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公共服务取向模式——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管理模式;公共服务取向模式
【论文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出现了诸多矛盾和不平衡等不和谐的社会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公共管理理念落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和失衡。这些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当前积极转变公共管理模式,构建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管理模式是其重要出路。历史论文发表
1.管理模式与公共服务取向模式
既然我们要谈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那么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管理模式。所谓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从企业管理这个角度界定的,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和其他的企业所不同的地方。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它包括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也就是企业在管理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上最基本的不同特征。而作为管理模式之一的公共管理模式,也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公共管理规章制度和公共管理文化。公共管理规章制度作为规范管理者行为的一种手段是外在性的,是要求硬性执行的具有被动性,而公共管理文化则是内在性的,是公共管理者在组织中接受熏陶,自身从内心接受整个组织文化影响的结果,具有主动性,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提倡建立公共服务取向模式时,不仅要从制度上建立,更应该从组织文化上建立,这样才能将组织的规章制度内化成管理者的思想,真正被其接受且更好地加以实践。它代表了一种将私人部门管理观念和公共部门管理观念的新融合,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但又采用私人部门的“良好的实践”中的质量管理思想。它赋予新型的公共部门——它们既与以往旧的公共组织决裂,又保留了明确的认同感和目标使命——以合法性。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及特征是:主要关心提高服务质量,强调产出价值,但必须以实现公共服务使命为基础;在管理过程中反映使用者(而不是一般的顾客)的愿望、要求和利益,以使用者的声音而非顾客的退出作为反馈回路,强调公民权理念;要求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公共服务的使命与价值,强调公民参和公共责任制等。历史论文发表
2.和谐社会的构建:向公共服务取向模式转变的动力
近些年,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失衡和社会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和失衡。这些不和谐现象都使得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这些不和谐因素主要是由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越位或缺位引起的。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进行转变公共管理模式,建立公共服务取向模式也就成为必然要求。
2.1政府职能定位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和谐。市场经济是以企业和社会为竞争主体的法制化经济组织形式,政府的职能在于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的运作、搞好服务、维护良好的市场运作环境。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政府仍对市场经济的实际运作直接干预太多,而对于一些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严重不足,造成政府不该做的反而做了,但也没做好;该做的却没做或者没做到位。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使得市场经济不能健康有序运作,二者严重不和谐。
2.2国家公共支出政策结构不和谐。在计划经济时代以及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一直处于经济建设的角色,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建设职能,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市场竞争的主体。因此,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将大量的资金用于直接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和行政支出上,而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资金比重很小。如1990 - 2001年间,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平均增长速度为29.2%, 12年间增长了7.3倍。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为6472.56亿元,占当年GDP的6.7 %,占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 34.24%;而社会文教费用为5213.23亿元,占当年GDP的5.4%,占政府财政支出综额的27.58%。同时城乡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就业制度、二元公共服务制度和二元公共财政制度,使得公共支出政策结构不仅在投资建设和社会服务上存在着失衡,而且在社会服务本身结构上也存在着严重失衡。历史论文发表
3.公共服务取向模式的构建
一种管理模式的建立不应该是对原有模式的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造,不仅是外在制度改造,更应该是内在思想文化的改造。世界著名管理大师杜拉克提出:“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也不是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因此我国在建立公共服务取向模式时更应树立公共服务思想,建设应该坚持的理念取向,营造公共服务文化氛围。
3.1强调绩效管理评估、全面政府责任机制。绩效评估指由其他主体用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对政府行为结果是否与其目标任务相配套进行评估。实践证明,绩效评估能促进政府服务能力的提高。全面政府责任机制是指政府的责任并不是单一的。政府不能只关注市场,而忽略法律、社会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等,应当建立一套各因素相互关联的政府行为问责机制。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以公众服务为导向。新一届政府也不断强调“民本”的重要性,将“三农问题”提到政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上来。公众服务导向的内涵就是政府提供什么、如何提供要事先听取公众的意见,将公众意愿作为第一价值取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果如何应当以社会公众的评价为主。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民为本”的优秀文化传统。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行政改革的启示之一就是如何以公众为对象,引人竞争机制,以企业的精神重塑政府,提高政府的能力与效率,使公众获取更多高质量的服务。例如,美国副总统戈尔在1993年国家绩效评价的报告中宣称:政府要服务的是我们的顾客。加拿大要求所有的政府机构书面报告各机关的目标,这些目标必须是支援咨询式的管理方法,并结合服务导向的组织目标。在英国,撒切尔政府时期曾轮廓性地提出公众是顾客,政府为顾客服务的原则,90年代的梅杰政府则进一步提出“顾客中心论”的观点,要求抛弃墨守成规的观念,不断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并号称要与顾客一起来改变官僚系统的文化。在葡萄牙,“公民第一”已经成为促进和指导公共行政改革的口号。打破传统管理理论的思维模式,不是从管理主体的角度考虑如何管制被管理者,而是站在社会与民众的立场,要求公共行政的主体,特别是政府如何为公众服务,这是公共行政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性的特征。历史论文发表
3.3 实行政社协作实现社会化。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是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管、行政程度无限扩展的“全能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首要任务是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和作用一一还权于市场,还权于企业,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公民。就西方发达国家来说,限制政府是人们普遍遵循的信条,政府很少或根本就不介人私人领域,也就不存在“还权”问题。正如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所言:“公共行政的中心问题被看作是提供公共利益和服务时,除了扩充和完善官僚机构外,其他的组织形式也许可以提供所有这些功能”。政府就应当充分发挥其他社会主体例如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社团组织、社区组织等的积极作用,将不必要的服务供给职能交由这些社会组织去办理,即所谓的社会化。这些组织有比政府更了解社会、更了解民众利益需求、更易于与民众协商的优势。当然,政府也可以作为参与者与这些组织一道提供公共服务,这样可以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相对而言,还权式的职能转变是初级阶段的,而公共服务社会化是更高层次的职能转变。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的政府必须循序渐进,以政企分开为突破口,理清公私界线,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同时还应逐步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以此为桥梁,联系起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并在公共部门引人服务竞争机制,通过业务合同出租、以私补公等一些创新措施,从而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3.4培养新型公共服务组织文化。从文化层面来看,一方面,政府需要培养以人为本的公众服务导向的公共组织文化;另一方面,公众要有强烈的民主参与意识。这两方面在我国的现阶段都是比较欠缺的。从政府组织角度,虽然我们的政府坚持“三个代表”,坚持民本思想,但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务员还没有将其贯彻到自己的工作理念中,仍以“官员角色”自居,官气十足,脱离人民群众,使得公众对政府形象大打折扣;从民众角度,民众的公民主权意识、参政议政意识较之以前有很大进步,但不同阶层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必然造成一部分公众利益得到很好的表达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却不能进人政府考虑的范围,进而造成公共服务供给失衡。所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要加强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民本意识的培养,还要加强各阶层公众参政议政民主意识的培养,即促进一个良好的公民社会的形成。历史论文发表
【论文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出现了诸多矛盾和不平衡等不和谐的社会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公共管理理念落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和失衡。这些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当前积极转变公共管理模式,构建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管理模式是其重要出路。历史论文发表
1.管理模式与公共服务取向模式
既然我们要谈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那么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管理模式。所谓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从企业管理这个角度界定的,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和其他的企业所不同的地方。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它包括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也就是企业在管理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上最基本的不同特征。而作为管理模式之一的公共管理模式,也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公共管理规章制度和公共管理文化。公共管理规章制度作为规范管理者行为的一种手段是外在性的,是要求硬性执行的具有被动性,而公共管理文化则是内在性的,是公共管理者在组织中接受熏陶,自身从内心接受整个组织文化影响的结果,具有主动性,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提倡建立公共服务取向模式时,不仅要从制度上建立,更应该从组织文化上建立,这样才能将组织的规章制度内化成管理者的思想,真正被其接受且更好地加以实践。它代表了一种将私人部门管理观念和公共部门管理观念的新融合,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但又采用私人部门的“良好的实践”中的质量管理思想。它赋予新型的公共部门——它们既与以往旧的公共组织决裂,又保留了明确的认同感和目标使命——以合法性。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及特征是:主要关心提高服务质量,强调产出价值,但必须以实现公共服务使命为基础;在管理过程中反映使用者(而不是一般的顾客)的愿望、要求和利益,以使用者的声音而非顾客的退出作为反馈回路,强调公民权理念;要求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公共服务的使命与价值,强调公民参和公共责任制等。历史论文发表
2.和谐社会的构建:向公共服务取向模式转变的动力
近些年,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失衡和社会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和失衡。这些不和谐现象都使得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这些不和谐因素主要是由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越位或缺位引起的。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进行转变公共管理模式,建立公共服务取向模式也就成为必然要求。
2.1政府职能定位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和谐。市场经济是以企业和社会为竞争主体的法制化经济组织形式,政府的职能在于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的运作、搞好服务、维护良好的市场运作环境。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政府仍对市场经济的实际运作直接干预太多,而对于一些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严重不足,造成政府不该做的反而做了,但也没做好;该做的却没做或者没做到位。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使得市场经济不能健康有序运作,二者严重不和谐。
2.2国家公共支出政策结构不和谐。在计划经济时代以及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一直处于经济建设的角色,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建设职能,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市场竞争的主体。因此,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将大量的资金用于直接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和行政支出上,而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资金比重很小。如1990 - 2001年间,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平均增长速度为29.2%, 12年间增长了7.3倍。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为6472.56亿元,占当年GDP的6.7 %,占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 34.24%;而社会文教费用为5213.23亿元,占当年GDP的5.4%,占政府财政支出综额的27.58%。同时城乡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就业制度、二元公共服务制度和二元公共财政制度,使得公共支出政策结构不仅在投资建设和社会服务上存在着失衡,而且在社会服务本身结构上也存在着严重失衡。历史论文发表
3.公共服务取向模式的构建
一种管理模式的建立不应该是对原有模式的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造,不仅是外在制度改造,更应该是内在思想文化的改造。世界著名管理大师杜拉克提出:“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也不是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因此我国在建立公共服务取向模式时更应树立公共服务思想,建设应该坚持的理念取向,营造公共服务文化氛围。
3.1强调绩效管理评估、全面政府责任机制。绩效评估指由其他主体用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对政府行为结果是否与其目标任务相配套进行评估。实践证明,绩效评估能促进政府服务能力的提高。全面政府责任机制是指政府的责任并不是单一的。政府不能只关注市场,而忽略法律、社会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等,应当建立一套各因素相互关联的政府行为问责机制。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以公众服务为导向。新一届政府也不断强调“民本”的重要性,将“三农问题”提到政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上来。公众服务导向的内涵就是政府提供什么、如何提供要事先听取公众的意见,将公众意愿作为第一价值取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果如何应当以社会公众的评价为主。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民为本”的优秀文化传统。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行政改革的启示之一就是如何以公众为对象,引人竞争机制,以企业的精神重塑政府,提高政府的能力与效率,使公众获取更多高质量的服务。例如,美国副总统戈尔在1993年国家绩效评价的报告中宣称:政府要服务的是我们的顾客。加拿大要求所有的政府机构书面报告各机关的目标,这些目标必须是支援咨询式的管理方法,并结合服务导向的组织目标。在英国,撒切尔政府时期曾轮廓性地提出公众是顾客,政府为顾客服务的原则,90年代的梅杰政府则进一步提出“顾客中心论”的观点,要求抛弃墨守成规的观念,不断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并号称要与顾客一起来改变官僚系统的文化。在葡萄牙,“公民第一”已经成为促进和指导公共行政改革的口号。打破传统管理理论的思维模式,不是从管理主体的角度考虑如何管制被管理者,而是站在社会与民众的立场,要求公共行政的主体,特别是政府如何为公众服务,这是公共行政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性的特征。历史论文发表
3.3 实行政社协作实现社会化。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是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管、行政程度无限扩展的“全能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首要任务是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和作用一一还权于市场,还权于企业,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公民。就西方发达国家来说,限制政府是人们普遍遵循的信条,政府很少或根本就不介人私人领域,也就不存在“还权”问题。正如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所言:“公共行政的中心问题被看作是提供公共利益和服务时,除了扩充和完善官僚机构外,其他的组织形式也许可以提供所有这些功能”。政府就应当充分发挥其他社会主体例如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社团组织、社区组织等的积极作用,将不必要的服务供给职能交由这些社会组织去办理,即所谓的社会化。这些组织有比政府更了解社会、更了解民众利益需求、更易于与民众协商的优势。当然,政府也可以作为参与者与这些组织一道提供公共服务,这样可以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相对而言,还权式的职能转变是初级阶段的,而公共服务社会化是更高层次的职能转变。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的政府必须循序渐进,以政企分开为突破口,理清公私界线,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同时还应逐步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以此为桥梁,联系起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并在公共部门引人服务竞争机制,通过业务合同出租、以私补公等一些创新措施,从而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3.4培养新型公共服务组织文化。从文化层面来看,一方面,政府需要培养以人为本的公众服务导向的公共组织文化;另一方面,公众要有强烈的民主参与意识。这两方面在我国的现阶段都是比较欠缺的。从政府组织角度,虽然我们的政府坚持“三个代表”,坚持民本思想,但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务员还没有将其贯彻到自己的工作理念中,仍以“官员角色”自居,官气十足,脱离人民群众,使得公众对政府形象大打折扣;从民众角度,民众的公民主权意识、参政议政意识较之以前有很大进步,但不同阶层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必然造成一部分公众利益得到很好的表达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却不能进人政府考虑的范围,进而造成公共服务供给失衡。所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要加强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民本意识的培养,还要加强各阶层公众参政议政民主意识的培养,即促进一个良好的公民社会的形成。历史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