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启发式教育,在实验中实现有效教学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43次
时间:2010年8月24日 10:05
启发式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子,《论语》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兴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教学思想仍然延续在现代教学的实践中。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中,这种思想的体现尤为明显。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必急于告诉学生实验的结果,过早的揭示答案会让学生失去实践的兴趣;当实验的结果与预想有出入的时候,也应当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来找寻答案,在通过积极的思考之后还无法找到答案的情况下,教师通过对关键知识点的提示来引导学生找寻答案;在一个以相关知识点为基础而建立的实践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思考知道举一反三、学会变通的的方法,反对学生“死读书、读死书”。
关于“启发式教育”,人们常常会把它同“注入式教学”联系到一起。“注入式教学”常常被放在启发式教学的对立面,常常听到反对的声音。但我个人觉得,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其可取之处,当然亦不可避免有其缺憾。在教学法的讨论上,我们时常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可是相信没有哪个学者能说自己所提出的教学观点是唯一真正完美无缺的。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针对所教授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特点,将不同的教学观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个人风格和特色的教学方式,将个人教学的独特风格和个人魅力相结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以组织起有效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以充分挖掘学生思维潜能是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教学目标,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基础、能力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启发手段,开启学生思路,引发联想等反应,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相关知识的教学方法它着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坚持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坚持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使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及其转化,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张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1]。
病理学是上一学期组织学、解剖学知识的延续和深入,同时又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彼此联系。因此在教学上,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下面,我们以“梗死”一节为例来谈谈启发式教育在病理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运用。
1 准备充足的课前谋划,准确切入兴趣点
为什么不单纯说是课前准备呢?我认为,教师要组织一堂成功的教学,必须将自身放在统领全局的高度,这是比单纯的课前准备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要预先设想出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境。要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搞清楚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反映、可能发生的情绪变化、能否调动学生主动性等各个方面都应在教师的谋划当中。我们上课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传授了多少,而是要关注每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学到了什么?掌握了多少?因为病理学实践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将各知识点、各项操作要求逐步细化,仔细揣摩学生心理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这些兴趣点来精确设计各种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寻找答案,并且将知识点通过合理的量化以方便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考查。
实验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并不仅仅是完成课本上文字描述的实验目的,更重要是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将不同专业课上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让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头脑里具体起来,“活”起来。
2 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思路,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情境
虽然有了充足的准备但进入教学阶段时,教师还是应该根据课堂的情境及时进行调整。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即便是同专业的平行班级在相同授课内容上的表现也大不相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变化,随机应变,不要过于拘泥于教案,避免授课过程过于生硬和程式化。
此外,教师还应意识到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最大区别不是对新知识的阐述,也不是单纯对理论知识的复习,而是通过实践对已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贯通。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对知识的验证的过程,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过程。这就对教师提出的非常高的要求。教师不单要熟悉病理课程,还要熟悉相关课程、相关知识,并且还要有灵活的头脑,能在实践的过程中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采用提问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观察大体标本的时候,因为所用的都是福尔马林浸制的标本,所以在讲述的过程中应当着意解释标本新鲜与浸制标本的区别。而镜下观察的时候,要求学生遵从从低倍到高倍、从组织到细胞的原则,观察各层结构的特点,并及时通过投影的方式同步展示正常人体结构,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变化,再联系实际,适时引入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知识,来强化学生对相关学科、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贯通。
以“肠梗死”为例,在进行镜下观察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来一步步引导学生找寻答案。低倍镜下,从初步通过结构特点来判断结构名称到各层组织特征,再由组织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它特别是肠壁上皮与正常结构的区别,进而引导学生找出有典型特征的病灶区,在高倍镜下找到炎细胞等一些典型细胞,并从它们的密集程度联系免疫课程中有关免疫细胞的相关特点来回答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梗死原因以及梗死在镜下的具体表现。并比较出血性梗死与贫血性梗死镜下的主要区别,以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印象。一步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疾病镜下表象的探究心理,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3 坚持启发式教育的同时要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找寻答案
大多数情况下,实验的过程都是按照教师预想的情况顺利进行的。但是,也不时会有突发事件的发生。对于突发性的事件,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导致大不相同的结果。
有些时候,学生会犯一些低级错误。面对这样情况,老师绝不能简单指责了事。这种情况的发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要学会利用这些小事件,要把每一个小的事件都当成一个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机会。并且要学会“借题发挥”,凭借一个小事件来深究原因,引导学生及时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对新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大胆质疑,增强教学的互动性。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与互联网广泛查阅资料,拓展视野。特别是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一定要鼓励学生对知识点不单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能只看到表象,更要通过表象了解到组织病变的实质,结合案例引导探寻其在病理学角度、免疫学角度、生物化学角度上的更深层的原因。通过对不同组织的观察,指导学生写出一些能代表个人见解的小论文,对于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
此外,在知识点的横向联系与综合运用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在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建立相关的病理学考核平台,每次实验结束之后结合已学内容通过考核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估。及时掌握信息,以利后期的教学。
综上所述,在病理组织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育的优点显而易见,但仍有弊端。此种方法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教学效果,但是此方法需要耗时很多。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取决于教师对整个教学的把握能力;如何能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能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分析,通过对平行班级教学过程时间上的微调节来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王果胜,白浩.倡导启发式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中国高等教育,2008,(8):30-31.
关于“启发式教育”,人们常常会把它同“注入式教学”联系到一起。“注入式教学”常常被放在启发式教学的对立面,常常听到反对的声音。但我个人觉得,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其可取之处,当然亦不可避免有其缺憾。在教学法的讨论上,我们时常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可是相信没有哪个学者能说自己所提出的教学观点是唯一真正完美无缺的。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针对所教授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特点,将不同的教学观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个人风格和特色的教学方式,将个人教学的独特风格和个人魅力相结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以组织起有效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以充分挖掘学生思维潜能是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教学目标,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基础、能力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启发手段,开启学生思路,引发联想等反应,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相关知识的教学方法它着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坚持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坚持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使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及其转化,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张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1]。
病理学是上一学期组织学、解剖学知识的延续和深入,同时又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彼此联系。因此在教学上,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下面,我们以“梗死”一节为例来谈谈启发式教育在病理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运用。
1 准备充足的课前谋划,准确切入兴趣点
为什么不单纯说是课前准备呢?我认为,教师要组织一堂成功的教学,必须将自身放在统领全局的高度,这是比单纯的课前准备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要预先设想出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境。要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搞清楚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反映、可能发生的情绪变化、能否调动学生主动性等各个方面都应在教师的谋划当中。我们上课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传授了多少,而是要关注每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学到了什么?掌握了多少?因为病理学实践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将各知识点、各项操作要求逐步细化,仔细揣摩学生心理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这些兴趣点来精确设计各种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寻找答案,并且将知识点通过合理的量化以方便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考查。
实验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并不仅仅是完成课本上文字描述的实验目的,更重要是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将不同专业课上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让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头脑里具体起来,“活”起来。
2 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思路,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情境
虽然有了充足的准备但进入教学阶段时,教师还是应该根据课堂的情境及时进行调整。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即便是同专业的平行班级在相同授课内容上的表现也大不相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变化,随机应变,不要过于拘泥于教案,避免授课过程过于生硬和程式化。
此外,教师还应意识到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最大区别不是对新知识的阐述,也不是单纯对理论知识的复习,而是通过实践对已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贯通。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对知识的验证的过程,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过程。这就对教师提出的非常高的要求。教师不单要熟悉病理课程,还要熟悉相关课程、相关知识,并且还要有灵活的头脑,能在实践的过程中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采用提问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观察大体标本的时候,因为所用的都是福尔马林浸制的标本,所以在讲述的过程中应当着意解释标本新鲜与浸制标本的区别。而镜下观察的时候,要求学生遵从从低倍到高倍、从组织到细胞的原则,观察各层结构的特点,并及时通过投影的方式同步展示正常人体结构,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变化,再联系实际,适时引入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知识,来强化学生对相关学科、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贯通。
以“肠梗死”为例,在进行镜下观察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来一步步引导学生找寻答案。低倍镜下,从初步通过结构特点来判断结构名称到各层组织特征,再由组织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它特别是肠壁上皮与正常结构的区别,进而引导学生找出有典型特征的病灶区,在高倍镜下找到炎细胞等一些典型细胞,并从它们的密集程度联系免疫课程中有关免疫细胞的相关特点来回答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梗死原因以及梗死在镜下的具体表现。并比较出血性梗死与贫血性梗死镜下的主要区别,以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印象。一步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疾病镜下表象的探究心理,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3 坚持启发式教育的同时要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找寻答案
大多数情况下,实验的过程都是按照教师预想的情况顺利进行的。但是,也不时会有突发事件的发生。对于突发性的事件,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导致大不相同的结果。
有些时候,学生会犯一些低级错误。面对这样情况,老师绝不能简单指责了事。这种情况的发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要学会利用这些小事件,要把每一个小的事件都当成一个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机会。并且要学会“借题发挥”,凭借一个小事件来深究原因,引导学生及时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对新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大胆质疑,增强教学的互动性。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与互联网广泛查阅资料,拓展视野。特别是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一定要鼓励学生对知识点不单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能只看到表象,更要通过表象了解到组织病变的实质,结合案例引导探寻其在病理学角度、免疫学角度、生物化学角度上的更深层的原因。通过对不同组织的观察,指导学生写出一些能代表个人见解的小论文,对于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
此外,在知识点的横向联系与综合运用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在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建立相关的病理学考核平台,每次实验结束之后结合已学内容通过考核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估。及时掌握信息,以利后期的教学。
综上所述,在病理组织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育的优点显而易见,但仍有弊端。此种方法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教学效果,但是此方法需要耗时很多。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取决于教师对整个教学的把握能力;如何能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能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分析,通过对平行班级教学过程时间上的微调节来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王果胜,白浩.倡导启发式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中国高等教育,2008,(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