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
岳亚丽 河南省上蔡县塔桥镇北大李小学
摘要:结合小学语文的独特学科特点,探讨有机渗透法制教育的途径,有利于提高小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促进小学生知法守法,
进而构建平安校园,增强社会和谐。
关键词:小学语文;法制教育;有机结合;途径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要以
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同
时,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和丰富
多彩的课外活动。
①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教学中渗透法
制教育,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探讨有效途径,实现语文教学和
法制教育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
受到法制教育,笔者经过长期的摸索探究,认为可以以下几个方
面入手:
一、课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
课文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重要场所。多年教学实践证明,
结合小学语文课文,科学合理地挖掘其中的法制教育资源,进行
法制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富有实效的途径。我国著名语文教
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课文中
蕴涵着丰富的法制教育内容。就语文教材而言,囊括了人类文化
的各个领域,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有。根据
这一特点,可以充分挖掘教材里面的法制教育因素,把课文内容
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握时机,科学渗透,适当迁移,
从而找到合理的教学激发点,增强了实效性,避免了空洞说教,
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法制观念。例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个小
山村的故事》等课时,笔者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使其深刻体会
感受到乱砍滥伐的危害性,并及时向学生介绍《森林法》、《环境
保护法》,就这样,一边学语文,一边进行法制教育,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实现语文与法制教育的共赢,一点也不牵强附会。
二、语文实践活动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只有调动其主动性才能提高法制学习的
实效性,因此,笔者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
利用一切语文实践,进行法制教育。常用的实践活动有:(1)
板报宣传。利用黑板报或手抄报,开辟法律专栏,让学生收集整
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和案件,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
法制知识,接受了法制教育。(2)演讲比赛。精选贴近学生生
活的话题,如《诚实与守信》等,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让学生
收集素材,讲述诚信的重要作用,教育学生立志作一个诚实守信
的孩子。再如举行“自我保护,快乐成长,热爱生命,珍惜时光,
远离网吧”等演讲。(3)剧本演出。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做的
事之一,笔者抓住小学生好动好表演的特点,在口语交际课上,
找一些合适的素材,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把学生身边
发生的好人好事、不良行为进行自编自演,使其在快乐体验中受
到法制教育。(4)专题研讨。笔者结合学生实际,在口语交际
教学中,精选话题进行讨论,从而加强法制教育。如“小学生该
不该上网”,“如何健康上网”等,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不应该
沉溺网吧,以及“我们究竟该不该和陌生人说话”,“马路上老
人摔倒扶不扶”等都是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好素材。
三、习作活动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
著名作家叶圣陶说:“作文教学的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
教做人的统一”。
②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言为心声,作文
自然不能被排除在法制教育之外。笔者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
件,把与法制有关的社会问题纳入作文写作,诱发学生思考、分
析,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又提高了法制观念,规范
了行为,实现多学科互惠双赢,常用的方法有:(1)作文和周记,
这是习作最重要的形式。笔者通过精选题目,让学生联系现实生
活中不文明行为,违法犯罪现象,进行写作,从而引起学生反思,
规范自身行为。(2)课本习作法,就是充分利用课本上的习作进
行法制教育。例如小学三年级下册《习作 1》是看图写话。书上
提供了两组图,第一组图说的是小熊劝小猴不要在文物古迹上乱
涂乱写。结合教材,笔者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名胜古迹,
强调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破坏文物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3)成
长日记法。写日记也是加强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笔者积极
鼓励小学生写日记,日记中他们学生敞开心怀,真情流露,既起
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又能反省自己,规劝自己改过自新。(4)
博客法。开设微博,让自己的学生积极参与评论国内外的大事,
以及身边发生的事,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
育。如阜阳假奶粉事件,南京醉驾撞死数人的恶性事件等,深化
学生对《食品法》、《交通法》的认识。
四、课外阅读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一些有品味,难
易程度适当的课外书籍”。因此,课外阅读是进行法制教育的重
要途径,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
浒传》,该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其中鲁提辖拳打
镇关西,孙二娘的“人肉包子”、武松血溅鸳鸯楼、黑旋风大板
斧的杀人如麻,小学生都特别爱看,乐不释手,文学作品潜移默
化的影响力,要远大于空洞乏味的法律读本。但是由于小学生辨
别能力有限,很容易仿而效之,如不加以引导,无异于网络上的
暴力游戏,这种“该出手时就出手”,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如
此就要正确指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教育他们遵纪守法,珍惜生
命,依法寻求解决途径。再如《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在
赞扬武松英勇无敌的同时,也不失时机的教育学生,老虎乃是国
家一级保护动物,捕杀老虎等国家保护动物,触犯《中华人民共
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是要受法律制裁的,从而增强学生的法
律意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时刻具有法制意
识,开动脑筋,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
资源,寓“法”于教,使知识传授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
祖国培养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
参考文献:
[1] 曾祥,杨本芹.寓教于法 防微杜渐——谈语文教学中法制
教育的渗透教育教学论坛[J].2011年04期第256页.
[2] 白灵,李艳霞.对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探讨[J].才
智,2012年24期第12页.
[3] 秦倩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J].中国校
外教育,2014年04期第65页.
[4] 崔松领.对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J].读与
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11期第55页.
[5] 姚莲菊.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浅谈[J].政府法制,
2007年10期第36页.
注释:
①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百度文库.
②王文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浅论叶圣陶先生的
语文教育观[J].教育探索,2001年05期第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