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漏9例的治疗与护理
199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逾8000例,术中、术后早期发现胆漏9例。现将治疗及护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代理发表论文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35-68岁,平均45.4岁,均为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其中急性期胆囊炎患者4例。
1.2 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副右肝管损伤2例,行钛夹闭合;发现右肝管损伤1例,行胆道吻合加T管引流术。术后3例出现持续性腹痛并腹膜炎体征,行彩超检查,并结合腹腔穿刺确诊为胆漏,急诊行腹腔镜探察,术中证实为胆囊管残端钛夹夹闭不全1例、钛夹脱落1例、迷走胆管损伤1例,行胆管闭合,腹腔冲洗,置管引流。通过腹腔引流液性质及时发现胆漏3例,其中2例经保守治疗,两日后引流量减少;1例引流量增多,行腹腔镜探察证实钛夹脱落。
2 结果
2例保守治疗病例引流7天后自愈,7例再次手术患者B超检查未见肝下积液后拔除引流管。9例均痊愈出院,无胆道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胆漏的治疗 对于有腹腔引流管发现胆漏的患者,在引流量较少的情况下可以严密观察,并注意患者有无黄疸、发热等,如果引流量逐渐减少则可以保守治疗;对引流量持续性较大者,应行进一步检查,确认胆漏的原因,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畅通引流、腹腔镜探察及开腹手术等。对于无腹腔引流管者,出现腹膜炎体征时应尽早行腹腔镜探查,根据情况放置引流、闭合胆管或胆肠吻合。
4 护理
4.1严密观察病情 胆道术后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外,应注意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及腹部体征,及早发现并发症,如LC术后患者3d内出现腹痛、腹胀、局部或全腹有压痛反跳痛伴发热应考虑胆漏可能。拔T管后若出现上述症状,也应考虑胆漏,立即报告医师的同时做好急诊术前准备,行剖腹放置T管+腹腔冲洗+腹腔引流术。因此,术后病情观察甚为重要。
4.2及时而充分的医患及医护交流 及时而充分的医患及医护交流 及时而充分的医患及医护交流也是护理过程中非常必要的。有些患者年龄较大,情绪低落、焦虑加缺乏自信心,对于术后产生的疼痛非常紧张,心里有恐惧感。 代理发表论文
针对这些,应首先与家属交谈,通过家属良好的心理传递作用,使患者得到安慰,增强自信心。同时,还与患者充分交流,缓解其紧张的情绪,这对于医生进行正确的判断非常重要。本组有1例患者术前就非常紧张,术后出现疼痛后不让医生查体,医生无法正确判断疼痛的范围及程度,经过耐心、充分的沟通后,紧张情绪得以消除,疾病得到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的处理。对于护理过程中发现的异常,如生命体征的不稳定、腹膜炎的出现及引流液性状的改变,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以便及时作出处理,避免延误患者治疗。
4.3 引流管护理 胆道术后并发胆漏往往需再次手术或者经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或原有的引流管放置时间延长,活动受限,给患者带来痛苦,护士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应主动帮助患者,满足其日常生活需要,解释置管引流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并做好以下几点:⑴协助患者半卧位或低半卧位休息,以利有效引流及感染控制;⑵正确并及时挤捏引流管,以保持引流通畅,腹腔引流管的长度应适宜,质地不可太硬,以避免扭曲或折叠造成引流不畅,易致液体积聚腹腔继发感染;⑶ 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在翻身、下床活动时尤应注意,同时注意引流瓶不能高于引流管口,避免逆行感染[2];⑷注意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的处理,予引流管位置调整、生理盐水低压冲洗等;⑸注意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瓶,每周更换引流管1~2次,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4.4 控制感染 本组病例中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有效引流是控制感染的主要措施,有时较抗生素的应用更为重要[3]。根据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拔T管后出现胆漏者,予重置引流管,如患者体温仍持续上升,及时手术是十分重要的[4]。注意观察口腔黏膜、大便、引流液有无真菌感染的表现,一旦发现及时抗真菌治疗[2],本组3例患者口腔可见霉菌白斑、大便次数增多,引流液培养提示白色念珠菌生长,用大扶康0.2g静脉滴注1次/d,或给制霉菌素50万U舌下含服,4次/d,经过抗真菌治疗后治愈出院。
5 小结
对于胆道术后并发胆漏患者,关键在于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部症状体征和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针对患者出现的早期症状,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确保有效引流、控制感染,从而缩短胆漏的时间,促进漏口早日愈合,以利患者早日康复。代理发表论文
参 考 文 献
[1]刘德辉,潘瑞芹,贾振庚.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和出血与胆囊组织学的关系.中华外科杂志,1990,289(9):665~667.
[2]柴惠红,刘国琼.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结肠瘘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32.
[3]黎介寿.展望肠外瘘的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4):195.
[4]Zhang JM,Yu SA,Shen W,et al.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to postoperative bile leakage:report
1 临床资料代理发表论文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35-68岁,平均45.4岁,均为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其中急性期胆囊炎患者4例。
1.2 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副右肝管损伤2例,行钛夹闭合;发现右肝管损伤1例,行胆道吻合加T管引流术。术后3例出现持续性腹痛并腹膜炎体征,行彩超检查,并结合腹腔穿刺确诊为胆漏,急诊行腹腔镜探察,术中证实为胆囊管残端钛夹夹闭不全1例、钛夹脱落1例、迷走胆管损伤1例,行胆管闭合,腹腔冲洗,置管引流。通过腹腔引流液性质及时发现胆漏3例,其中2例经保守治疗,两日后引流量减少;1例引流量增多,行腹腔镜探察证实钛夹脱落。
2 结果
2例保守治疗病例引流7天后自愈,7例再次手术患者B超检查未见肝下积液后拔除引流管。9例均痊愈出院,无胆道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胆漏的治疗 对于有腹腔引流管发现胆漏的患者,在引流量较少的情况下可以严密观察,并注意患者有无黄疸、发热等,如果引流量逐渐减少则可以保守治疗;对引流量持续性较大者,应行进一步检查,确认胆漏的原因,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畅通引流、腹腔镜探察及开腹手术等。对于无腹腔引流管者,出现腹膜炎体征时应尽早行腹腔镜探查,根据情况放置引流、闭合胆管或胆肠吻合。
4 护理
4.1严密观察病情 胆道术后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外,应注意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及腹部体征,及早发现并发症,如LC术后患者3d内出现腹痛、腹胀、局部或全腹有压痛反跳痛伴发热应考虑胆漏可能。拔T管后若出现上述症状,也应考虑胆漏,立即报告医师的同时做好急诊术前准备,行剖腹放置T管+腹腔冲洗+腹腔引流术。因此,术后病情观察甚为重要。
4.2及时而充分的医患及医护交流 及时而充分的医患及医护交流 及时而充分的医患及医护交流也是护理过程中非常必要的。有些患者年龄较大,情绪低落、焦虑加缺乏自信心,对于术后产生的疼痛非常紧张,心里有恐惧感。 代理发表论文
针对这些,应首先与家属交谈,通过家属良好的心理传递作用,使患者得到安慰,增强自信心。同时,还与患者充分交流,缓解其紧张的情绪,这对于医生进行正确的判断非常重要。本组有1例患者术前就非常紧张,术后出现疼痛后不让医生查体,医生无法正确判断疼痛的范围及程度,经过耐心、充分的沟通后,紧张情绪得以消除,疾病得到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的处理。对于护理过程中发现的异常,如生命体征的不稳定、腹膜炎的出现及引流液性状的改变,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以便及时作出处理,避免延误患者治疗。
4.3 引流管护理 胆道术后并发胆漏往往需再次手术或者经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或原有的引流管放置时间延长,活动受限,给患者带来痛苦,护士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应主动帮助患者,满足其日常生活需要,解释置管引流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并做好以下几点:⑴协助患者半卧位或低半卧位休息,以利有效引流及感染控制;⑵正确并及时挤捏引流管,以保持引流通畅,腹腔引流管的长度应适宜,质地不可太硬,以避免扭曲或折叠造成引流不畅,易致液体积聚腹腔继发感染;⑶ 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在翻身、下床活动时尤应注意,同时注意引流瓶不能高于引流管口,避免逆行感染[2];⑷注意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的处理,予引流管位置调整、生理盐水低压冲洗等;⑸注意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瓶,每周更换引流管1~2次,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4.4 控制感染 本组病例中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有效引流是控制感染的主要措施,有时较抗生素的应用更为重要[3]。根据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拔T管后出现胆漏者,予重置引流管,如患者体温仍持续上升,及时手术是十分重要的[4]。注意观察口腔黏膜、大便、引流液有无真菌感染的表现,一旦发现及时抗真菌治疗[2],本组3例患者口腔可见霉菌白斑、大便次数增多,引流液培养提示白色念珠菌生长,用大扶康0.2g静脉滴注1次/d,或给制霉菌素50万U舌下含服,4次/d,经过抗真菌治疗后治愈出院。
5 小结
对于胆道术后并发胆漏患者,关键在于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部症状体征和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针对患者出现的早期症状,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确保有效引流、控制感染,从而缩短胆漏的时间,促进漏口早日愈合,以利患者早日康复。代理发表论文
参 考 文 献
[1]刘德辉,潘瑞芹,贾振庚.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和出血与胆囊组织学的关系.中华外科杂志,1990,289(9):665~667.
[2]柴惠红,刘国琼.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结肠瘘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32.
[3]黎介寿.展望肠外瘘的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4):195.
[4]Zhang JM,Yu SA,Shen W,et al.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to postoperative bile leakage: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