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基于龙州农村教育改革的实证研究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52次
时间:2010年8月24日 10:04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 寄宿制学校 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建设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一项涉及整个社会的庞大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实行机会均等。如何缩小中国长期的城乡差距和巨大的东西差距,关键就在于保障西部农村人群的受教育权益。文章以广西龙州县为例,以乡村义务教育为切入点,调查分析现实困境,归纳总结实践模式,探究其在解决、处理这一矛盾中可供借鉴的一般性方式,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相关问题,并指出相应对策。
一、研究背景: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和谐的社会是一个民主、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从理论上说,它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级成员各尽所能、全面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稳定、有效的系统。和谐社会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需要,它强调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谐社会蕴含着三个有机的统一体,即民主和法治的统一、活力和秩序的统一、多元与公正的统一;和谐社会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即机会、责任、社会组织,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公正的、平等的参与和分享机会。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社会公平。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人为基本要素,实行机会均等,而机会的均等源自于先天的出生公平和后天的教育公平。
中国长期的城乡分治、城乡“两策”的“二元”结构使得城市市民和乡村村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显现出近似直角的不平等——教育不公平、就业不公平、社会保障不公平等等。而这些不公平的根源就源自于教育权利的不公平,特别是在“二元”结构与地区差异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在西部的贫困乡村,教育公平权益的保障成为当前“三农”问题的又一焦点。如何从西部乡村人手,寻求保障适龄人群受教育权益的可行路径,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迫切需要改变的“不和谐”因素。
本文以广西龙州县为例,以乡村义务教育为切人点,探究其在解决、处理这一矛盾中可供借鉴的一般性方式,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相关问题。
二、现实困境: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龙州县地处桂西南边陲,是红八军的故乡,西北与越南接壤,中越边境线(龙州段)长184公里,南与凭祥、宁明毗临,北接大新,东临祟左市江州区;全县地域面积2318平方公里,辖8乡5镇,117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7个社区;2003年全县总人口26.90万人。全县现有小学110所,99个教学点,初级中学20所(含农场学校),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2830人,其中小学在校生20563人,初中在校生10313人,高中在校生1954人;全县在职教职工2308人,专任教师1963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566人,小学专任教师1226人,高中专任教师115人,职(技)校专任教师56人。作为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龙州县的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一)教育资金缺乏。基础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改革开放20多年来,龙州县的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地处中越边境,长期处在战争前沿,先后经历了抗法援越、抗美援越、自卫还击等战争,饱受战争创伤,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经费缺乏保障,全县中小学校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学校的教室、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十分破旧。目前,龙州已有10个乡镇的“两基”工作已通过市级审核,但都属于低标准;按自治区“普九”要求,全县绝大多数学校的功能室、场(中学“八室一场”、小学“五室一场”)均不足,仅学校装备一项,按“普九”标准计算,全县尚需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未通过市级“普九”核查的3个乡镇上金乡、金龙乡、上降乡情况更为严重。
(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义务教育辍学率偏高。龙州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农村中小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途辍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小学在校生辍学率偏高,特别是各乡镇初中学生人头数明显不足,在校生辍学率仍居高不下。据统计,2003年全县在校中学生辍学率达5.46%,仅秋季学期开学时初中在校生就流失395人,流失率达3.69%。
(三)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教育质量低下。县城及乡镇所在地的学校教师严重超编,边远山区、贫困乡镇学校教师严重缺编,师资调动难度大,人力资源浪费大,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且随着出生率的降低、学龄少年儿童的减少,很多农村中小学校的规模和效益也随之变小,“一所学校,一个教师,几个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学校由于学生少,大多实行复式教学,无法执行国家全日制课程教学计划,常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学生少,形不成办学规模,办学缺乏活力,体育活动、艺术教育、科技活动都难以展开;师资队伍的管理、培养、提高等工作难度加大;校舍、设备不仅得不到充分利用,还必须维修和管理,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总之,因为校点布局分散而造成的人员、经费、物资等方面的资源浪费问题日渐突出。到目前为止,全县99个教学点中,不足10个学生的教学点有48个,占教学点总数的48.5%;93所村完小学中,不足100名学生的就有52所,其中有21所不足50人,占村完小学总数的55.9%;16所初中学校中,不足300个学生的有上降(252人)、上龙(208人)、霞秀(201人)等3所中学。
三、实践模式:寄宿制学校在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新尝试
近年来,在发展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过程中,龙州县坚持“调整一些不合理校点布局,逐步推进寄宿制办学”的工作思路,特别是结合2004年国家在龙州县实施的“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根据龙州的实际,再次对龙州县的学校布局进行调整。通过该工程的实施,使龙州各乡镇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办学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在边境民族地区办教育,要因地制宜,切实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关心和支持,才能把寄宿制小学办成群众满意,家长放心,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学校,建设边境地区办学新模式,真正树立良好的国门学校形象。
(一)政府重视是建设寄宿制学校的主导力量。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1998年以来,龙州县一直把创建寄宿制学校当作发展龙州教育事业的重要工作来抓,从建设小康社会、维护边疆稳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创建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加强布局调整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建立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责抓、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目标责任制。领导下乡调研,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学校,帮助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乡(镇)村和学校的工作职责,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要求、完成工作时间;三是落实任务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使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二)民众支持是建设寄宿制学校的外部有利环境。撤并教学点,意味着自己的子女要去更远的地方读书,来回的交通又不方便,难免会让学生家长心存疑虑。为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撤并教学点、创办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意义,调动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龙州县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开辟“创建”专栏,还利用挂横额、张贴标语、出板报、印发《给各村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来关心、支持创建工作。县教育局、乡镇政府干部牵头,带领教师和村干部分头走访学生家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并做好摸底工作。通过宣传发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合理规划是建设寄宿制学校的必要条件。龙州县把创建寄宿制学校作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重点工作来抓,有效利用各方面条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积极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一是充分利用“义教工程”、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建设项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对现有的农村学校布局进行重点调整,重新规划,重点投入。近年来,共投入资金4379万元,建设了145幢楼房,其中教学用房56幢,学生宿舍楼89幢,学生食堂79幢,学生厕所73间,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设施;二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统筹规划学校布局。针对农村校点多、规模小、难以实现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的局面,龙州县坚持效益优先,兼顾特点,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按照人口自然分布、统筹规划学校布点的原则,把办学的规模效益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目标。
(四)典型示范是建设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手段。龙州县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先易后难、逐步实施、规模办学,提高了效益,盘活了教育资源。在着力于调整中小学布局、撤并教学点工作进程中,根据当前政府财力和群众承受能力,重点建设一些试点学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实践模式。(1)联村办寄宿制学校。随着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学校生源减少,村村办学校的现象将成为历史,联村办学势在必行。如响水镇棉江、四清、高峰、红阳等村由于靠近鸣凤中心小学,许多学生都因为鸣凤中心小学设施完善,教学质量好而到该校就读。针对这种情况,龙州县利用“义教工程”43万元资金,在呜凤中心小学建起了学生宿舍楼、教学综合楼和学生饭堂,扩大学校规模,将其建成寄宿制学校,2004年春季学期在校生达974人,内宿生413人。(2)创办民族寄宿制学校。龙州县武德、金龙、水口等3个乡镇同属边境乡镇,部分村屯由于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许多适龄儿童不能按时入学读书。为了解决他们的入学难问题,提高边境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龙州县在武德乡中心小学创建了寄宿制学校,招收武德、金龙、水口等3个乡镇部分村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学生统一到校寄宿就读,实行封闭式管理,办学效益十分明显。目前,该校有在校生752人,内宿生532人,近十年来共培养了10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3)创建边境形象学校。龙州县抓住边境大会战教育项目建设工程在龙州实施的机会,积极筹措经费,重点建设彬桥中学、水口中学、水口镇罗回中心小学、彬桥中心小学等一批国门学校,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现在水口镇罗回中心小学、彬桥中心小学在校生均在500人以上,内宿生达150多人;彬桥中学、水口中学的内宿生均超过400人。
四、功能凸现:寄宿制学校是解决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龙州县抓住国家、自治区在龙州实施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项目建设、“义教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机遇,先后撤并了145个教学点,创建了民建完小、武德中心小学等58所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21242人,寄宿生12096人,其中初级中学16所,在校学生10775人,寄宿生8864人;小学42所,在校学生10467人,寄宿生3232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布局和教师日趋合理,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办学效益显著,逐步形成了具有边境民族特色、适合龙州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
(一)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提高。在创建寄宿制学校前,由于学生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上办学条件差,学生上学困难,造成部分学生流失。创建寄宿制学校后,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提高。1998年到2003年,全县适龄儿童人学率由93.8%提高到98.7%,在校初中生毛入学率由75.1%提高到76.9%;小学在校生辍学率由1.54%下降到1.26%,初中在校生辍学率由7.68%下降到5.76%,大大加快了“普九”进程。
(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原来由于教学点多,教师分散,工作自由性大,没有对比,缺乏竞争,工作效率低。集中办学后,教师管理工作制度化,教师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教学水平和竞争意识明显提高。1998年以来,先后对教师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到2004年7月全部辞退代课教师,学校领导班子、专任教师部进行竞争上岗。经过调整,学校领导力量、师资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加强,有效防止了教学的随意性,也扭转了过去教师“单兵作战”、难得有机会相互学习、缺乏竞争的封闭局面,有利于教研、教改、信息交流、培训等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学校管理趋于标准化、正规化。由于集中办学,学校规模扩大,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学校除了能认真组织教师备课、上课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加强课外活动的开展,开辟音乐、美术、体育兴趣小组等活动,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受益,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基础设施、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调整学校布局后,教育资金投入相当集中,覆盖全县6个乡镇中小学校的4所初中和4所乡镇中心小学,主要投向为教室、学生宿舍、食堂、厕所、专用教学用房等校舍,以及必要的环境建设、配套设施,使寄宿制学校的校舍、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有了明显改善,相当多的学校被评为“五个好”学校,使寄宿制学校真正成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五、发展展望:努力建设寄宿制学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
(一)寄宿制学校建设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为主导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创建教育公平的大环境,建设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更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我们认为,政府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公共服务为中心”是当前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砝码,政府公共服务作用的发挥将为教育公平提供舆论宣传、科学引导、合理规划、资金投入等一系列的强有力保障。一句话,实现教育公平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职能,政府应当亲力亲为。
(二)寄宿制学校建设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为有力手段。我们认为,在西部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过程中,政府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为主的部门,其作用是有限的,还需要动员、吸收社会力量的加入。如果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全,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创建西部寄宿制学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对西部教育建设的社会支持体系。
(三)寄宿制学校建设以保障西部儿童受教育权益为最终目的。西部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对于整合西部原本匮乏、分散的教育资源,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集中统一部署,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明显作用。归结为一点,就是要创造条件,让西部儿童有机会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不再面临辍学的危险,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西部地区人们受教育的权利,最终实现教育的起点公平,有效打破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和贫困代际传递,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寄宿制学校建设要注重地区适应性、差异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国家向西部贫困地区推出的一个专项工程,即中央投入专项资金3O亿元,工程项目共涵盖23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28个县、2364个学校,预计新建和改扩建校舍面积454.9万平方米。它是国家支援西部建设的重要举措,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配套措施之一。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应该以边远山区、高原荒漠、草场草甸等自然条件相对艰苦的地区为主,特别是西部贫困山区中村民聚居地严重分散的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应当考虑各地的地区差异性,因地制宜,合理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可行性模式。
(五)目前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应以小学阶段为重点。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无论是乡镇还是县城的初中,其办学条件相对于小学而言都比较好;而乡村小学中“一堵快要倒塌的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师,几张东倒西歪的课桌椅”的现象是时常能见到的。另外,初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其生活自理能力、克服困难能力等均提高了一个层次。因此,乡村寄宿制小学的建设应该成为当前的工作重点。
[论文摘要]建设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一项涉及整个社会的庞大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实行机会均等。如何缩小中国长期的城乡差距和巨大的东西差距,关键就在于保障西部农村人群的受教育权益。文章以广西龙州县为例,以乡村义务教育为切入点,调查分析现实困境,归纳总结实践模式,探究其在解决、处理这一矛盾中可供借鉴的一般性方式,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相关问题,并指出相应对策。
一、研究背景: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和谐的社会是一个民主、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从理论上说,它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级成员各尽所能、全面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稳定、有效的系统。和谐社会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需要,它强调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谐社会蕴含着三个有机的统一体,即民主和法治的统一、活力和秩序的统一、多元与公正的统一;和谐社会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即机会、责任、社会组织,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公正的、平等的参与和分享机会。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社会公平。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人为基本要素,实行机会均等,而机会的均等源自于先天的出生公平和后天的教育公平。
中国长期的城乡分治、城乡“两策”的“二元”结构使得城市市民和乡村村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显现出近似直角的不平等——教育不公平、就业不公平、社会保障不公平等等。而这些不公平的根源就源自于教育权利的不公平,特别是在“二元”结构与地区差异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在西部的贫困乡村,教育公平权益的保障成为当前“三农”问题的又一焦点。如何从西部乡村人手,寻求保障适龄人群受教育权益的可行路径,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迫切需要改变的“不和谐”因素。
本文以广西龙州县为例,以乡村义务教育为切人点,探究其在解决、处理这一矛盾中可供借鉴的一般性方式,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相关问题。
二、现实困境: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龙州县地处桂西南边陲,是红八军的故乡,西北与越南接壤,中越边境线(龙州段)长184公里,南与凭祥、宁明毗临,北接大新,东临祟左市江州区;全县地域面积2318平方公里,辖8乡5镇,117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7个社区;2003年全县总人口26.90万人。全县现有小学110所,99个教学点,初级中学20所(含农场学校),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2830人,其中小学在校生20563人,初中在校生10313人,高中在校生1954人;全县在职教职工2308人,专任教师1963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566人,小学专任教师1226人,高中专任教师115人,职(技)校专任教师56人。作为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龙州县的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一)教育资金缺乏。基础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改革开放20多年来,龙州县的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地处中越边境,长期处在战争前沿,先后经历了抗法援越、抗美援越、自卫还击等战争,饱受战争创伤,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经费缺乏保障,全县中小学校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学校的教室、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十分破旧。目前,龙州已有10个乡镇的“两基”工作已通过市级审核,但都属于低标准;按自治区“普九”要求,全县绝大多数学校的功能室、场(中学“八室一场”、小学“五室一场”)均不足,仅学校装备一项,按“普九”标准计算,全县尚需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未通过市级“普九”核查的3个乡镇上金乡、金龙乡、上降乡情况更为严重。
(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义务教育辍学率偏高。龙州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农村中小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途辍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小学在校生辍学率偏高,特别是各乡镇初中学生人头数明显不足,在校生辍学率仍居高不下。据统计,2003年全县在校中学生辍学率达5.46%,仅秋季学期开学时初中在校生就流失395人,流失率达3.69%。
(三)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教育质量低下。县城及乡镇所在地的学校教师严重超编,边远山区、贫困乡镇学校教师严重缺编,师资调动难度大,人力资源浪费大,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且随着出生率的降低、学龄少年儿童的减少,很多农村中小学校的规模和效益也随之变小,“一所学校,一个教师,几个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学校由于学生少,大多实行复式教学,无法执行国家全日制课程教学计划,常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学生少,形不成办学规模,办学缺乏活力,体育活动、艺术教育、科技活动都难以展开;师资队伍的管理、培养、提高等工作难度加大;校舍、设备不仅得不到充分利用,还必须维修和管理,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总之,因为校点布局分散而造成的人员、经费、物资等方面的资源浪费问题日渐突出。到目前为止,全县99个教学点中,不足10个学生的教学点有48个,占教学点总数的48.5%;93所村完小学中,不足100名学生的就有52所,其中有21所不足50人,占村完小学总数的55.9%;16所初中学校中,不足300个学生的有上降(252人)、上龙(208人)、霞秀(201人)等3所中学。
三、实践模式:寄宿制学校在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新尝试
近年来,在发展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过程中,龙州县坚持“调整一些不合理校点布局,逐步推进寄宿制办学”的工作思路,特别是结合2004年国家在龙州县实施的“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根据龙州的实际,再次对龙州县的学校布局进行调整。通过该工程的实施,使龙州各乡镇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办学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在边境民族地区办教育,要因地制宜,切实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关心和支持,才能把寄宿制小学办成群众满意,家长放心,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学校,建设边境地区办学新模式,真正树立良好的国门学校形象。
(一)政府重视是建设寄宿制学校的主导力量。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1998年以来,龙州县一直把创建寄宿制学校当作发展龙州教育事业的重要工作来抓,从建设小康社会、维护边疆稳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创建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加强布局调整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建立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责抓、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目标责任制。领导下乡调研,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学校,帮助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乡(镇)村和学校的工作职责,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要求、完成工作时间;三是落实任务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使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二)民众支持是建设寄宿制学校的外部有利环境。撤并教学点,意味着自己的子女要去更远的地方读书,来回的交通又不方便,难免会让学生家长心存疑虑。为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撤并教学点、创办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意义,调动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龙州县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开辟“创建”专栏,还利用挂横额、张贴标语、出板报、印发《给各村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来关心、支持创建工作。县教育局、乡镇政府干部牵头,带领教师和村干部分头走访学生家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并做好摸底工作。通过宣传发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合理规划是建设寄宿制学校的必要条件。龙州县把创建寄宿制学校作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重点工作来抓,有效利用各方面条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积极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一是充分利用“义教工程”、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建设项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对现有的农村学校布局进行重点调整,重新规划,重点投入。近年来,共投入资金4379万元,建设了145幢楼房,其中教学用房56幢,学生宿舍楼89幢,学生食堂79幢,学生厕所73间,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设施;二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统筹规划学校布局。针对农村校点多、规模小、难以实现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的局面,龙州县坚持效益优先,兼顾特点,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按照人口自然分布、统筹规划学校布点的原则,把办学的规模效益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目标。
(四)典型示范是建设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手段。龙州县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先易后难、逐步实施、规模办学,提高了效益,盘活了教育资源。在着力于调整中小学布局、撤并教学点工作进程中,根据当前政府财力和群众承受能力,重点建设一些试点学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实践模式。(1)联村办寄宿制学校。随着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学校生源减少,村村办学校的现象将成为历史,联村办学势在必行。如响水镇棉江、四清、高峰、红阳等村由于靠近鸣凤中心小学,许多学生都因为鸣凤中心小学设施完善,教学质量好而到该校就读。针对这种情况,龙州县利用“义教工程”43万元资金,在呜凤中心小学建起了学生宿舍楼、教学综合楼和学生饭堂,扩大学校规模,将其建成寄宿制学校,2004年春季学期在校生达974人,内宿生413人。(2)创办民族寄宿制学校。龙州县武德、金龙、水口等3个乡镇同属边境乡镇,部分村屯由于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许多适龄儿童不能按时入学读书。为了解决他们的入学难问题,提高边境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龙州县在武德乡中心小学创建了寄宿制学校,招收武德、金龙、水口等3个乡镇部分村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学生统一到校寄宿就读,实行封闭式管理,办学效益十分明显。目前,该校有在校生752人,内宿生532人,近十年来共培养了10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3)创建边境形象学校。龙州县抓住边境大会战教育项目建设工程在龙州实施的机会,积极筹措经费,重点建设彬桥中学、水口中学、水口镇罗回中心小学、彬桥中心小学等一批国门学校,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现在水口镇罗回中心小学、彬桥中心小学在校生均在500人以上,内宿生达150多人;彬桥中学、水口中学的内宿生均超过400人。
四、功能凸现:寄宿制学校是解决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龙州县抓住国家、自治区在龙州实施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项目建设、“义教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机遇,先后撤并了145个教学点,创建了民建完小、武德中心小学等58所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21242人,寄宿生12096人,其中初级中学16所,在校学生10775人,寄宿生8864人;小学42所,在校学生10467人,寄宿生3232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布局和教师日趋合理,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办学效益显著,逐步形成了具有边境民族特色、适合龙州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
(一)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提高。在创建寄宿制学校前,由于学生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上办学条件差,学生上学困难,造成部分学生流失。创建寄宿制学校后,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提高。1998年到2003年,全县适龄儿童人学率由93.8%提高到98.7%,在校初中生毛入学率由75.1%提高到76.9%;小学在校生辍学率由1.54%下降到1.26%,初中在校生辍学率由7.68%下降到5.76%,大大加快了“普九”进程。
(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原来由于教学点多,教师分散,工作自由性大,没有对比,缺乏竞争,工作效率低。集中办学后,教师管理工作制度化,教师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教学水平和竞争意识明显提高。1998年以来,先后对教师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到2004年7月全部辞退代课教师,学校领导班子、专任教师部进行竞争上岗。经过调整,学校领导力量、师资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加强,有效防止了教学的随意性,也扭转了过去教师“单兵作战”、难得有机会相互学习、缺乏竞争的封闭局面,有利于教研、教改、信息交流、培训等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学校管理趋于标准化、正规化。由于集中办学,学校规模扩大,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学校除了能认真组织教师备课、上课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加强课外活动的开展,开辟音乐、美术、体育兴趣小组等活动,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受益,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基础设施、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调整学校布局后,教育资金投入相当集中,覆盖全县6个乡镇中小学校的4所初中和4所乡镇中心小学,主要投向为教室、学生宿舍、食堂、厕所、专用教学用房等校舍,以及必要的环境建设、配套设施,使寄宿制学校的校舍、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有了明显改善,相当多的学校被评为“五个好”学校,使寄宿制学校真正成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五、发展展望:努力建设寄宿制学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
(一)寄宿制学校建设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为主导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创建教育公平的大环境,建设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更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我们认为,政府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公共服务为中心”是当前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砝码,政府公共服务作用的发挥将为教育公平提供舆论宣传、科学引导、合理规划、资金投入等一系列的强有力保障。一句话,实现教育公平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职能,政府应当亲力亲为。
(二)寄宿制学校建设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为有力手段。我们认为,在西部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过程中,政府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为主的部门,其作用是有限的,还需要动员、吸收社会力量的加入。如果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全,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创建西部寄宿制学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对西部教育建设的社会支持体系。
(三)寄宿制学校建设以保障西部儿童受教育权益为最终目的。西部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对于整合西部原本匮乏、分散的教育资源,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集中统一部署,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明显作用。归结为一点,就是要创造条件,让西部儿童有机会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不再面临辍学的危险,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西部地区人们受教育的权利,最终实现教育的起点公平,有效打破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和贫困代际传递,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寄宿制学校建设要注重地区适应性、差异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国家向西部贫困地区推出的一个专项工程,即中央投入专项资金3O亿元,工程项目共涵盖23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28个县、2364个学校,预计新建和改扩建校舍面积454.9万平方米。它是国家支援西部建设的重要举措,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配套措施之一。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应该以边远山区、高原荒漠、草场草甸等自然条件相对艰苦的地区为主,特别是西部贫困山区中村民聚居地严重分散的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应当考虑各地的地区差异性,因地制宜,合理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可行性模式。
(五)目前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应以小学阶段为重点。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无论是乡镇还是县城的初中,其办学条件相对于小学而言都比较好;而乡村小学中“一堵快要倒塌的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师,几张东倒西歪的课桌椅”的现象是时常能见到的。另外,初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其生活自理能力、克服困难能力等均提高了一个层次。因此,乡村寄宿制小学的建设应该成为当前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