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育路径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姚 瑶,赵恩培,孙丛亮
热度0票 浏览59次
时间:2021年6月24日 17:11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毕节?551700)
摘 要:高职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是存有诸多问题的,例如: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较少、在技能方面较为匮乏以及观念比较守旧等等,之所以会出现此种现象,是因为“非体验”的教育环境以及“非数据”的教育目的所导致的。所以,要想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技术水平,逐步建立起“体验”的教育环境是重要的基础条件,对“数据”教育目标进行更新也是重要流程。
关键词:信息化 2.0;高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终身学习以及知识
创新的各项技能中,信息技术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的相关学者也将会把目光转向这一方面[1] 。
结合在 2001 年所出台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
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得出,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是可以借助教育来加以提升的,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在社会中搜集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利用
[2] ,信息
技术与能力所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例如信息情感、品质以及知识与能力等。
一、高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信息意识淡薄
所谓的信息意识,主要强调的是个体能够主动对
已有的信息资源加以利用的习惯及状态,例如对信息的搜集、判断以及自觉程度等等,信心意识比较强的学生在对信息资源进行获取时可以对所需求的信息种类加以断定,同时也能够对所需信息的成本以及利益加以分析
[3] 。如今,在对计算机犯罪、个人隐私犯罪
以及知识产权犯罪等这些信息道德及法规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计算机犯罪仅仅在违法问题的范畴中,而很少一部分学生在对知识产权以及个人隐私等问题了解后,觉得恶习也属于违法及不道德的范围
[4] 。高职学生对信息的需求不够明确,信息
意识不足,这主要体现在四方面;首先是多数的高职在校生都来自农村,他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的了解都不足,因为之前在学校时随然也有信息技术课程,但没有充分发挥出其作用,所以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还是缺乏认识和了解;其次是高职院校的信息化设施不够完善,给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带来很大困扰与阻力,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再次是高职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学习模式的作用,对信息化工具的利用率较低,对信息资源的掌握较少;最后则是高职院校没有充分抓好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缺乏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与指导。
(二)信息技能不高
所谓的信息技能,主要强调的是对信息加以获取
时对检索系统以及检索方案的选择及构建水平。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技能越完善,越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到最有价值的信息。高职的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高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高低
[5] 。通过对现在高职的信息技术活课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很多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教育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时代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高职学生的信息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是信息技术能力教育课程不够完善,比如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缺乏《计算机基础》以及《信息技术》
等专业课程;其二是信息化与专业课程这两方面的教学不相吻合,再度专业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将信息技术能力教学目标体现出来;其三是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信息技术能力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单一的课程设置及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水平是存有很大难度的。
(三)信息品质缺失
所谓的信息品质主要强调的是具有信息安全意识,
同时能够租住的去遵守相应的规范与要求,不侵犯他人隐私,对不良信息加以抵制等。具有一定信息品质的学生能够对信息资源及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掌握,能够规范的遵守相应的制度并规范的获取及使用信息资源
[6] 。一些学生对信息行业的相关规范与要求
不了解,由此导致网络欺诈以及上网成瘾等状态称为常态,这也致使网络社交等一系列不安全事件频频出现;一些学生在网上随意修改电脑设置,一些电脑的密码被修改,一些电脑的程序及材料也被弄得乱七八糟,这对于教学及实验的顺利进行造成严重影响。出现这种情况这不仅说明高职学生对于信息道德及规范的要求了解比较少;同时也说明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道德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完善的。高职生信息品质不足的表现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对伦理道德的认识与了解比较少,结合调查可以发现,如今的高职院校很少有开设这一课程的;其次是学习方法较为落后,传统的学习方法不足以将学到的知识和自己信息品质的提升充分联系起来;其三是信息理论和信息实践不相融合,信息实践课安排的相对较少,学生与老师及专家的讨论无法得到有效验证,由此就导致学生无法达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四)信息利用与创新不足
所谓的信息利用及创新能力主要强调的是为达到
某种需求而将一些信息用于实践方面,从而充分发挥出信息的作用,进而使预定目标得以体现,其作用包括对信息的分析与判断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存储能力等等。学生在具有信息利用能力后,可以使信息的现实以及长远价值都得以提升,进而使信息的利用效益上升到新的层次,信息创新能力相比信息利用能力而言更具神的层次,信息创造是信息能力的最高境界
[7] 。
现如今的高职生对信息的利用水平都比较低,无法利用信息技术来对实际问题予以解决,只是照葫芦画瓢,这主要有两方面体现:其一是学生在平常对于信息的掌握比较少,没有充分了解并分析信息的变化规律,对信息的取舍标准也没有把握好尺度;其二是训练与指导的流程不够完善,学生对于信息的分析及判断水平较低。
二、高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问题的限制因素
(一)“非体验”的教育环境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专业的应用型
人才,重点提升学生的实际运作能力,在培养目标上要有针对性,在教学理念方面加强服务性,在教学内容上要将实用性摆在突出位置。在之前的信息化教育中,最为注重的是业务以及行为与流程,相对来讲更为重视事和物,而“体验”更注重的是“人”,这也是教育的重要基础,教育信息化要想充分发挥其效能,就必须是要要以人为本,始终以人为出发点
[8] 。
(二)“非数据”的教育目标
高职院校应建立起科学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目标,
应和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相符合,将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列为突破口,将学生获取及使用信息的水平作为关键点,信息化 1.0 余信息化 2.0 是存有一定差异的,数据技术是教育信息化 2.0 的重要基础条件,把所有的参与主体以及教育行为等数据化都是教育信息化 2.0的一些基本特征。
三、培养高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途径
(一)构建“体验”的教育环境是前提
高等教育政策状况直接关系着信息“体验”教育
是否可以大面积推广实施。所以高职院校的相关部门及负责人必须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认识及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体验”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创建出良好的氛围,对相关的政策及文件进行分析并加以完善,从而促进“体验”教育的顺利进行,将信息“体验”
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并列为教育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合理化推动。在工作具体实施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教学顺利有效的进行,借助网络媒体等宣传方式对信息网络化知识与技能进行推广,让学生在学习及实践的过程中对网络信息服务的优势加以了解,进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更新“数据”教育目标是基础
对培养目标进行更新,对高职学生的信息意识予
以提升。第一,加强高职学生对信息搜集及获取的水平。
在新生入学时就对其进行信息基础教育。信息基本知识、文献检索的原理以及方法等都应列在文献检索的教学内容中,还应重点对图书馆各种资料的分布及规章制度等作出介绍。第二,进一步提升学生信息数据的检索水,学生此时的学习主要包括三点:其一是对本专业相关的信息源和索取方法以及索取工具等进行了解。其二是掌握对文献信息的评价以及鉴别等流程的方法,从而为科研设计以及情报调研等奠定良好基础。其三是对信息道德观念以及信息守法观念进行加强与提升。再就是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以及治学水平,尽可能将整个科研过程中的信息思维以及相关实践过程通过分析或调研报告的形式列举出来,从而为高职信息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汪文华,宋永兴 . 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规划方案设计的思考 [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1):28-32.
[2]???张辽,吴耸杰 . 信息技术能力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效应”
抑或“平滑效应”[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13.
[3]???曹一鸣,孙彬博 . 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中学生数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J]. 教育学术月刊,2019(8):103-111.
[4]???尹勋锋 . 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融合“职业精神”研究 [J]. 职教论坛,2019(8):140-143.
[5]???张书,冷士良,李荣兵,等 .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内涵、现状及对策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0):17-20.
[6]???杨萌 . 职业教育中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问题解决能力评估:欧洲的做法及其启示 [J]. 职教论坛,2016(27):89-96.
[7]???王丽芬,胡晓红,张景峰 .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J]. 教育与职业,2014(36):136-137.
[8]???马玲,李静,刘芳铭 . 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职前职后融通策略 [J]. 江苏高教,2017(12):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