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流派与心理学
外语教学流派与心理学
任文林
(新乡医学院外国语言学系,河南 新乡,453003)
摘要: 心理学是作用于一切学科的科学,人们每发展 — 种新的教学法,都必须寻找其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对外语教学而言,
历史上各种流派的教学法都是以当时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都受到一定心理学流派的影响。
关键词: 外语教学;心理学
一、语法翻译法和机械主义、官能主义心理学
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的基础模式,很早就开始被使用。
直到十八世纪末,它才成为了第一个有影响的外语教学方法。
语法翻译法受机械主义和官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其主要特
点是以翻译和语法学习为外语教学的基础模式。机械主义观
点认为,一切语言起源于一种语言,各种语言的语法是共同
的,词汇所表达的概念也一样,差别只在于发音和书写形式
不同,因此采取机械对比、对译的办法进行教学。而官能心
理学认为某些学科具有训练一种或几种官能的特殊价值。根
据语言的特点,在外语教学方面他们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
重视语法教学。
二、直接法和结构主义心理学
《韦氏英语大辞典》对直接法有过一段解释:“直接法是
教授外语,首先是现代外语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外语本身进
行的会话、交谈和阅读来教外语,而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
翻译,也不用形式语法。”这一定义勾划出直接法有别于语法
翻译法的基本特征:直接用外语讲练外语,不用翻译,也不
作语法分析。直接法就是以冯特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
础。在语言构成上,冯特把语言分成两个层面:一是由一个
有组织有联系的说或听的声音系统构成语言的外部形式;二
是有深层的认知过程构成言语的内部形式。前者只是深层认
知过程的表达,而后者则组织说话者的思想,为发音做好准
备,是听者能从所闻中提取含义。
三、听说法、视听法和行为主义、完型主义心理学
听说法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美国,它把听说
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
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即把听到的外语能用口
头表达出来。听说法以行为主义的理论为基础,行为主义心
理学渊源于巴甫洛夫学说,它抓住了“条件反射”构成自己
的基础部分。华生提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公式:刺激-反应。
斯金纳则进一步发展成为新行为主义,认为强化是条件作用
的规律,归结为:刺激-反应-强化。五十年代,法国创始的视
听法在直接法和听说法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情景的视觉感受
方面。视听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同时代的完型主义心理学(也
称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认为通过视听觉理解语言材料
是以整体结构形式实现的,主张用整体结构的方法教词汇,
并要求学生整体地领会语句的意思。
四、沉默法、咨询法、暗示法和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
沉默法、咨询法、暗示法皆首创于六十年代,是以精神
分析心理学及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沉默法是英国数学家、
心理学家加特诺别创立的,他认为一种最佳的外语教学法必
须重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并使学生在使用外语的过程中具
有独立性、自治心、自信心。咨询法的创始人是神父克伦,
他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成是病人向医生、顾客向顾问、不
知道者向知道者咨询的关系。暗示法的创始人是保加利亚精
神病疗法心理学家、医学博士罗札诺夫。暗示有两个基本因
素:无意识和潜力。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建立在无意识的组
合之上,无意识的睡眠状态常是学习的继续。精神分析心理
学是由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所创立,他的自由联想、移情、
释梦、解析及潜意识心理学被用于外语教学。人本主义心理
学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 50 年代所创始。人本主
义心理学第一次把人的“自我实现”和“人的潜能”引入心
理学。
五、认知法和认知心理学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
系统,学习语言最主要的不是模仿,而是掌握规则,主要是语
言规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基本结构”理论和”发现
法”对认知法的发展也颇有影响。在乔姆斯基提出转换生成
语法和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知识结构的理论基础上,美国
卡鲁尔第一个提出了认知法。认知法是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
基础的外语教学法体系。认知法重视对语言规则的理解,着
眼于培养实际而全面运用语言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强调发挥
学生智力作用,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内在因素起决
定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强烈的学习
信心,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
参考文献:
[1] 张春兴 ( 台湾 ). 现代心理学 [M].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8.
[2] 王初明 . 应用心理语言学 [M]. 长沙 :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
[3] 车文博 . 西方心理学史 [M]. 杭州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1998.
[4] 桂诗春 . 心理语言学 [M].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