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例谈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例谈
刘 浩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111)
摘 要:本文从课堂提问“问什么”、“怎么问”两个层面探讨,从“立足文本、立足语言”、“提问的角度要新、提问要关注生成”等角度例谈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直接或间接地导向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解决,更应该是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素养提高有所帮助。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提问呢?笔者认为:
首先,要解决问什么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应该问什么?我认为应扣住以下几点:
1、立足文本。教学问题是教学目标的转换,是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有效的课堂提问要从理解、深入文本的切入口入手,它有助于理解文本的核心或深层意义,或者说,绕开它我们就不能有效的把握文本及其重要细节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牵一发而动全身,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提纲挈领引导学生纵览全局。
这样的提问,可以从标题入手。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1)从文章的标题中你能读出几层意思?(2)“讽”是什么意思,文中哪里体现出邹忌的“讽”?(3)齐王是如何纳谏的?(4)据此,可看出邹忌与齐王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解决了这四个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就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深刻地理解了人物形象。
还可以抓文章的文眼。抓住了文章的文眼,主要内容写作情感也就把握了。在教学《地下森林断想》这篇文章时,我就是通过抓文眼这个切口来设置问题的:(1)请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对地下森林情感的句子(找文眼——“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愿你们创造更多的奇迹!” )。(2)能否将这句话改为“我景仰种子”?(3)地下森林是在怎样的黑暗中追寻光明的?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作者的情感。
2、立足语言。语文教学的精髓就在于学生与文本语言有深入的对话,使本身只是符号的语言在学生的心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只有语言文字活了,我们的语文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而不是政治课、历史课。
所以,设置问题要咬定语言不放,自始至终关注言语的内容、形式及表达效果,凸现语文课堂的语文意识。
教学《石壕吏》时,我让学生品析“有吏夜捉人”的“捉”,为何不说“有吏夜征兵” ?从而让学生比较得出征兵是文明的行为,捉人是强抓,是野蛮的行为,作者的揭露、批判之意显露无遗。教学《爱莲说》时,我让学生品析“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中的“盛”为何不是“甚”,因为“盛”字的内涵比“甚”丰富。“盛”字不仅表示程度深,还写出了范围之广,可见当时趋炎附势的人之多,从而领会作者对趋炎附势世风的鄙弃、厌恶之情。
其次,是解决怎么问的问题
怎么提问历来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提问要斟酌的方面也很多,但有几点必须注意:
1、提问的角度要新。课堂提问的角度应力求新颖,讲究新意,这样会令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思考,趣味盎然;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久而久之会让学生生厌。例如在教学《威尼斯商人》时,我提问学生:夏洛克既然是高利贷商人,为什么不接受安东尼奥三倍的赔款?抓住这个看似矛盾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得出戏曲冲突的本质矛盾:是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和高利贷之间的矛盾,其中也有民族、宗教的矛盾。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有位老师没从传统的情节、人物入手,而是询问学生:“范进中举之后,反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噫!好了!我中了!
师:“噫”字有两种读音,一是yí,二是yì。这里应该是哪种?
经过思考之后······
生:读第二声,因为范进考了很多年(30多年),不相信自己这次能考中,并且是看了一遍,又念一遍。
师:范进为什么说“好了”?
生:因为中举给他带来了大量的钱财
生:给他带来了社会的地位
师:所以这篇文章作者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什么?
······
如果提问千篇一律,老调重弹,会使人生厌,如在教学小说
2、提问要关注生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教师提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激发学生自主地发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我曾经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当谈到孔乙己好喝懒做、偷窃被打时,有名学生突然站起来问我:“老师,一个人读了一定的书之后,他就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与道德准则,那孔乙己为什么还会去偷呢?”学生的这一问题完全是我没有预设到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于是,我快速整理自己的思路,问学生:
师:孔乙己是一个读书人,可他读的是什么书?
生:《四书》、《五经》。
师:本文作于何时?
生:1918年,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西方列强的大炮早已敲开了中国的国门。
师:在这样一个时代下读这样的书,能适应时代吗?我们可以说孔乙己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我们再看,孔乙己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生:学而优则仕,像范进、丁举人一样,获取功名,为富不仁。
师:孔乙己读书并不是为了愉悦自己的身心,而是带着强烈的功利思想,身心与道德是难以熏陶的。所以,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什么?
生: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教学中要根据真实的课堂情形生成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一步探究愿望。在关注生成问题时,要突出质疑,突出通过教师的追问,发挥点拨作用,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自己问题。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使得思索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