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防撞自动刹车系统
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防撞自动刹车系统
孙玉芳
(黑龙江工程学院 150080 黑龙江 哈尔滨 )
作者简介:孙玉芳(1972.4- ), 女, 汉族,,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师,硕士,多年从事自控原理和单片机原理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机械电子.
摘要:文章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防撞自动刹车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得车速和车与障碍物的距离,根据模糊控制的原理建立模糊控制器。主控器采用单片机89C52,对数据进行及时的运算和处理。发出相应的信号,使汽车在前进的行驶过程中对出现的各种状况做出及时的处理,避免意外发生。
关键词:单片机;传感器;模糊控制;自动刹车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的拥有量大幅增加。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车祸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车速过快、车与车之间的距离过短造成的。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是有限的,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种响应快、提前预警或在驾驶员反应之前自动操作的系统势在必行。汽车防撞分为前进和倒车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倒车时车速较低,只要能报警提醒驾驶员就可以了。本系统主要研究前进的过程中如何防撞的自动刹车系统。本系统采用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器。利用超声波测距根据速度与距离的关系采用模糊控制,实现防撞的自动刹车。
2、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系统分为距离的采集和速度采集。
(1) 距离的采集
本系统采用电压式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过20KHZ的波。是在测距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脉冲反射式。根据传播时间来计算出汽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2) 速度的采集
汽车本身一般都有测速装置,现在的测速装置多采用霍尔传感器。只要将这个测速装置利用A/D转换将测量的数据传递给中控器就可以得到汽车的实时速度。
3、 数学模型的建立
本系统采用模糊控制器加以实现,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设计一个模糊控制器主要需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精确量的模糊化、模糊推理、输出变量的反模糊化。
(1) 精确量的模糊化
由于输入数据是精确值,而模糊控制中的控制规则用到的都是模糊的语言量,这就需要对输入数据进行模糊化,用相应的模糊集合来表示。
(2) 模糊推理
模糊控制算法的设计。通过一组模糊条件语句构成模糊控制规则,利用模糊推理合成原则和经模糊化的输入集合,计算出模糊关系。
(3) 输出信息的反模糊化
将模糊推理得到的模糊控制量变换为实际用于控制的精确量。
本系统为双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其控制规则用条件语句表示为
If A and B then C。这是模糊控制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控制规则。
根据模糊控制理论是将得到的具体数据模糊化,然后经过计算反模糊化。交通系统中由于数据量很大并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里采用将不确定因素值缩小。两个不确定因素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利用这一关系使问题简化。
此系统有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我们根据经验设计其模糊规则, 根据以上模糊规则图,可以得出9条模糊规则,我们把它记为9种状态。如表1所示。
表1 9种模糊状态
状 态 | 车速 | 距离 | 控制状态 |
A1 | 快 | 远 | K0 |
A2 | 快 | 近 | K1 |
A3 | 快 | 超近 | K2 |
A4 | 中 | 远 | K0 |
A5 | 中 | 近 | K1 |
A6 | 中 | 超近 | K2 |
A7 | 慢 | 远 | K0 |
A8 | 慢 | 近 | K1 |
A9 | 慢 | 超近 | K2 |
其中K0为正常行驶,K1距离过近报警,K2启动自动刹车装置。
4、 系统的实现
本系统采用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用LCD实现与障碍物距离的显示。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用来测量汽车与障碍物的距离。霍尔传感器测车速。蜂鸣器实现报警。自动刹车系统信号的输出。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系统结构框图
5、 结论
该汽车防撞自动刹车系统,硬件电路简单,成本低。采用模糊控制解决了数学模型难于建立的难题。结合现有系统易于实现。不必改变现有车体结构。大大增强了驾车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使驾驶更轻松。向民用自动驾驶系统又迈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转
[1 谢兴盛,方勇文,吴云峰,叶玉堂,陈昌彬,李长成,王兵学. 汽车自适应驰控装置中的红外激光测距[J]激光技术, 2004,(05) [5] 陆化普.基于TOD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及其研究课题[J].中国科学基金,2005,?
[2] 王宏,何克忠,张钹. 智能车辆的自主驾驶与辅助导航[J]机器人, 1997,(02) [7]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荣本,李斌,储江伟,郭克友. 世界智能车辆行驶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进展[J]公路交通科技, 2002,(02)
[4]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鲍吉龙,应延治.基于DSP技术的汽车防撞雷达[J].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