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的功能性在当代社会衰微及对策
热度0票 浏览209次
时间:2012年5月30日 17:09
摘要:运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陕北民歌的诸多传统性功能正在不断走向衰微。针对这一现象,应该高度重视对其进行挖掘整理、理论研究;并且应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加强创新与传播,使陕北民歌重现它的生命力与独特文化魅力。
关键词:民歌;陕北民歌;民俗;民间文化遗产。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地处中国东、西部的结合带,是草原、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融合区,也是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往来的交汇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东西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陕北曾以丰富的民间音乐闻名全国,陕北民歌的数量之多、流传之广是其他地区的民歌无法比拟的。陕北民歌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当地复杂多元的民俗活动和风貌,向世人展示出陕北民俗独特的文化魅力。
民俗借助语言来储存、传承、发展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语言又通过对民俗的储存、传承得到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他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民歌又成为研究民俗的重要资料。学习、研究、欣赏民歌,只有把民歌与民俗结合起来,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才能获得对民歌的深层理解和感悟。陕北民歌的精要之处既在于描述陕北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更在于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民间音乐中得以一脉相承并且保持长期不变的品种,总是和一定的礼俗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礼俗通常是人类生活中长期保持不变的社会活动,依附于礼俗活动音乐也就因此得以保存和传承;与礼俗活动关系较远的音乐品种,其生存和发展往往取决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中易变的活动,所以与之关系紧密的音乐也就经常处于变化之中。陕北民歌是和生成它们的陕北劳动方式、交通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所有这些发生剧烈变动时,它们的传承过程和传承方式也随之变化,陕北民歌的功能性也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
一、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某些功能的弱化与整体形式的日渐衰微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生活背景,陕北民歌亦然。它是陕北农耕社会生活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陕北地区地理环境恶劣,土地贫瘠。陕北人虽然终年辛勤劳作,仍然无法果腹,有时不得不撂下一家老小,到宁夏、内蒙一带去谋生,俗称“走西口”。尽管“西口”距离陕北并不遥远,但由于过去陕北地形复杂,交通十分落后,又生逢乱世,往往一别不知音讯,故人们望着要“走西口”的亲人或情人,伤心是难免的。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反映生离死别、盼望亲人早日归来的山曲与小调。
不同时期的陕北民歌,其社会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别,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功能性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着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由于生产劳动的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民歌所固有的那种劳动性、排忧性和诉苦性自然会随着而丧失。至于革命民歌所表现出来的宣传性、歌颂性和记事性,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功能,这种特殊的功能也必然会因时代的变迁而不再发挥作用。由此看来,陕北民歌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其日常功能也在不断演变,现在已逐渐萎缩为比较单一的娱乐性功能了。而且仅此一种功能也受到了电影、电视和流行歌曲等众多现代娱乐形式的强大冲击,而显得愈来愈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形式特征。
就劳动发生说来看,一些产生陕北民歌的劳动方式现在或已消失或已退化(如赶脚、渡船、打夯、推磨、打场等)。就仪式发生说来看,出行、跳火、请神等仪式在当今社会已基本不复存在;保锁、过关、上梁、婚礼、丧礼等仪式虽还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的地区存在着,但其仪式形式也已逐渐趋于现代化和简单化,因而很少有人在这样的仪式上唱民歌了。随着交通的便利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变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旷野之歌也就自然而然原有的生存土壤。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社会风俗的不便再随意吼起来了。至于那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真实故事和真实事件也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成一种历史的陈迹。
如今,陕北民歌作为陕北人生活中的特有的娱乐方式和通用语的功能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消解。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工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的逐渐替代,整个社会环境的更迭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入侵,古老的陕北民歌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人们可以看电视,听广播,唱流行歌曲,这就使许多人不再那么醉心于他们曾经借以排忧解难的陕北民歌。美国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而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关联。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考察一种文学现象时,就不能独立地关注这一文学活动的某一方面,而应该对文学活动的这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进行整体的观照。陕北民歌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和艺术活动,它的兴盛与衰落也是以上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艺术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并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社会与人文的烙印。陕北民歌是陕北农耕经济社会的民间文化产品,是农业生活的产物,农业文明与民歌是一种依附的关系。物质的发展与快节奏的生活使民歌失去了改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个体创作的彰显以及媒体的炒作,陕北民歌的乡土性、集体性和口头性已大大削弱。现在演唱的陕北民歌基本上都是过去的民歌,内容离时代越来越远。传统民歌中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因而,以此为表现内容的陕北民歌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下已经越来越失去其发展的生命活力了。
陕北民歌功能的弱化大大削弱其继续发展的动力,人因功能弱化而衰老,因功能弱化而枯萎,一种艺术形式也会因功能弱化而衰落。这是自然现象,也是客观规律。精致化是艺术发展的趋势,但艺术的生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失。陕北民歌的日渐衰微,更引起我们对之加以发展与珍惜的及时性与迫切性。无怪乎冯骥才先生大声疾呼:“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和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能够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吗?能够叫后人完全不知道这些伟大的文明创造吗?”因此,及时全面地抢救、利用、保护陕北民歌就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二、陕北民歌的功能性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丰富的灵活性
虽然,民间音乐在传承过程中受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制约,但是,其传承方式又有着极强的稳固性和灵活性。前面讲过,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生活史与心灵史的生动记录,与陕北人民生活相关的事物几乎都可以从民歌中找到。
有着古老传统和深厚积淀的陕北民歌是不会这么容易彻底消亡的,面对现代化的剧烈冲击,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应变方式,可能开始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就会找到应变之策,以另外一种变体的模式继续传承下去。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酒文化是当代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民歌与酒文化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酒与陕北民歌的密切关系自古有之,但绝无现在如此突出。当前,中国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更为迅捷,陕北乡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脱贫致富的人群正在迅速扩大,经济的发展也为酒文化及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生存背景。
第二,陕北地区形成的以民歌手为主要成员的流动团体,成为当代陕北民歌新兴的表演者、传播者和创作者。不少年轻的农民将这当成了谋生手段。不少歌手纷纷走向北京、西安、深圳等大城市的歌舞厅,还有不少走进了艺术院校。
第三,陕北民歌在当代民俗的演变过程中会放弃一些有形的东西,但陕北民歌的特色、风格未变,精髓未失。确实,随着陕北乡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陕北以前所特有的生存环境、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都有了根本的改变,反映在陕北民歌中那种孤愤激昂的悲情美。“‘出走’与‘逃离’为精神主题以及表层热烈、深层苍凉的异质性结构”都在逐渐消失。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陕北民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未变,集体创作的创作形式未变,即兴创作、演唱的创作方式未变,陕北黄土地的传承环境未变,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产生的歌、词、声、腔,反映的是当代乡民真实的生活状况,也是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
三、对陕北民歌发展方向的思考
以上陕北民歌功能性在当代民俗中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符合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规律的,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社会,陕北民歌的发展也离不开当代社会的民俗状况。它不以一种单一的形式进行传承,而是以多线条、多思维、多层面的形式,尽力适应和激发民众审美感受,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对陕北民歌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音乐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挖掘整理,加强理论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利用,进一步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1 搜集与整理,加强理论研究陕北民歌就像黄土地遍地生长的野草一样散落在陕北大地的沟沟洼洼、村村寨寨。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一无遗漏的搜集整理。对着名歌唱家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其作品,建立民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歌原汁原味保存下来。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陕北民歌集。一部是《陕北民歌集成》,另一部是《陕北民歌精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载体永久保存,“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要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其次,“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民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理论与创作永远是一驾马车上两只并行不悖的轮子,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二者只能同步同向而行,而不是反之。创作是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理论研究并不是创作的附属物,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开掘、开拓与提升,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内蕴和艺术文化价值;开拓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其艺术的品位与艺术品格。
2 结合民俗风情,改造与创新陕北民歌产生于远古时代,发展于近现代,繁荣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陕北民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生存与发展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全国新民歌运动的掀起,陕北民歌也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振兴期。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和《黄土高坡》以及中国西部摇滚歌曲的兴起与兴盛等,都曾一度唱红全国。这一系列的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繁荣与发展。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陕北民歌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陕北民歌,首先要研究传统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并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真实质朴、率直明快、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开发与利用,繁荣我国音乐事业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就很有必要在对民歌的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他们才会自觉地利用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因此在开发、传播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时,首先要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歌演唱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使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建立民歌博物馆打造民歌文化村等等。
其次,着手陕北民歌在外界影响的扩大化过程。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展演式保存、媒体保存。组织一批作家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艺术是独立的,同时也是融合的。在独立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再次,推进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劳动所得仅用于维持物质生活,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消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会日益增长,文化行业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当今世界,文化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文化本身也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审美感受,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对陕北民歌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音乐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挖掘整理,加强理论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利用,进一步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1 搜集与整理,加强理论研究陕北民歌就像黄土地遍地生长的野草一样散落在陕北大地的沟沟洼洼、村村寨寨。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一无遗漏的搜集整理。对着名歌唱家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其作品,建立民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歌原汁原味保存下来。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陕北民歌集。一部是《陕北民歌集成》,另一部是《陕北民歌精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载体永久保存,“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要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其次,“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民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理论与创作永远是一驾马车上两只并行不悖的轮子,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二者只能同步同向而行,而不是反之。创作是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理论研究并不是创作的附属物,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开掘、开拓与提升,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内蕴和艺术文化价值;开拓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其艺术的品位与艺术品格。
2 结合民俗风情,改造与创新陕北民歌产生于远古时代,发展于近现代,繁荣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陕北民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生存与发展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全国新民歌运动的掀起,陕北民歌也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振兴期。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和《黄土高坡》以及中国西部摇滚歌曲的兴起与兴盛等,都曾一度唱红全国。这一系列的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繁荣与发展。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陕北民歌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陕北民歌,首先要研究传统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并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真实质朴、率直明快、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开发与利用,繁荣我国音乐事业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就很有必要在对民歌的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他们才会自觉地利用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因此在开发、传播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时,首先要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歌演唱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使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建立民歌博物馆打造民歌文化村等等。
其次,着手陕北民歌在外界影响的扩大化过程。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展演式保存、媒体保存。组织一批作家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艺术是独立的,同时也是融合的。在独立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再次,推进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劳动所得仅用于维持物质生活,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消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会日益增长,文化行业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当今世界,文化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文化本身也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审美感受,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对陕北民歌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音乐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挖掘整理,加强理论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利用,进一步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1 搜集与整理,加强理论研究陕北民歌就像黄土地遍地生长的野草一样散落在陕北大地的沟沟洼洼、村村寨寨。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一无遗漏的搜集整理。对着名歌唱家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其作品,建立民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歌原汁原味保存下来。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陕北民歌集。一部是《陕北民歌集成》,另一部是《陕北民歌精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载体永久保存,“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要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其次,“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民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理论与创作永远是一驾马车上两只并行不悖的轮子,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二者只能同步同向而行,而不是反之。创作是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理论研究并不是创作的附属物,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开掘、开拓与提升,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内蕴和艺术文化价值;开拓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其艺术的品位与艺术品格。
2 结合民俗风情,改造与创新陕北民歌产生于远古时代,发展于近现代,繁荣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陕北民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生存与发展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全国新民歌运动的掀起,陕北民歌也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振兴期。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和《黄土高坡》以及中国西部摇滚歌曲的兴起与兴盛等,都曾一度唱红全国。这一系列的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繁荣与发展。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陕北民歌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陕北民歌,首先要研究传统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并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真实质朴、率直明快、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开发与利用,繁荣我国音乐事业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就很有必要在对民歌的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他们才会自觉地利用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因此在开发、传播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时,首先要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歌演唱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使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建立民歌博物馆打造民歌文化村等等。
其次,着手陕北民歌在外界影响的扩大化过程。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展演式保存、媒体保存。组织一批作家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艺术是独立的,同时也是融合的。在独立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再次,推进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劳动所得仅用于维持物质生活,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消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会日益增长,文化行业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当今世界,文化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文化本身也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业目前也已成为最有前途的一种阳光产业。陕北民歌也不例外,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对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种文化资源,陕北民歌是大有开发利用的价值的。通过录音磁带和DVD光盘把陕北民歌全力打人全国甚至国际文化市场。要将陕北民歌的开发与迅速发展起来的红色旅游经济结合起来。通过陕北民歌来宣传陕北旅游,反过来通过搞活陕北特色的旅游来促销陕北民歌。二者互动发展,相得益彰。中国传统民歌底蕴丰富,风格多样,自成体系,它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虽然在现代化社会中,民歌的生存土壤基本上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应当努力使其通过这种变化,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继续传承。政府、专家、媒体、学校应通力合作,为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空间。发展陕北民歌是一项浩大而又细致的工程。如此巨大的一项工程,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保证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只有这样做了,我们才能上对得起古人,下对得起来者。
总之,珍惜文化资源,发展陕北民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完成这一人类文化的伟大事业,既非一人之事,亦非一人之功,只有大家携起手来,筑成一道坚实的堤坝,这样才能保证继承与发展陕北民歌这一珍贵民间文化遗产的伟大工程不至于渗漏、决堤乃至崩溃。从这层意义上说,陕北民歌的继承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民歌;陕北民歌;民俗;民间文化遗产。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地处中国东、西部的结合带,是草原、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融合区,也是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往来的交汇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东西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陕北曾以丰富的民间音乐闻名全国,陕北民歌的数量之多、流传之广是其他地区的民歌无法比拟的。陕北民歌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当地复杂多元的民俗活动和风貌,向世人展示出陕北民俗独特的文化魅力。
民俗借助语言来储存、传承、发展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语言又通过对民俗的储存、传承得到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他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民歌又成为研究民俗的重要资料。学习、研究、欣赏民歌,只有把民歌与民俗结合起来,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才能获得对民歌的深层理解和感悟。陕北民歌的精要之处既在于描述陕北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更在于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民间音乐中得以一脉相承并且保持长期不变的品种,总是和一定的礼俗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礼俗通常是人类生活中长期保持不变的社会活动,依附于礼俗活动音乐也就因此得以保存和传承;与礼俗活动关系较远的音乐品种,其生存和发展往往取决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中易变的活动,所以与之关系紧密的音乐也就经常处于变化之中。陕北民歌是和生成它们的陕北劳动方式、交通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所有这些发生剧烈变动时,它们的传承过程和传承方式也随之变化,陕北民歌的功能性也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
一、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某些功能的弱化与整体形式的日渐衰微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生活背景,陕北民歌亦然。它是陕北农耕社会生活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陕北地区地理环境恶劣,土地贫瘠。陕北人虽然终年辛勤劳作,仍然无法果腹,有时不得不撂下一家老小,到宁夏、内蒙一带去谋生,俗称“走西口”。尽管“西口”距离陕北并不遥远,但由于过去陕北地形复杂,交通十分落后,又生逢乱世,往往一别不知音讯,故人们望着要“走西口”的亲人或情人,伤心是难免的。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反映生离死别、盼望亲人早日归来的山曲与小调。
不同时期的陕北民歌,其社会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别,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功能性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着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由于生产劳动的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民歌所固有的那种劳动性、排忧性和诉苦性自然会随着而丧失。至于革命民歌所表现出来的宣传性、歌颂性和记事性,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功能,这种特殊的功能也必然会因时代的变迁而不再发挥作用。由此看来,陕北民歌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其日常功能也在不断演变,现在已逐渐萎缩为比较单一的娱乐性功能了。而且仅此一种功能也受到了电影、电视和流行歌曲等众多现代娱乐形式的强大冲击,而显得愈来愈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形式特征。
就劳动发生说来看,一些产生陕北民歌的劳动方式现在或已消失或已退化(如赶脚、渡船、打夯、推磨、打场等)。就仪式发生说来看,出行、跳火、请神等仪式在当今社会已基本不复存在;保锁、过关、上梁、婚礼、丧礼等仪式虽还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的地区存在着,但其仪式形式也已逐渐趋于现代化和简单化,因而很少有人在这样的仪式上唱民歌了。随着交通的便利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变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旷野之歌也就自然而然原有的生存土壤。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社会风俗的不便再随意吼起来了。至于那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真实故事和真实事件也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成一种历史的陈迹。
如今,陕北民歌作为陕北人生活中的特有的娱乐方式和通用语的功能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消解。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工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的逐渐替代,整个社会环境的更迭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入侵,古老的陕北民歌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人们可以看电视,听广播,唱流行歌曲,这就使许多人不再那么醉心于他们曾经借以排忧解难的陕北民歌。美国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而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关联。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考察一种文学现象时,就不能独立地关注这一文学活动的某一方面,而应该对文学活动的这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进行整体的观照。陕北民歌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和艺术活动,它的兴盛与衰落也是以上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艺术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并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社会与人文的烙印。陕北民歌是陕北农耕经济社会的民间文化产品,是农业生活的产物,农业文明与民歌是一种依附的关系。物质的发展与快节奏的生活使民歌失去了改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个体创作的彰显以及媒体的炒作,陕北民歌的乡土性、集体性和口头性已大大削弱。现在演唱的陕北民歌基本上都是过去的民歌,内容离时代越来越远。传统民歌中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因而,以此为表现内容的陕北民歌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下已经越来越失去其发展的生命活力了。
陕北民歌功能的弱化大大削弱其继续发展的动力,人因功能弱化而衰老,因功能弱化而枯萎,一种艺术形式也会因功能弱化而衰落。这是自然现象,也是客观规律。精致化是艺术发展的趋势,但艺术的生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失。陕北民歌的日渐衰微,更引起我们对之加以发展与珍惜的及时性与迫切性。无怪乎冯骥才先生大声疾呼:“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和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能够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吗?能够叫后人完全不知道这些伟大的文明创造吗?”因此,及时全面地抢救、利用、保护陕北民歌就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二、陕北民歌的功能性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丰富的灵活性
虽然,民间音乐在传承过程中受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制约,但是,其传承方式又有着极强的稳固性和灵活性。前面讲过,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生活史与心灵史的生动记录,与陕北人民生活相关的事物几乎都可以从民歌中找到。
有着古老传统和深厚积淀的陕北民歌是不会这么容易彻底消亡的,面对现代化的剧烈冲击,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应变方式,可能开始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就会找到应变之策,以另外一种变体的模式继续传承下去。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酒文化是当代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民歌与酒文化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酒与陕北民歌的密切关系自古有之,但绝无现在如此突出。当前,中国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更为迅捷,陕北乡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脱贫致富的人群正在迅速扩大,经济的发展也为酒文化及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生存背景。
第二,陕北地区形成的以民歌手为主要成员的流动团体,成为当代陕北民歌新兴的表演者、传播者和创作者。不少年轻的农民将这当成了谋生手段。不少歌手纷纷走向北京、西安、深圳等大城市的歌舞厅,还有不少走进了艺术院校。
第三,陕北民歌在当代民俗的演变过程中会放弃一些有形的东西,但陕北民歌的特色、风格未变,精髓未失。确实,随着陕北乡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陕北以前所特有的生存环境、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都有了根本的改变,反映在陕北民歌中那种孤愤激昂的悲情美。“‘出走’与‘逃离’为精神主题以及表层热烈、深层苍凉的异质性结构”都在逐渐消失。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陕北民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未变,集体创作的创作形式未变,即兴创作、演唱的创作方式未变,陕北黄土地的传承环境未变,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产生的歌、词、声、腔,反映的是当代乡民真实的生活状况,也是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
三、对陕北民歌发展方向的思考
以上陕北民歌功能性在当代民俗中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符合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规律的,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社会,陕北民歌的发展也离不开当代社会的民俗状况。它不以一种单一的形式进行传承,而是以多线条、多思维、多层面的形式,尽力适应和激发民众审美感受,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对陕北民歌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音乐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挖掘整理,加强理论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利用,进一步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1 搜集与整理,加强理论研究陕北民歌就像黄土地遍地生长的野草一样散落在陕北大地的沟沟洼洼、村村寨寨。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一无遗漏的搜集整理。对着名歌唱家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其作品,建立民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歌原汁原味保存下来。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陕北民歌集。一部是《陕北民歌集成》,另一部是《陕北民歌精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载体永久保存,“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要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其次,“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民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理论与创作永远是一驾马车上两只并行不悖的轮子,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二者只能同步同向而行,而不是反之。创作是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理论研究并不是创作的附属物,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开掘、开拓与提升,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内蕴和艺术文化价值;开拓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其艺术的品位与艺术品格。
2 结合民俗风情,改造与创新陕北民歌产生于远古时代,发展于近现代,繁荣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陕北民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生存与发展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全国新民歌运动的掀起,陕北民歌也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振兴期。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和《黄土高坡》以及中国西部摇滚歌曲的兴起与兴盛等,都曾一度唱红全国。这一系列的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繁荣与发展。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陕北民歌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陕北民歌,首先要研究传统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并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真实质朴、率直明快、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开发与利用,繁荣我国音乐事业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就很有必要在对民歌的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他们才会自觉地利用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因此在开发、传播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时,首先要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歌演唱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使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建立民歌博物馆打造民歌文化村等等。
其次,着手陕北民歌在外界影响的扩大化过程。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展演式保存、媒体保存。组织一批作家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艺术是独立的,同时也是融合的。在独立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再次,推进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劳动所得仅用于维持物质生活,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消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会日益增长,文化行业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当今世界,文化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文化本身也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审美感受,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对陕北民歌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音乐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挖掘整理,加强理论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利用,进一步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1 搜集与整理,加强理论研究陕北民歌就像黄土地遍地生长的野草一样散落在陕北大地的沟沟洼洼、村村寨寨。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一无遗漏的搜集整理。对着名歌唱家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其作品,建立民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歌原汁原味保存下来。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陕北民歌集。一部是《陕北民歌集成》,另一部是《陕北民歌精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载体永久保存,“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要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其次,“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民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理论与创作永远是一驾马车上两只并行不悖的轮子,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二者只能同步同向而行,而不是反之。创作是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理论研究并不是创作的附属物,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开掘、开拓与提升,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内蕴和艺术文化价值;开拓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其艺术的品位与艺术品格。
2 结合民俗风情,改造与创新陕北民歌产生于远古时代,发展于近现代,繁荣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陕北民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生存与发展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全国新民歌运动的掀起,陕北民歌也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振兴期。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和《黄土高坡》以及中国西部摇滚歌曲的兴起与兴盛等,都曾一度唱红全国。这一系列的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繁荣与发展。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陕北民歌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陕北民歌,首先要研究传统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并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真实质朴、率直明快、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开发与利用,繁荣我国音乐事业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就很有必要在对民歌的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他们才会自觉地利用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因此在开发、传播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时,首先要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歌演唱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使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建立民歌博物馆打造民歌文化村等等。
其次,着手陕北民歌在外界影响的扩大化过程。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展演式保存、媒体保存。组织一批作家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艺术是独立的,同时也是融合的。在独立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再次,推进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劳动所得仅用于维持物质生活,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消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会日益增长,文化行业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当今世界,文化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文化本身也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审美感受,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对陕北民歌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音乐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挖掘整理,加强理论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利用,进一步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1 搜集与整理,加强理论研究陕北民歌就像黄土地遍地生长的野草一样散落在陕北大地的沟沟洼洼、村村寨寨。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一无遗漏的搜集整理。对着名歌唱家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其作品,建立民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歌原汁原味保存下来。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陕北民歌集。一部是《陕北民歌集成》,另一部是《陕北民歌精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载体永久保存,“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要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其次,“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民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理论与创作永远是一驾马车上两只并行不悖的轮子,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二者只能同步同向而行,而不是反之。创作是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理论研究并不是创作的附属物,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开掘、开拓与提升,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内蕴和艺术文化价值;开拓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其艺术的品位与艺术品格。
2 结合民俗风情,改造与创新陕北民歌产生于远古时代,发展于近现代,繁荣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陕北民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生存与发展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全国新民歌运动的掀起,陕北民歌也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振兴期。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和《黄土高坡》以及中国西部摇滚歌曲的兴起与兴盛等,都曾一度唱红全国。这一系列的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繁荣与发展。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陕北民歌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陕北民歌,首先要研究传统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并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真实质朴、率直明快、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开发与利用,繁荣我国音乐事业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就很有必要在对民歌的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他们才会自觉地利用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因此在开发、传播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时,首先要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歌演唱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使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建立民歌博物馆打造民歌文化村等等。
其次,着手陕北民歌在外界影响的扩大化过程。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展演式保存、媒体保存。组织一批作家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艺术是独立的,同时也是融合的。在独立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再次,推进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劳动所得仅用于维持物质生活,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消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会日益增长,文化行业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当今世界,文化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文化本身也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业目前也已成为最有前途的一种阳光产业。陕北民歌也不例外,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对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种文化资源,陕北民歌是大有开发利用的价值的。通过录音磁带和DVD光盘把陕北民歌全力打人全国甚至国际文化市场。要将陕北民歌的开发与迅速发展起来的红色旅游经济结合起来。通过陕北民歌来宣传陕北旅游,反过来通过搞活陕北特色的旅游来促销陕北民歌。二者互动发展,相得益彰。中国传统民歌底蕴丰富,风格多样,自成体系,它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虽然在现代化社会中,民歌的生存土壤基本上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应当努力使其通过这种变化,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继续传承。政府、专家、媒体、学校应通力合作,为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空间。发展陕北民歌是一项浩大而又细致的工程。如此巨大的一项工程,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保证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只有这样做了,我们才能上对得起古人,下对得起来者。
总之,珍惜文化资源,发展陕北民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完成这一人类文化的伟大事业,既非一人之事,亦非一人之功,只有大家携起手来,筑成一道坚实的堤坝,这样才能保证继承与发展陕北民歌这一珍贵民间文化遗产的伟大工程不至于渗漏、决堤乃至崩溃。从这层意义上说,陕北民歌的继承与发展,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