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近管制过程的风险识别探析
(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云南分局 云南省 昆明市 650200 )
摘要:随着航空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航空事业向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进近管制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与预防措施也在不断提升。本文针对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所存在的影响因素与管制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够为日后进近管制风险识别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进近管制;过程;风险识别; LSA 风险因素分析法引言
在航空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空管系统存在极大的风险,而航空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保障飞行安全,因此,进近管制的过程中,管制措施的使用及风险控制是航空关注的重点与难点。若想提升航空事业发展的安全性,必须从进近管制风险识别与分析方面等入手,对实际航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与控制。
1 空中交通管制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影响因素,应从多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技术方面来看,管制能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其安全性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从管制员的情况来看,管制员的知识储备及飞行经验都会对交通管制产生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交通管制的实际操作。此外,管制员的心理因素及生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产生影响。空中交通管制的运行,还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实际工作环境、管制技能培训的客观条件、时间空间、地形特点等。此外,空中交通管制还会受到飞行因素的影响,如:机组的实际准备状况、飞行员的操作熟练度与跑道的容量等。单就飞行员的操作熟练度而言,会对飞行过程中终点位置的航空器进近产生一定的影响,飞行员在实际飞行过程中若出现反应时间长的状况,则会导致飞行空间余度提升,使得空间利用率大幅度降低。
针对跑道的实际容量而言,其会受到跑道的实际设计以及机场空域入口的设置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交通管制过程中也会受到空域的影响,实际雷达控制过程中空域与交通流以及终端位置存在一定的联系。飞机在升降过程中极易出现飞行航线重复与冲突的情况。其空域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地势等因素的影响,若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就会导致飞机飞行冲突,使得飞机进近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
2 进近管制模式
进近管制中存在诸多管制模式,程序管制是十分重要的管理模式之一,这也是诸多模式中运营相对简单的管理模式,其对设备的运行要求较低,不需要安装监视设备。飞行员的位置报告分析以及飞机的空间位置分析是管制人员工作的重点。管制人员通过对空中交通状况进行实时分析与判断,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雷达管制区域雷达故障失效时带来的不良后果。除此之外,进近管制模式中的雷达管制是系统精确程度相对较高的管制方式,该模式对实际配置的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管制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进而可以胜任该管制工作。管制人员通过分析雷达中显示的数据,对实际管制过程中空域雷达波所覆盖的范围以及航空器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解。
进近管制的过程中,终端区的程序管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飞机在实际的飞行过程中,均需要由起点飞向终端区,之后通过跑道着陆,因此,终端区的容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了进近模式的容量。
3 进近管制过程的风险因素识别
在进近管制过程中,风险管理是保证进近管制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科学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是进近管制过程种的首要环节,也是整个进近管制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
3.1 进近管制过程风险因素的识别过程
要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就要有效进行进近管制的风险因素识别,目前较为常用的识别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事件树法以及事故树等,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单一,并没有综合结合管制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对于进近管制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也没有综合考虑。
对于整个进近管制系统的风险识别过程,进近管制人员要结合系统运行的整个管制过程和其中的各种逻辑联系整理出来流程图,然后再根据流程图对其中的关键状态提出一系列问题。如果列出的问题能够触发风险的识别,能够进一步完善管制过程的风险识别。这就要求合理运用运行分析法,将认知过程中的各个工作任务进行细化,细化成各个小进程单元,然后利用风险因素识别图进行各个进程单元的风险识别,实现人 - 机 -环 - 管方面的综合风险识别。
进近管制员在管制的过程中,要对认知任务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合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细化的进程单元进行潜在风险的分析,结合确定的潜在风险进行进一步的进近管制过程的风险识别。这种方法主要是进近管制员要进行的认知过程,进近管制员要按照进近管制的顺序依次推进最小管制进程。在最小进程的分析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和威胁飞行安全,将进近管制过程中的不安全时间和错误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和全方位的分析。
结合上述的进近管制过程的风险因素的识别过程,本也设计了一个基础的风险因素识别图,结合进近管制系统的运行特点,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图的整理和完善(见图 1 ),然后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按照图 1 机型一一识别。
图1 风险因素识别图
3.2 基于 LSA 法的风险因素分析
要进行进近管制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影响程度的分析,可以结合 LSA( likelihood-severityAnalysis 可能性 - 严重性分析)分析法。
3.2.1 LSA 风险因素分析法的原理
LSA 风险因素分析法就是常用的风险因素发生可能性 - 严重程度分析法,在进近管制过程中风险分级应用广泛,能够根据潜在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科学分析。风险因素发生可能性 - 严重程度分析法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将相关的测度整理到二维平面中,然后在二维坐标图中将不同尺度和不同风险等级在象限中表示出来,尤其是平面中的各个不同点的相关位置。
3.2.2 LSA 风险因素分析图的画法
LSA 风险因素分析图的横轴表示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纵轴表示风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共同组成二维的 LSA 风险因素分析图,如图 2 所示。结合 LSA 风险因素分析图将区域分为可被认为可接受的( acceptable 绿色实线所包围的区域)、可容忍的( acceptable with mitigation 黄色与绿色实线所包围的区域)和不可容忍的( unacceptable 红色和黄色实线所包围的区域)。
根据区域的位置,其距离原点远近,其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就越小,也就越安全。3.3 LSA 风险因素分析法的操作步骤LSA 风险因素分析法,主要的步骤如下:
首先,要对进近管制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实地的调研情况,确定进近管制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并确定风险的不同等级;然后,还要根据调研情况,将进近管制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测度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计算,得到其平均数形成坐标点,确定其二维坐标图中的位置。例如,回收 N 份有效问卷,根据设计确定 m 个风险因素,则分别用 Xij 和 Yij 来表示第 i 份问卷第 j 个风险因素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等级分值。那么,则第 j 个风险因素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等级分值的平均值可以用下式计算:
通过上式计算,进一步得到
第 j 个管制过程风险因素的坐标点:
最后,要根据各个分线因素坐标位置在风险因素图中的位置,进行进近管制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综上, LSA 风险因素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诊断模型,能够对进近管制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计算,然后将各个风险因素在不同风险等级的象限中表示出来。借助风险因素 LS 分析图,就能够直观地得到进近管制过程中的各个因素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其安全程度。如果其位置距离原点越远,就需要进行及时修正和管理。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逐渐完善,进近管制的风险识别方法也要不断更新、发展。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基于 LSA 法的风险因素分析,希望能够为进近管制的风险识别理论完善提供参考,为实际进近管制风险识别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璇 . 风切变时进近管制区域运行安全风险分析 [J]. 安全 ,2019,40(11):25-29.
[2] 张兆宁 , 李文雅 . 进近管制系统风险控制网络模型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29(02):32-37.
[3] 张兆宁 , 金伟伟 . 基于信息熵的危险天气下进近管制风险评估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17(03):1018-1022.
[4] 潘月晓 . 进近管制中心效能评估研究 [D].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7.
[5] 李培 . 面向进近管制员认知过程的建模与风险分析研究 [D]. 中国民航大学 ,2016.
[6] 张轩铭 .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风险管理研究 [D]. 中国民航大学 ,2015.
作者简介
周毅 1989 年 男 浙江省宁波市 航空管制助理工程师 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空中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