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治疗手足口病105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85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 %,治疗组有效率为98.09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治疗手足口病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手足口病;三黄芦菊苡仁汤;灌肠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掌、足底、口腔黏膜或咽峡部的斑丘疹、疱疹。我院在治疗时发现中西药同用存在协同效应,能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转诊人次,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08年6月至9月收治的门诊患儿中随机抽取185例,符合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5例中男69例,女36例;年龄最大9岁,最小3月。对照组80例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最大8岁,最小4.5月。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利巴韦林10 mg/kg加5 %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以及对症处理等西药常规治疗。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三黄芦菊苡仁汤,清热解毒,润燥通腑。组方:生大黄(后下)3~5 g、黄连3~10 g、黄芩3~10 g、芦根5~15 g、野菊花8~15 g、薏苡仁8~15 g。辨证加减:发病早期,疹量少色红,着重清热解表、化湿透疹,可酌加金银花5~10 g、藿香3~8 g、葛根3~5 g。发病中期,疹量多色紫暗,疱疹浑浊,着重清热解毒、透营凉血,酌加水牛角(先煎)10~20 g、生地黄5~15 g、柴胡5~10 g、生石膏5~10 g。
用法:以上药物水煎50~200 mL,滴注保留灌肠,后由患儿家属以手捏双臀部约10 min,待药液充分吸收后松开手。每日1次。
2.3疗效判断(自拟)
显效:经治疗后3 d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如发热退,疱疹消。有效:经治疗后3 d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或无加重。无效:治疗3 d内热度渐高,疱疹多,或出现心、脑、肺等变证。
2.4统计方法
SPSS 13.0软件处理,组间比较用t检验。
3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体会
中医古代文献没有对手足口病的专门记载,但在宋代《小儿药证直诀》中载有“其疮出有五名,肝为水疱,以泪出如水,其色青小”“病疱者,涕泪俱少,譬胞中容水,水去则瘦故也”。基本概括了本病的疱疹特点。后世温病学派将皮疹类病列为温病的重要内容,故目前国内学者多数认为本病当归属中医的“时疫”“春温”“温病”“湿温”范畴。治疗从“温”论治。尤其今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少雨无雪,天干物燥,患儿多表现发热、口干、大便干结、疱疹赤红,舌质干红、苔黄腻。笔者自拟三黄芦菊花苡仁汤,方中主药为大黄、黄连、黄芩,三药组成三黄泻心汤方,该方由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主治热毒炽盛结于三焦,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合则清泻三焦。同时,现代研究表明:大黄主含蒽琨类物,能促进肠蠕动,并诱杀病毒[1]。黄连主含黄连碱、小檗碱、对细菌、真菌、病毒有很好的拮抗作用[2]。黄芩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抗变态、抗病毒作用明显[3]。芦根生津止渴除烦,可防热盛伤及阴液;薏苡仁健脾胃,可防主药苦寒败胃;野菊花疏风平肝,可防热盛动及肝风,对小儿高热惊厥有预防作用。手足口病为肠道病毒感染,应用清泻三焦之法,使病毒从肠道排出,减少病毒在肠道增殖并吸收入血,切断病毒血症以及心肺脑变证发生。应用中药汤剂灌肠,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难题,是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燕,赵辉,谢锐.大黄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近况[J].西南国防医药,2005,(2):178-180.
[2]余园媛,王伯初,彭亮,等.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07-111.
[3]杨娟,傅军鹏.黄芩活性成分及药效研究近况[J].实用医药杂志,2004,21(3):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