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笔先——浅谈中国画中的“意”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 210046)
摘 要: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作为国粹的中国画也被更多人所关注,中国画的品评、学习与创作随之成为主流研究方向。荆浩在《山水赋》中曾提到过“意在笔先”这一观点,本文即围绕该画论,以 “意”为切入,结合儒释道中“理”与“道”的阐述,对“意在笔先”在中国画中的表现与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意;理;道;中国画
一、“意”的成因与含义
我在摹写《兰亭序》时总觉得字临得是有几分像了,但和原帖相较又好像差了许多。拿去向老师请教,他便说写字需讲究笔法字法、布白间隙,就比如开头“永和”二字,一个偏纵势,一个为横势,看似互相独立,却又笔断意连。我再观察老师写字,落笔前他仿佛就已深谙这些字形笔意,因而书于纸上,筋骨俱全,气韵浑通。
《说文》云:“意,志也。”《春秋繁露》曰:“心之所谓意。”《大学》言:“总包万虑谓之心,为情所意念谓之意。”《礼运》释曰:“意,心所无虑也。”由此观之,意存于心,方能格物通理。
练习书法需有“意”才能落笔,而“人之学画,无异学书。”
荆浩于《山水赋》中便提出过“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二、 “意”在中国画中的表达与作用
曾听过一则故事,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医术高超能妙手回春,有人夸赞他时顺便提及了他的兄长,两人同为医师哥哥的医术却没有弟弟高明。孰料扁鹊摇头道他的兄长才是真正的名医,因为他总能在病势才开始有一点征兆时就立刻开出良方根治,断绝一切病情恶化的可能,而自己却只能到病人病入膏肓时才勉强“死马当活马医”。这便使我想起了佛经中的一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书家写字,画家作画也该有这番预见性,提笔之前就清楚知晓一幅作品的布局构图甚至局部细节,每落一笔都意味着什么、表达着什么,一切都了然于心。
三、把“意在笔先”运用体现在中国画作品中的方法1、“道”与“意”的关系陈寅恪先生曾提出过“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即我们常说的“共情”。对人如此,对自然万物亦需如此。只有了解透彻了事物的“理”方能把事情做好。而在书画中,不熟悉写字绘画之理,便只能成为一名高级工匠。
苏轼曾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提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孰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迫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而黄庭坚也有类似言论“有先竹于胸中,则笔墨与物具化。”这种胸有成竹便与“意在笔先”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理到山水绘画中,郭熙《林泉高致》就有:“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
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
这其中提到的山水可居可游的理论所引带出的本意大抵便是指画者的知识理念完备,对自然之理、画理画论都熟稔于胸。
而“凡落笔之日,必窗明几净,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手涤砚,如迓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所谓不敢以轻心掉之者乎!”则是一种意志状态上的形式完备了。
由此我们就会知道,要想达意,还需先通过观察得道,再由道来通晓万物之理。观察最重要的是得有好奇心,放慢步子,放慢生活节奏去感知这个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世界。
“记得早先年少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这是木心先生通过文学形式所表达的观念。《瓦尔登湖》里,梭罗也认为步行的速度最快,胜过了一切汽车火车。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愈发迅捷是一种必然,但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倒确实使我们失去了步行或简易交通工具所带的风景和心情。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为何情真意切传唱千年而依旧动人?因为古人对于想见的人或事物常常求而不得。送友人,不知一别经年能否再见;与家人分别,不知山高水远能否重逢。他们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地赶着路,用脚去丈量土地,用心去体悟自然。当他们思念远人时,便将一腔心潮吐露纸墨笔端诉尽悲欢。而如今呢?我们用火车、飞机,短短几个小时便行完了曾经要走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路;用电话、视频,便看到了曾经要不顾朝夕,风雨兼程才能看到的人。
快捷是快捷了,却也错过了风、阳光、雨露,错过了自然之道,错过了一颗心的历练。
所以只有通过对万物不断的观察与体悟,我们才能离“道”
更进一步,继而得出自然的“理”。
2、“理”与“意”的关系
“山要回抱,寺观可安”“凡作林木,远则疏平,近则森密,有叶者枝柔,无叶者枝硬”“凡画山水,需按四时”“有风无雨,枝叶斜披;有雨无风,枝叶下垂”“山形不得重犯,树头不得整齐”“意懒石不硬,心怯水不坚,笔尖树不老,墨浓云不轻”这是荆浩眼中的“理”。“取秀不可太多,多则散漫无神;左右林麓,铺陈不可太繁,繁则堆塞不舒”“雪天不用云烟,雨里无多远望”“石须圆混,锋芒八角面棱层;木要交叉,挺干四时枯茂”“道路时隐时显,桥梁或有或无”“远怕阴昏,近防重浊”这是李成眼中的“理”。“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山之人物,以标道路;山之楼观,以标胜概;山之林木荫蔽,以分远近;山之溪谷断续,以分浅深。水之津筏桥彴,以足人事;水之渔艇钓竿,以足人意”这是郭熙眼中的“理”。
而至此,修身成人即是达意的最后一步。
3、“意”在生活与创作中的践行
有人说古典的诗文辞赋不过风花雪月不切实际,读多了有什么好处。可我却感恩这“风花雪月”赋予的一颗细腻温情的心。这颗心不会为尘俗繁杂而轻易放弃对美的崇尚与追求,会为一朵花的盛开而喜悦,为一片叶的凋零而感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