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精彩”擦肩而过
不要让“精彩”擦肩而过
任燕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滨州市251706)
摘要: 【案例背景】新课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的学生不再是呆板的单一的整体形象,他们一个个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也意味着在课堂学习中,一个个创新思维,古怪的想法,另类的做法,甚至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出现。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活动的空间,给了学生更大的平台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和提问数学,从而,一个个
“意外”发生在课堂,有的“意外”带给了课堂美轮美奂的精彩,也有的“意外”给课堂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关键词: 案例背景 新课程 课堂学习
【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一)有一位老师执教了青岛版二上《分米、毫米的认识》一课。在第一个环节的教学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具体情境如下: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隐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问题。
(师拿起一根1米长的金箍棒),拿着它,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它有多长?
师:咱们小组的同学就用老师给你准备的金箍棒和测量工具一起来量一量它有多长吧!(教师为学生准备的金箍棒是1米的)
(重点在复习测量及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学生测量之后汇报。
小组1:1米!
小组2:1米01
小组3:100厘米。
教师板书长度。1米 100厘米
师:那这根金箍棒到底多长呢?哪个小组的结论是正确的?
师:1米和100厘米都是正确的。1米=100厘米(教师随机划上了等号)
(案例二)这不仅有让我想起另一位老师执教的《认识正、负数》一课时,也出现了类似的“意外”。在教师让学生判断“0”是正数还是负数时,一位学生指出“0.0001。······”学生没有说的很清楚,教师也没有作出令学生满意的评价。
尽管教师课前做了充分的预设,但课堂上的生成不可能一定是“预设生成”,还存在许多“非预设生成”。当然也有的教师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面对意外信心不足,顾虑较多,要么担心无法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要么是担心出现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或者自己的能力驾驭不了整个课堂,所以不敢正视这些“意外”,常常通过“回避”的方法“巧妙”地避免“尴尬”的场面,尽可能的“防患于未然”使本应该精彩的课堂变得暗淡无光。教师应及时地捕捉住“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让课堂因动态生成而绽放生命活力。当学生出现“1米01“的时候,教师把它看成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绊脚石,希望尽快地“绕开”它。让精彩擦肩而过。
【案例反思】
在新课程大力推进的今天,我们提倡探究性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等交流。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些意外的“收获”。有的老师甚至认为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光瞎捣乱。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面对“尴尬”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
我想把金箍棒测量成
教师要“蹲下身子”,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尤其是对学生的“异想天开”的答案,不要过早地作出简单的判断,不应急于主观猜测,简单评价,草率收场。而应耐心倾听,真诚地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或许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而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深深的注入了每一位教师的灵魂中。通过这两节课,使我对“以学生发展为本”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课堂上,不管是课前预设,还是课堂生成都要归结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上来。也就像一位老师曾经说的: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二、面对“尴尬”教师要充分预设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各种突发事件。它可能是外界因素的干扰,可能是教师的错误,也可能是学生的矛盾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并妥善处理。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加强学习,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充分预设。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才能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才能处惊不乱,及时抓住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精彩材料,引领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面对“尴尬”教师要敏锐捕捉。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现在的数学课堂不是一个“教教材”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尽管教师课前充分预设,但课堂上的生成不可能一定是“预设生成”,还存在许多“非预设生成”。教师应根据新的教学观念,突破以往的条条框框,打破思维定势,努力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及时地捕捉住“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任何事件,我们都可以一分为二地看,有其不利的一面,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真的遇上“干扰”事件,作为老师,不妨先静一静,思考一下,想想它有没有利于教学的一面,也许意外与“干扰”可能成为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无法预约的精彩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神来之笔,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当精彩不期而至的时候,作为一个有“动态生成”意识的教师,不要让它擦肩而过,而是要敏锐地捕捉这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致盎然;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擦出智慧的火花,涌现出新的问题与答案,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精彩,不要让它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