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现实生活状况的思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加大,家庭结构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单独居住或老年夫妇独立生活在一起,子女均成年且长期不在身边,又无他人照料,便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空巢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一、 空巢家庭现象
空巢家庭原是社会学者在研究“家庭生命周期”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生活,剩下老人独守“空巢”的家庭。
空巢家庭现象在现代国家比较普遍。在发达国家,老人和子女同住的比例只有10%—30%,除了日本,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均与子女分住。20 世纪80 年代,美国的老年人和子女同住的比例略高于10%。西方家庭中,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而子女成年后并没有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子女长大后大都给父母留下“空巢”,而且老年人也愿意选择单独居住。据调查,美国、英国、法国分别有90.8%、89.8%、87.2%的老人不想和子女同住,只要健康允许,都愿意和
子女分开居住。我国于1999 年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空巢家庭现象日益增多,现在我国城市中的空巢家庭至少超过30%,知识分子中空巢家庭现象更为突出。
二、空巢家庭的类型
根据2003年浙江大学《浙江城市化进程中老龄问题研究》专题调查资料,把农村空巢老人分为三类:
第一类,被迫型空巢老人。这一类型既包括无子女或亲属的老人,也包括有子女但兄弟之间存在推诿之势,甚至厌恶与嫌弃老人,这类老人无论是物质保障,还是精神慰藉或生活照料都是比较差的。
第二类,自愿型空巢老人。他们多数是夫妻健在,身体比较健康,生活能够自理,年龄在60~70岁,他们认为单独居住生活更加自在,能够减少因为生活习惯、饮食偏好、思想代沟以及家庭关系,特别是婆媳关系而带来的矛盾,而且逢年过节,大家团聚吃饭,比往常更加亲切些。但是,他们不主张距离太远,希望天天能够看到儿子一家人,更希望能给予各种帮助,如照看小孩、干些轻便农活和家务。
第三类,无奈型空巢老人。老人希望能与子女一起生活,但是子女为生活所迫,必须外出打工、经商离家,把老人留在家中。
三、空巢家庭产生的原因
农村空巢老人产生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有学者认为,自然经济为主的适合于大家庭乃至大家族普遍存在的传统社会已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慢慢的消解,这是空巢老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住房条件、家庭成员就业和经济收入状况、家庭人际关系、代际差异等是导致空巢老人出现的现实原因。有学者认为,老人空巢与个人经济能力、居家意愿、家庭关系、赡养观念、社会住房条件等有关,并且是个人、家庭和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原因是主要因素,社会发展必然导致空巢老人出现。有学者运用现代化理论,认为空巢家庭是现代化的一种标志性现象,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巢家庭将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选择;在此基础上,他认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加大,城市人口激增,农村空巢家庭向城市空巢家庭转变,将成为未来老年家庭最重要的类型。有学者则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认为空巢家庭是核心家庭发展的衍生物,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空巢老人的出现是不可逆转的;然而有些老年人自愿单独居住生活,加速了传统农村家庭向空巢家庭转变。有学者在分析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基础上,探索了空巢老人家庭问题形成的原因,包括生育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老年人生活水平提高等四个主要原因。又有学者在研究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和老人自我调适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产生空巢老人的原因主要有三条:
( 1)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提高了劳动效率,产生了剩余劳动力;
( 2) 农村城市化、工业化以及身份户籍制度的松绑,为劳动力流动提供了条件;
( 3) 生育率下降导致家庭少子老龄化。
又有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形成是由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计划生育导致少子化、农村老龄化、高龄化等造成的。还有人还认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原因。沿海和大城市聚集了过多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企业; 而内地和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无法运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经济,从而无法留住当地的劳动力资源。
从研究者所研究的成果可知,农村空巢老人的产生原因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影响:宏观上,主要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工业化、现代化、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等;中观层面,主要是老人居住社区服务、农村整体养老文化环境等;
微观上,主要是空巢群体内在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经济特征等。其内部逻辑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引起家庭核心化,最后导致空巢家庭的出现。而政策安排、老人自我调适等都不断推进家庭向空巢化演进。
四、空巢家庭存在的现实问题
相比较而言,老年群体是社会人口中相对脆弱的群体,一些社会学者将其看作社会弱势群体,经济上、生理上、心理上都相对脆弱,生活上也会面临诸多困难。空巢家庭的老人又是老年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会遇上更多的困难,需要来自
亲人、社会等方面更多的帮助和照顾。
(一) 经济供给问题
收入问题是农村空巢老人的本质问题。有人研究发现,空巢老人主
要依靠非正式供给体系( 家人或亲戚) ,而不是正式供给体系( 政府或社会团体) 进行经济供养,甚至大多数有行动能力的老人需要依靠自身劳动获得经济供养。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土地经营效率低下,加之农村商业保险意识薄弱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经济收入缺乏保障;
另外子女外出务工未必能够改善家中老年
人的经济状况。本人认为,空巢老人经济供养还受到子女供养能力以及供养意愿的影响。对于有劳动能力者来说,自身劳动收入是空巢老人最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这就导致空巢老人劳动负担加重,生活困难,并且增加了空巢群体的意外风险。总之,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供养还是很匮乏的。
(二)日常生活自理问题
对于老人年龄尚不很大的空巢家庭,一般日常生活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体力的衰退,高龄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的困难会明显增大,如买菜、做饭、洗衣等方面都会有困难,有的甚至完全要靠他人料理。去医院看病取药是空巢老人特别是高龄空巢老人的最大困难,生病带来的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陪同、护理照顾的问题。这些在平常人看来生活上普通的事情,在空巢老人特别是高龄空巢老人都是困难的事情。还有孤身老人,如果平时与外界生活隔绝,孤立生活,再加上如果有耳聋等生理缺陷的话,很难想象在他病倒的时候怎么能得到及时治疗。离退休老人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上述这些情况,这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应该予以关注的问题,因为大量个体问题就会变成影响秩序和谐的社会问题。面对这些日常生活困难,对有配偶的空巢家庭,配偶则是主要的直接的照顾者,如果没有配偶,或配偶双方都体弱而力不从心,则需要子女
定期或不定期地看望、陪同老人。
(三)精神和情感需求问题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仅表现在物质上,还表现在精神和情感上。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闲暇的时间多了起来,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会显得很旺盛。空巢老人由于不能经常和子女等保持沟通而常感到孤独、寂寞。空巢老人的家庭关系,特别是老人与子女的经常联系沟通,是老人精神慰藉的重要内容。老年人对“空巢模式”的反感主要从空巢老人缺少家人的慰藉这一点上发生的。
有学者研究发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亲和动机也不断增加。这就表明精神生活的质量对他们非常重要。如果老年人长时间无法群体生活、没有生活目标、不明确生活意义,就很容易导致各种病症,表现为精神空虚、孤独难
耐,甚至会危及生命,学者将之命名为“空巢综合征”。尽管现代科技如手机、电话、电视、广播等现代通讯娱乐工具相当普及,但是代际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加强,甚至经济越不发达地区,代际之间联系越少。精神需求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取代经济需求成为空巢老人的第一需求。
(四)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空巢老人都会经历一个由低龄到高龄、由身体健康到体弱多病的自然发展过程。养老问题是摆在空巢老人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被打破,来自子女的养老照顾非常有限。空巢老人大多选择与
老伴相依为命,但老人逐渐年高体弱,总会有老人无法相互照顾和自顾的那一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就成为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社会问题。
发达国家空巢家庭的出现,是在其他社会机构补充了一些传统家庭的养老功
能,尤其是有经济供养能力以后才出现的。在工业社会,家庭对养老支持并不一定完全依靠与子女同居或与子女就近居住,家庭可以有许多方式支持老年父母,关键是要有老龄意识和照料老年人的意识。但是,中国是在社会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人口老龄化,养老的物质基础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生产节奏不断加快,劳动强度增加,忠孝两难全,由于受时间、精力所限,成年子女越来越感到照料老人的担子沉重。尤其是对于卧床不起老人来说,他们的子女更难以承担长期照料老人的责任。单独依靠家庭来解决大面积、旷日持久的老人照料问题是不可能的。虽然中国农村老人虽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传统家庭的多代共居模式和赡养支持发生变化,对家庭养老方式产生冲击,老年独居和空巢家庭增多,造成代际空间距离扩大,使养老资源相应匮乏,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因此,农村空巢家庭在养老上潜伏着危机。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空巢老人家庭生活质量低于农村人口的平均生活水平;
无钱看病和看病无人陪已成为农村空巢老年人生活中最困难的事情;
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照顾缺位”的现象日趋增多。
五、结语
人的寿命的增加本身是人类的一大胜利,但是由于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就会形成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不仅对老年人带来各种问题,而且还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空巢家庭不仅数量迅速增加,而且空巢期较之过去也更早到来。空巢期的开始是以子女成婚离开家庭为标志的,但是各种因素导致空巢期提前到来。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一旦这个子女因各种因素如上学或者到外地打工离开家庭,就意味着进入了空巢阶段。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对“老有所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家庭的日益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不足以承担起抚养老年人的重担,必须进行社会化。
精神赡养有时比物质赡养更重要,“常回家看看”是给钱、给物代替不了的。许多“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这些心理上的问题,并不是子女给予物质就能解决的,他们需要子女的精神抚慰,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然而,他们仍然无法依靠法律来帮助自己实现意愿,因为“常回家看看”虽然入法,却没有规定谁来监督执行“常回家看看”,也没有赋予有关组织强制的权力,更没有规定不
“常回家看看”的结果。
要想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须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机制,从“社会保障”向“社会福利”过渡。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地区实行“居家养老”,即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空巢老人”提供免费服务。但这些服务多数仍限于生活层面,还不能给予老人精神慰藉,而且部分从业人员缺少培训,服务质量不高。
当前,正值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阶段,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我
们去理解、关爱。我们有责任、全社会也有责任找到与老年人沟通的契合点,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尊老、敬老、爱老”的风气,使老年人感到社会的温暖,安度晚年。
关爱空巢老人,不仅仅是子女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