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谓的美国文明的强有力的挑战——简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摘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为最为著名的一部小说,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现代小鼠支付。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孩子和一个黑奴的故事。这个叫哈克的孩子不能忍受所谓的文明社会的繁文缛节,而黑人吉姆是为了自由,玉树他们结伴出逃。在他们出逃的路上,他们接下了真挚的友谊。哈克帮吉姆躲过了白人的追捕,而吉姆也对哈克关怀备至。在逃跑的路上,他们经历了谋杀,欺诈、仇杀等许多事情,这些时事件揭露了“文明社会”的黑暗、无情。整篇故事是以哈克的思想斗争而逐渐发展的。哈克是一个生活在美国南部的孩子,自然而然的受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社会制度的影响,可贵的是他是一个善良、勇敢、具有反叛精神的孩子,他愿意帮吉姆获得自由。当吉姆即将自由时,哈克所受的社会道德与他善良率直的本性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她善良的天性战胜了他所受的道德规范,他决定帮吉姆获得自由,哪怕下地狱也要这样做。他们所经历的种种事情暴露了文明社会的虚伪、丑恶、无情和残忍。
关键词 虚伪;冷漠;无情
第一章
美国内战以来,美国处于一个充满着各种矛盾的过渡时期。南部的奴隶制度足部瓦解,北方的工业体系快速发展,美国进入了黄金时期。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使美国人们感到异常兴奋,他们对未来充满幻想。然而,资本主义的多种弊端也蔓延开来。人们之间的关系冷漠,人们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金钱。在那个时期,金钱是万能的。它能使人们丧失良知,背叛朋友。同时,内战后,奴隶制度并没有消失,人们对于黑人的态度并没有改变。相反,很多谋杀黑人的组织在美国各地成立。一句话,虚伪涵盖了美国“文明社会”的全部内容。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在这本书里,马克吐温创造了一个形象——哈克。他追求自由,想要摆脱虚伪的文明社会。马克吐温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和话语揭露了一个虚伪的社会。在那个社会的影响下,所有的孩子有了一样的思想,那就是“所有善良的品质”归白人所有,而所有的“坏品质”属于黑人,哈克也有这样的思想。但是,哈克通过对这个虚伪社会的观察和自己的思想斗争摒弃了这种错误的思想。
这本书通过哈克和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旅行中的种种经历,向美国文明社会提出来强有力的挑战。马克吐温描述了社会的各种黑暗面,马克吐温通过哈克所做的事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逃亡的旅途中,哈克和吉姆经历了很多,并且他们结下了纯洁的友谊。
在这本书的开头,哈克被一个叫做道格拉斯的寡妇收养。她想要哈克成为一个文明人,所以她让哈克去学校上学,并且教他各种文明人必须具备的规矩。但是这些“必须”无非就是“晚饭前祈祷,响铃吃饭,不要把脚放在上面”(2001:13)这些必须在哈克眼泪就是缰绳,寡妇不让哈克抽烟是因为用她的话来说吸烟是不礼貌的举止。但是寡妇自己却抽烟,那倒是对的。寡妇的所做作为使我们看到了这个“文明社会”的虚伪。除了这些,哈克不能忍受学校无聊的时间。学校本来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但在这本书里,学校代表了无聊、例行程序、监禁。学校给孩子灌输旧的思想,使孩子们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美国文明社会”最丑陋的一面人们对于金钱的贪婪。金钱是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一切罪恶的根源。人们为了金钱可以做任何事情。金钱使人们丧失人性。在美国,有一个时期叫做“淘金热”。从这个“热”字上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金钱的狂热。在那个时期,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美国被认为是黄金遍地。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很多人想一夜暴富。为了挣钱,人们彼此欺骗,打架、背叛朋友,甚至不惜杀害他人性命。很多人还通过买卖黑奴赚钱,并且他们认为这是对的行为。
金钱是一面有魔力的镜子,它能反射出人们平时看不到的内心。在哈克没有得到强盗藏在山洞里的钱之前,他不名一文,没有人关心他的生活。然而,当他得到六千美元之后,他成了人们的焦点。寡妇把他当亲儿子一样对待,法官把他的钱拿走放在银行里给哈克利息,甚至他消失了一年多的父亲也回来了。是因为他爱哈克吗?要要给他一个家来照顾她吗?不,他是为钱回来的。“我在城里了两天,什么也没听懂,就听说你有钱了。我在和下游的时候就听说了,这就是我为什么回来了。你明天把钱给我——我想要钱” (马克吐温,2001 :27)哈克父亲说的这些话毫不掩饰地揭露了父子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这些人们对待哈克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金钱可以改变人们的态度;金钱可以买来家人。
在这本书里,马克吐温刻画了一些人丑恶的嘴脸。首先,老威尔森小姐。她说过她不会卖掉吉姆——她的黑人奴隶。但是当有人说愿意出八百美元买吉姆时,她就打算把他买到新奥尔良去。吉姆有妻子有孩子,并且他勤勤恳恳的为他的主人工作。但是他的主人却打算拆散他的家庭仅仅为了挣钱。威尔森小姐做的这个决定简直丧失人性。第二个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她是两周前搬到哈克的镇上的。她对哈克很好。当哈克说他只是休息一会如此之类的时候,她说她不会让哈克自己一个人回去并且说她会让她的丈夫送哈克回去。并且当她发现哈克说谎的时候她原谅了他并且告诉哈克当他有麻烦时可以给她带个话,她就会尽她所能帮他摆脱麻烦。如果大家只看到这里的话,这个女人真是太好了。但是当她说到那个逃跑的黑奴吉姆的时候,她露出了她对于金钱贪婪的本质。“你是无辜的,是吗?地上不会每天都有三百块钱让你捡的”(马克吐温,2001:78)这个无名氏女人,在这本书里不算是一个主角,但是马克吐温用了很长的篇幅来刻画她。对于这个女人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丝人性的光芒。但是在金钱面前,每个人都是如此的软弱,以至于无力抵挡金钱的诱惑。第三个丑恶的嘴脸是两个为了得到对方的钱而想致对方于死地的人。这个篇章很短,容易被读者忽略。但是恰恰是在这个故事里,人们对于金钱的欲望达到疯狂。为了钱,人们可以杀死自己的同伴 。在这个“文明社会”每个人都信奉上帝。每个人表面上都高尚谦卑,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对金钱的欲望是如此强烈,没人能够抵抗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是马克吐温用时八年才完成的。英国在1884年出版了这本书,而美国在1885年出版了这本书。这本书一经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海内外的读者都对这本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称之为“美国现代文学的春天”。
马克吐温。200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
马隽,2002,流浪汉小说的体现与冲突——解析小说《哈克贝利费恩》的艺术,《北京邮电大学学报》(4):54-57。
杨彦清,2005,试论非标准英语的文学作用——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忻州师范学院学报》(6):105-108.
黄漫,2007,“文明社会”中的叛逆者与异化世界里的“反英雄”,《文学语学研究》(中旬刊):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