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中的几点体会
课程改革中的几点体会
溧阳市竹箦中学 曹琴
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任何一项社会改革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如学者迈克 富兰所说,“变革是一项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对于课程改革这项重要的改革我们只有不断的摸索,从摸索中找出经验,进而形成理论。在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学习和尝试中,摸索到了一点心得体会。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维系师生情感的重要纽带,也是教师寓情于教的重要前提。教师和颜悦色,期待信任,亲昵适度,讲解有力,使学生从中获取喜悦、亲切、激动、自信等情感体验。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不仅自觉地用耳朵去聆听教师的讲解,而且带着愉快的情绪,用整个心灵去接受教师的影响。师生情感交互感染,由共鸣而激起的情感“合力”,冲击着学生的心田,成为催人向上的巨大精神力量。有人说:“学生喜欢某一学科,还不如说更喜欢这一科的教师”,这正是师生关系价值的生动体现。所以刚开始接触学生是不要担心你的威严,更重要的是做学生的朋友,和学生一起来探讨学科的秘密。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情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把课堂交给学生,做好引导者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有些困难,传统中教师习惯了为学生做主,在课堂上表演,课堂是教师的舞台,要求教师放弃长期表演的舞台,的确困难。可是学生喜欢吃自己煮的饭,即使不熟也觉得香!而且如果不试着让他们自己煮饭,学生永远也煮不出熟饭来!在课堂上,我利用化学是起始学科,学生对它充满好奇来抓住学生的兴趣,尽量让学生自己发挥,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供同学一起讨论,课堂上我只是一个组织者。这样的课堂看似很乱,但效果很好。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我认为这比什么都重要。当学生激情高涨时,会在课堂上辩论起来,大多数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到其中来,他们在辩论中学到了要学的知识而且印象很深。很多学生为了在辩论中占上风,课后会自己去了解与下节课有关的内容,这样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课堂上学生有了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三:适当分化知识点的难度
初三化学是起始学科,有一些知识点对学生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作为教师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当学生听不懂时,就会走神。所以要适当分化知识点的难度。例如:构成物质的奥妙,这一章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可是大多数初三学生这种能力较弱。同时,这一章开始从定性转向定量计算,是后几章学习的基础。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一个教学难点,有些学生开始失去原有的学习兴趣。这里就成了学生的分化点。我一直认为这里是保住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刚接触到这一章时,我就告诉学生这一章的地位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它。然后树立他们的信心——我们能突破它。要求学生把这里当成考验自己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引导他们学习时,我利用一些模型帮助学生想象,把一些学生不熟悉的知识与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而且故意饶过一些学生初学时不容易接受的问题。等学生熟悉了基本理论,再引出来供他们讨论。总之,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此章。学完此章时,学生说:“老师没有多难吗?”我知道我已经通过第二关——成功的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针对后进生进行合理的辅导,及时的激励
教育中如果学生真的认为他们缺乏某种能力,他们通常会以为自己将永远无法获得这种能力,因此,他们就会停止努力,最后完全放弃——这种现象被称为“学习绝症”。我决不让一个学生患这种绝症。刚开始,我一般会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目标,如果开始达不到,我会及时给予辅导和激励,告诉他下一次会达到,再在下一次考试中适当降低试卷难度。使学生能够有成功的体验。当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之后,会有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自己更有信心!有些学生听课时,不会抓重点或听不懂走神,就经常鼓励这样的学生,找他们谈心,并帮他们分析学习中的困难,告诉他们,我绝对相信他们会达到他们的目标。结果出来了,只要你相信他们,他们真的会达到预期目标的,几年中我所教的班级,刚开始每次考试都有七八个学生不及格,即使有时能达到目标,也不能给他们多大的信心。我不断鼓励他们,并认定他们一定能过这一关。最后中考时班里同学都能合格。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不管他们水平如何都更喜欢听能激励并帮助他们学习的意见。同时老师的帮助和激励又是最有成效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如何进行课程改革仍然还在摸索阶段,全国各地的课程改革也初见成效,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继续进行尝试。不断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师生都在改革中进步,在改革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