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生态环境”分析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思考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张均勇1 ,张 川 2
热度0票 浏览49次
时间:2021年7月08日 09:52
(1. 重庆市江津师范进修学校,重庆?402260;2. 重庆市江津师区珞璜小学校,重庆?402260)
摘 要: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关键在乡村,着力点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乡村学校不少感到“气紧”,觉得难以为继,急需有针对性地改变学校信息技术“生态环境”,来盘活课堂教学和教育改革这一盘棋。
作者参与了中央电教馆的科研课题,对农村学校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氛围和“生态环境”作了一定深入的了解,拟从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面提供一些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乡村学校
一、调研与剖析
细品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全文,结合对江津区一部分农村学校关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问题进行的调研,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生态环境”主要体现:
(一)硬件设施——配置与维护
经过义教均衡验收后,各校都建成了千兆校园网、
班班通等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农村学校大多是电视机 + 投影仪 + 电脑,以上这些配置已经五年左右了,部分设备老化严重,由于经费等原因存在更新不足、维护维修不及时、网络带宽容量不够,如有的投影仪镜头已经出现了偏色等相关问题,班班通电源问题以及中控问题,校园网容量问题等,这些一直困扰着农村学校,也因此一直影响着教师的教学。
(二)资源技术——精品与使用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育教学资源是极其丰富的。
比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师一优课平台)就有全国的很多精品课及配套的相关资源,含盖了基础教育所有学段和学科,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就是非常好的优质教学资源。然而教师在寻找和使用资源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作用。再如关于教师组卷方面,现在我区实施的腾讯智慧校园其中就有组卷功能应用,但教师们在备课时运用的数量以及结果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方
面还只是停留在 ppt 的使用上,而 PPT 多数还是从网络上下载来简单修改或者根本就没有修改。而不能通过二次加工和处理(如音视频和图形图像的编辑)真正要让 PPT 真正的成为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很多老师不会用这些技术。
因此大多数数教师依靠优质精品资源的来备上课。
对移动终端的智能化使用,则主要是青年老师们天下。
(三)思想观念——更新与转变
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就首先要着重知识产权,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教师的观念中总是想法方设法去找免费的优质教学资源。对付费的教学资源和音频资源,存在很大的抵触情绪,继而产生不用的想法。对互联网倡导的“共享、共建”参与度不高,热情不够。
归根结底,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信息素养不高,因此思想观念需及时更新和改变。
二、构建与提升
(一)构建学习平台
如今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建成,国家枢
纽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32 个省级体系全部连通,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开放共享,教育管理开发利用机制全面形成,根据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标准确定相关校本培训内容,进行实施,同时进行相应的评估。
其中在个人的自主研修项目中建议:保护教师个
人兴趣,由教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技术模块进行自主研修。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工具,一种程序等,如音频、视频工具的学习,PS 图像处理应用程序的学习等。或者较低层次也可以选择 Word、Excel、PPT 等入门技巧的学习。
在学校的校本研修项目中建议:由学校校长领导
或者指导分管副校长进行适合本校发展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课程总体设计,在学校空间中发布课程,要求全体教师必须达到相关学时和学分,最后进行考核评估,同时将考核评估作为教师考核指标。
(二)提升信息素养
在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中,要推动教
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变革。主动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以适1. 信息技术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传播快,覆盖广,资源多”
的特征。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是教学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这样可以构建丰富有力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信息资源制约着教学应用,作为信息人的教师必须获取,更应充分考虑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管理机制是学校信息化实施的保障,让人与信息的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2.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培训管理
(1)构建一个虚拟社区,让教师像逛商场一样自
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可以进行轻松愉快的互动交流,此社区必须是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入活动。
(2)培训一批骨干尖子,他们是学科教师的信息
技术“师傅”,必须根据学校规模来配备一定数量的技术骨干,技术骨干必须蹲守教师身边,让教师能随时找到点拨者,随时能接受适时培训和指导。
(3)搭建一个线下平台,让教师有一个展示交流
的舞台。
3.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高效应用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要强调与课堂教学
的深度融合。鼓励教师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创新活动,努力实现教师和学生个性化学习,充分发挥“同频互动课堂”,在线教学,网络教研,集体备课,优质课观摩,在线学习等互动功能,将信息技术融合入教师的各个活动环节,使之常态化、多元化、终身化。
三、展望与启示
基于网络环境下,构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体
系,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资源的供给方面需要政府主导,也更需要高校的参与;培养的管理,必须是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协同共进。笔者通过文献研究中发现,智利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路径和策略我们是可以借鉴的。那就是智利依托“结网”计划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养,专注于技术的教育应用而非技术本身,注重培训教师“用信息技术教”,而不是“教信息技术”,以及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和技术资源。但智利的“结网”计划中仍有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态度与意愿;二是信息技术与具体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两个挑战也将是我们一直以来比较难突破的问题,也将是我们在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发展及提升课题中攻坚的话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 [Z]. 教技〔2018〕6 号 .(2018-04-13).
[2]???张广兵 . 智利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及其启示 [J]. 教师教育学报,2018,5(6):98-103.
作者简介:张均勇,男,汉族,重庆江津人,重庆市江津师范进修学校,高级讲师,学士学位、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