迁市拥有的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共211项,争取到的经费达到4383万元。项目申报部门要吃透每一种项目申报精神,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指导和服务,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都能申报上去,确保经过2-3年,宿迁市省级财政支持的各类项目有更大发展。
2、多视角为工业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扶持。政府要设立企业自主创新基金,重点支持企业对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二次开发或者对技术消化吸收后进行集成创新。设立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担保专款,发展工业企业担保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发挥其在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作用,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3、关注宿迁市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的创新之路。当前宿迁市已经形成了木材加工、玻璃制造、食品等优势产业。政府应该发挥调动和组织行业科技资源,通过规划、引导和协调同行业企业的技术水平,通过产业集聚、合并、合作等方式使同行业中技术水平不同的行业都能分享创新效益,促进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创新链条,使宿迁市的优势企业更具优势,优势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优势。
(三)工业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加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加快企业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力度。力争2-3年内全市87家亿元以上企业全面建起科研机构,积极吸引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高校来宿创办科研机构或创办分支机构,共同开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区域经济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2、培养一批“站得高,望得远,德才兼备”的企业家队伍。在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产生决定性影响。要大力倡导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冒险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努力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懂管理、擅长资源运作的创新创业型企业家队伍。
3、企业大力推进联合创新,提高“产学研”创新效率。加大产业政策的协调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采取合理有力政策措施。依托企业,建立高层次人才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或建立博士流动站,提高高校人才对企业的适应性,重点支持产学研联合项目,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4、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鼓励企业创新活动。大力弘扬宿迁市创新创业文化精神,倡导“崇尚学习、鼓励创新、勇于突破、宽容失败”的创新观念,在企业内部推动形成创新氛围,促进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价值观。
5、制定灵活有效的企业自主创新的员工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制度要能够引起参与者的兴趣和积极性,必须符合现代激励理论灵活多样的要求,所以企业应改变现有单一的、僵化的奖励方式,建立符合科研人员需要的激励制度。企业可以设计一种激励制度,把科研机构当期的研发情况和努力情况与该机构未来所获得的收益补偿的大小挂钩,从而促使员工为了获得未来利润,积极主动地开展现期科研活动。
参考文献:
1、2009年宿迁统计年鉴[Z].
2、宿迁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3、2009年江苏统计年鉴[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