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刘昉昉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为促进学校美育发展做出要求和提供指导。普通高等院校作为美育实施的高级阶段 , 负有在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上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和人文素养的任务。与此同时,普通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注重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还肩负着“以美育人”,把抽象的价值导向、理想信念、美育价值融入思政育人工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美学系统课程应建立密切联系。
关键词:“以美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1.1 形式化与教条化倾向严重通过调查研宄与实践走访发现,思政课的实效性、针对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存在形式化与教条化倾向严重的现象,教学方式多以“你讲我听”、“你说我做”、单纯的理论讲解、师生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及语言等方法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思政课的内涵提升、外延拓展与教学改革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政理论课多聚焦强调绝对真理、科学逻辑和宏大叙事等形而上的类型内容,忽视实践主客体多样化与多元性的需求,在方式选择上存在形式化与教条化倾向,导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政治和思想教育上,几乎忽略了对大学生的美学教育和审美需求补偿。
1.2 受众个性化与差异性并存
教育客体所受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程度、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程度、乃至接触的外部环境等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对他们在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和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是制约,不同家庭背景、人生阅历、成长环境与亲缘关系造就了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对热点问题和政治事件的看法自然不同,多元文化环境导致的选择困难,这也是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呈现差异性的原因。所以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不可能也无法避开社会规范和期望随心所欲的只考虑个体差异和需要。
1.3 基础美育功能和资源整合薄弱
由于基础教育美育的缺失与不足 , 大学生面临更为严峻的美育形势,“以审美为核心”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中未得到必要的重视与实践 , 美育必须以“审美经验”、“审美感受”为基础。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审美素养 , 但缺乏审美基本知识与技能 ;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美育课程需求 , 但美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完整。“美育+思政”
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尚待进一步思考、研究与实践。
1.4 外部舆论环境缺乏美学引导
外部舆论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选取接受信息所起的“软约束”力量与“隐藏的影响力”非常强大。这也给浸润在多元美学观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了很多外部风险。美学引导不足的外部舆论环境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对思政理论教育成效与美学信息的选择和判断。
二、关于“以美育人”的思政性研究
2.1 “以美育人”的内涵
以美育人,从理论上讲,是一个将艺术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人类的审美意识出发, 突出美的本质,注重美的创造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以美育人的本质 , 即以情感教育、艺术教育、“以美育人”理论教育等为桥梁 , 以铸造人的完美人格为核心目标 , 以人的全面能力发展和自主性、创造性能力培养为旨归 , 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为终极追求的教育实践活动。
“以美育人”本身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育人功能 , 其在思政教育体系中能迸发的作用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2.2“以美育人”的思政性分析
1,高校思政实践与创新的需要
高校思政实践基本采用专门人员和专门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现有方式存在一定弊端,因此要用整体教育代替专门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序列 ,形成整体合力,使得高校各个学科系统都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真正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思政教育与美学育人,二者对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成长缺一不可,前者开发理论逻辑与思维,后者开发形象思维与审美能力。高校思政实践与创新,对学生如何做好美学能力的内化,对教师如何做到美学功能的内化,最终实现二者内化成效的转化与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与艺术课程的深度。
2,接受人理论与审美认知的需要
授课人无法将想要表达的知识点和思想理论细致无误的带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往往只能通过“图式化””的形象与“艺术性”的手段呈现,大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接受程度、对课程的意义、价值及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正视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培育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把关注的焦点从授课人和课程本身转向了受课人本身,强调通过“以美育人”能力的提高反作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能提升。
将美的观念渗透到思政课教学的全方面与全过程,运用“以美育人”所包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内容增强思政课教育效果,借助审美性、艺术性的手段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的内心感受。普通高等教育要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进行美的渗透,寓教于乐、融教于趣、朋心合力,给予教育对象美的体验和感受。
3,审美主体与客体相适应的需要
“以美育人”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与辖射发展,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相适应的需要,就是进一步增强课程主体的感染力、提高教学活动过程的吸引力、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厚积美感经验,注重美的创造过程。进一步完善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就是要通过主客体审美需求上的互相补偿、健全与适应。 对于“以美育人”+ 思政模式的实践来讲,就是要进一步健全与丰富思想政治教学体系与学科体系同时增强美育实践的效能。
三、“以美育人”+ 思政的实践路径概述
3.1 内化动能:个体审美能力
个体审美能力在“以美育人”领域属于一个被掩隐的道德畛域,其作为一项人的基本能力,能够让思政理论框架下的主客体在日渐激烈的价值冲突、愈加快速的社会变迁、日趋严重的审美困境等现实环境中充分发挥个体审美能力,决定自身的审美取向,即思政理论框架下的主客体能够在个体审美能力“宽度、程序和方法”的作用下充分了解审美现象,判别审美是非,摆脱审美困境,做出正确的审美抉择。
3.2 外化势能:个体审美实践
思政理论框架下的主客体“审美成长”的过程并不是单方面的过程,而是审美思维领域与思政理论实践领域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审美实践的“高度、结构和系统”的生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获得:一方面,主客体均需解决随时遇到的审美问题和道审美困境,并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吸取和积累道德经验;另一方面,要主动结合现有审美知识与能力,积极将其与自身的审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个人独特的审美意识与行为,以提升自身的个体审美实践能力,其强弱以解决“以美育人”+ 思政融合的层次和质量为衡量指标且呈正比趋势。
3.3 完善外部环境的美育路径
外部环境不仅是进行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实现“以美育人”的重要基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个体审美能力和个体审美实践活动都在为完善外部整体环境的美育路径服务,因此,他们不仅要通过自身实践获得个体审美认知,还要通过践行美育行为达到完善外部环境美育路径的目标。
3.4“以美育人”与思政教育的辩证统一
“以美育人”的目的正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得到美学成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以美育人”的实践过程中遇到外部失衡、内部失衡、多元冲突困境时,以美育价值性认知模糊造成自我个体在思政教育中存在较大差异性,通过广泛“以美育人”要求,在“内化为个体审美能力、外化为个体审美实践和升华为外部环境的审美认知”三个环节间的循环转化来产生实际作用,最终实现“以美育人”与思政教育的辩证统一。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艺术院校时讲到“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高校“以美育人”教育的发展往往滞后于理论学习与实践,无论从高校面临的社会形势,还是从大学生自身状况看,当广大教育工作者发现大学生存在某种倾向,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研究视角就是由“教育者”转为大学生群体这一“接受者”,这对大学生如何在“以美育人”视域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做好大学生““美育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大,蜕变的过程是艰难痛苦的,这也恰恰说明整合高校资源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研究一直在路上。这要求高校思政育人工程中,必须结合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特色,精心挖掘并打造艺术学科中的“思政盛宴”,精心设计并落实思政理论课中的“大美之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体系建设,要求“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以美育人”+ 思政教育体系的具体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文静,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以美育人”原理应用 [J],教育现代化 ;2019; 第 73 期 ;P195-196;[2] 付艳军,王新生,论马克思主义“以美育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研究 [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 第 38 卷 ; 第 7期 ;P102-105;[3] 廖阔,接受“以美育人”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6; 第 39 卷 ; 第 4 期 ;P109-111;[4] 尚志祥,余丹,美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策略研究 [J],信息周刊 ;2019; 第 23 期 ;P353,405;[5]石钰,美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途径研究[J],高考;2018;第 26 期 ;P8;[6] 史忠璇,“以美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研究——以 S 大学为个案 [M],山东大学 ;2018;[7] 王爽,美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 [M],长春工业大学 ,2016[8] 隋文慧,以人为本以美育人 [M],山东师范大学,2006[9] 新时代的美育使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 8 位老教授的回信精神,人民网作者简介:刘昉昉,(1989-),男,汉族,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研究与美术学方向。
潘雪丽,(1989-),女,蒙古族,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研究与民族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