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气管插管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全麻气管插管手术后,肺部感染情况。方法 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按调查表格进行登记。结果 调查手术患者2914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485例,肺部感染95例感染率19.59%;插管时间<24h感染率5. 38%,>24h感染率 41.67%;痰培养革兰阴性菌64株,占57.65%,革兰阳性菌32株,占28.83%,真菌15株,占13.52%。结论 插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机械通气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机械通气,严格消毒灭菌隔离管理,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护理论文发表
【关键词】全麻气管插管 肺部感染 调查
气管插管是全麻手术患者和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侵入性操作,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将气管插管患者感染控制作为目标性监测项目进行追踪调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9年12月监测调查手术患者2914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485例,其中男329例,女156例。年龄10-72岁,平均55.6岁。气管插管手术后留置时间最长的21d,最短的1.5h,平均42h。
1.2 调查方法 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术后48h,留痰标本做细菌培养,并及时了解培养结果。
1.3 诊断标准 按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依据医师病程记录、胸部X线、各种生化检查结果。
2 结果
2.1 感染率 全麻气管插管术后485例中,肺部感染病例95例,感染率19.59%;其中术后24h拔除气管插管的279例,感染病例15例,感染率5.38%;>24h拔管的192例,感染病例80例, 感染率41.67 %。
2.2 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病原菌构成比 调查485例气管插管术后患者中,肺部感染病例95例,留痰进行细菌培养≥2次,其病原菌分布见表1 。
2.3 治疗情况 95例肺部感染患者在感染前都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术后使用呼吸机32例,占33.68%;鼻导管给氧63例,占66.32%;留置胃管29例,占30.52%;雾化治疗的23例,占24.21%。
3 讨论护理论文发表
3.1 插管时间 气管插管全麻是使用较多的麻醉方式,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1],全麻气管插管时间与术后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根据调查,我院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主要是颅脑外伤患者,因术后昏迷时间长,呼吸功能不全,留置插管时间长。调查结果显示,术后<24h拔除导管感染率5.38%,而>24h时拔管的感染率41.6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 P<0.01),因此尽量缩短手术麻醉插管时间和术后留置时间,是减少肺部感染的主要措施。
3.2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医院肺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连续机械通气发生医院内肺炎的危险比未用机械通气者高6-12倍[2]。其原因是机械通气越长,对气管纤毛损伤越大,防御屏障受破坏,失去了防御感染的作用,也不能湿润气流,绒毛运动下降,其清除分泌物的功能下降,致使病原菌,通过支气管导管内途径直接输送到下呼吸道,感染机会增大[3]。因此,根据患者病情,尽早停止机械通气,拔除气管插管,改用鼻导管给氧,减少了感染的发生。
3.3 抗菌药物的应用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因素,根据调查气管插管术后都使用了抗菌药物,都是联合用药,剂量大,更换频繁,加速了耐药菌的产生。感染病原菌的检出及药敏的测定,是提供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4]。本组调查资料表明,革兰阴性菌占57.65%,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占28.83%;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13. 52%。临床医师根据监测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杜绝滥用抗菌药物,提高治愈率。
3.4 消毒、灭菌、隔离 要预防全麻气管插管术后感染,要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除了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前后,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外;还要尽量减少插鼻胃管,减少误吸;输氧雾化器具,严格的消毒;特别是呼吸机管道,我院都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呼吸机因其拆卸、安装不易而成为消毒死角。其中寄居的病原菌可通过呼吸回路传染患者;虽然通气管和湿化器可以定时消毒,但是常规消毒处理起不到预防感染的作用,一因呼吸机中病原菌可下传;二因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原菌可上传污染呼吸机回路[5]。因此,对呼吸机不能拆卸的回路进出口采用消毒液气溶胶喷雾的办法进行消毒,经采样生物监测效果良好。护理论文发表
参 考 文 献
[1] 张凤云,梁艳芳.颅脑创伤患者术后继发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 ,16 (3) :2732276.
[2] 朱士俊.现代医院感染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73-93.
[3] 吴励文,陈棉生,郑良杰,等.全麻支气管插管与下呼吸道感染灌洗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 511-513.
[4] 郭胤仕,傅小芳,顾琦,等.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0): 1302-1304.
[5] 刘凌燕,刘超,于德俐. 2%戊二醛与酸化水对麻醉喉镜消毒效果的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 (6):900.
【关键词】全麻气管插管 肺部感染 调查
气管插管是全麻手术患者和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侵入性操作,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将气管插管患者感染控制作为目标性监测项目进行追踪调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9年12月监测调查手术患者2914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485例,其中男329例,女156例。年龄10-72岁,平均55.6岁。气管插管手术后留置时间最长的21d,最短的1.5h,平均42h。
1.2 调查方法 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术后48h,留痰标本做细菌培养,并及时了解培养结果。
1.3 诊断标准 按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依据医师病程记录、胸部X线、各种生化检查结果。
2 结果
2.1 感染率 全麻气管插管术后485例中,肺部感染病例95例,感染率19.59%;其中术后24h拔除气管插管的279例,感染病例15例,感染率5.38%;>24h拔管的192例,感染病例80例, 感染率41.67 %。
2.2 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病原菌构成比 调查485例气管插管术后患者中,肺部感染病例95例,留痰进行细菌培养≥2次,其病原菌分布见表1 。
2.3 治疗情况 95例肺部感染患者在感染前都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术后使用呼吸机32例,占33.68%;鼻导管给氧63例,占66.32%;留置胃管29例,占30.52%;雾化治疗的23例,占24.21%。
3 讨论护理论文发表
3.1 插管时间 气管插管全麻是使用较多的麻醉方式,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1],全麻气管插管时间与术后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根据调查,我院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主要是颅脑外伤患者,因术后昏迷时间长,呼吸功能不全,留置插管时间长。调查结果显示,术后<24h拔除导管感染率5.38%,而>24h时拔管的感染率41.6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 P<0.01),因此尽量缩短手术麻醉插管时间和术后留置时间,是减少肺部感染的主要措施。
3.2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医院肺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连续机械通气发生医院内肺炎的危险比未用机械通气者高6-12倍[2]。其原因是机械通气越长,对气管纤毛损伤越大,防御屏障受破坏,失去了防御感染的作用,也不能湿润气流,绒毛运动下降,其清除分泌物的功能下降,致使病原菌,通过支气管导管内途径直接输送到下呼吸道,感染机会增大[3]。因此,根据患者病情,尽早停止机械通气,拔除气管插管,改用鼻导管给氧,减少了感染的发生。
3.3 抗菌药物的应用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因素,根据调查气管插管术后都使用了抗菌药物,都是联合用药,剂量大,更换频繁,加速了耐药菌的产生。感染病原菌的检出及药敏的测定,是提供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4]。本组调查资料表明,革兰阴性菌占57.65%,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占28.83%;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13. 52%。临床医师根据监测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杜绝滥用抗菌药物,提高治愈率。
3.4 消毒、灭菌、隔离 要预防全麻气管插管术后感染,要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除了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前后,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外;还要尽量减少插鼻胃管,减少误吸;输氧雾化器具,严格的消毒;特别是呼吸机管道,我院都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呼吸机因其拆卸、安装不易而成为消毒死角。其中寄居的病原菌可通过呼吸回路传染患者;虽然通气管和湿化器可以定时消毒,但是常规消毒处理起不到预防感染的作用,一因呼吸机中病原菌可下传;二因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原菌可上传污染呼吸机回路[5]。因此,对呼吸机不能拆卸的回路进出口采用消毒液气溶胶喷雾的办法进行消毒,经采样生物监测效果良好。护理论文发表
参 考 文 献
[1] 张凤云,梁艳芳.颅脑创伤患者术后继发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 ,16 (3) :2732276.
[2] 朱士俊.现代医院感染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73-93.
[3] 吴励文,陈棉生,郑良杰,等.全麻支气管插管与下呼吸道感染灌洗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 511-513.
[4] 郭胤仕,傅小芳,顾琦,等.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0): 1302-1304.
[5] 刘凌燕,刘超,于德俐. 2%戊二醛与酸化水对麻醉喉镜消毒效果的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 (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