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蕴深邃,微言大义——试析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教学模式
内蕴深邃,微言大义
——试析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教学模式
吕宏伟
○重庆市荣昌县双河中学 重庆 402460
摘要:在初中阶段,语文小说阅读已经成为困扰师生的重大难题。本文结合教学经验,通过探讨小题目自有大文章、听好故事理清线索、品评人物读懂人生、注重环境描写的文本作用、挖掘文本深处的主旨等内容,思考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选入课本的小说也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呈现出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艺术殿堂。相比较于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小说有着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刻温情的主题,
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但由于小说具有“内蕴深邃,微言大义”的文体特点,使得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很理想。其实,只要语文教师把握好小说的文体特征,找准小说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那么必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小题目自有大文章
小说创作是非常讲求立意、构思的,因为人物与故事都是虚构的,但却要以真实的状态呈现出来,这就需要作家不断的思索。作家往往在小说的题目上下足功夫,从而促使读者观题目即想阅读。小说的题目主要有四方面信息,一是呈现小说主人公,如《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等;二是交代小说线索,如《故乡》、《不朽的失眠》、《麦琪的礼物》等;三是小说的主要事件,这往往交代出人物和故事情节,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范进中举》等;四是小说的寓意,也就是运用象征,如《白色鸟》、《变色龙》等。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小说的题目,在小题目上做大文章。或教师自己讲解、或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抓住作家拟题的意图,快速的找准小说所要表现的主人公、线索、故事情节、主题寓意等因素,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引起学生的思考,将题目挖掘得透彻深刻,为进一步分析小说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听好故事理清线索
大凡优秀的小说,总是善于创设急转变换的场景和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这样形成巨大的反差,生成跌宕起伏的美感与震撼力。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小说文本,很多都具有跌宕的情节或者由逆境到顺境,或者由快乐转而悲伤,或者由皆大欢喜到黯然神伤,作家靠这种“故事性”吸引读者,也烘托主题。鉴赏小说必须引导学生理顺故事情节,试问小说讲什么内容学生都不清楚,如何挖掘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命运线索以及主题意蕴?熟悉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准确分析人物形象。
线索是构成小说故事情节的重要因素。因此,理清线索是阅读鉴赏小说的第一步。如在讲解《变色龙》这一较难阅读的小说文本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文本线索。从而师生一同通过串联“一条狗”、几处“转折”,奥楚蔑洛夫巡官几段反复无常的对话,脱与穿大衣等细节,拼图式的呈现出一个迎上欺下、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卑鄙者形象。
三、品评人物读懂人生
对于小说文本的阅读,中心话题离不开人物形象,没有鲜活的人物,即使再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还是层层紧扣的环境点染,或是发人深省的主题,这部(篇)小说都将是无法打动人心的,或者说是有严重缺陷的。
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思考形式更为多样的人物形象分析方法,比如人物比较分析教学,利用相似或迥异的人物形象来比照阅读,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共性和规律,这对于提升学生小说阅读能力大有裨益。如在讲授《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连接,我们可以联系
教材中所选用的很多小说虽然是经典之作,但是绝大多数都不是这个时代的作品,学生要想真正走近小说去感受人物形象, 离不开切身的体会,如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读懂小说人物,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对此,可以开展换位体会教学法。这样能够打破学生在课本中原有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对生活的认识深度。如《变色龙》的作者将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的形象描绘的淋漓尽致,但是仅仅让学生从课本中来体会,往往学生体会的深度往往不够,这时如果通过抗战影片,让学生分析汉奸、走狗、伪君子等人物,这样学生就增强了对奥楚蔑洛夫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注重环境描的文本作用
对于一部(篇)小说来讲,必定会有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起着刻画人物心理,渲染必要氛围,推动故事情节和揭示主题的重要作用。环境对小说其他组成因素的关联度较高,可以说,鉴赏小说离不开深入分析环境描写。
如在讲授鲁迅的《故乡》这篇小说时,教师可先分析环境,利用小说开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一自然环境描写,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畅言读了这句话之后对“故乡”的印象和心理感受,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引导他们从自然环境的分析到社会氛围的把握,这样,学生便会很快读懂环境描写的作用:不但勾勒出故乡的破败情况,而且也渲染了临近故乡时感受到的那种荒凉和肃杀氛围。又如,在讲授《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教师可抓住孔乙己所处的冷酷、麻木和残忍的社会现状,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众人的“笑”,从而使学生
五、挖掘文本深处的主旨
作者塑造人物、安排情节,其目的就在以此来表达某一主题思想。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作品主题思想的集中体现,所以,透过作者所刻画的主要人物和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就可窥探他对现实生活的评价和态度,据此就可概括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作品的主题思想深寓于情节和人物形象之中,要指导学生一边理解人物情节,一边概括主题思想。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主题, 应该着重从文本角度分析,不能生搬硬套,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的动态过程。教师应在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给予一些启发性的意见和引导,而不是强硬的主题思想灌输,让学生自我发现,自己独立思考并且寻找到答案,这是一个学生阅读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独特感受。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是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师应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小说阅读教学,使得初中生更加喜爱小说这一文学体裁,从而显著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 朱俭浅.谈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设计[J].学术周刊,2012(5).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