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
试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
□ 张明欢
摘要: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优化课堂语言入手。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优化力求规范准确、流畅凝练,形象生动传神,以情动人,富有启发性,幽默风趣。
关键词:规范准确 流畅凝炼 形象生动 有启发性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直接影响。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还应优化的课堂教学用语。因为高水平的语文课堂语言艺术,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在教学中,怎样驾驭课堂教学的语言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语言规范准确、流畅凝练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是应当注意课堂语言的纯洁性,力求达到清晰、简洁、严谨,避免不规范的语言出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的规范是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保障。力求语言规范准确、流畅凝练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教师应当运用规范的普通话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让学生体会到汉语的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并讲究语音的抑扬顿挫。
(二)教师的语言在遣词造句方面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必须注意课堂语言的纯洁性,力求达到清晰、简洁、严谨,避免出现话语罗嗦,语无伦次,模棱两可现象。
(三)教师的语言要讲究畅达精炼,应如行云流水那样从容自如流畅。
二、语言注重形象生动传神
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生活,获得生命化感悟。教师分析课文是用自己的语言在学生和作品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因此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深刻的语文概念,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课堂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运用恰当生动比喻、拟人、夸张的语言,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来刺激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恰当地引用格言、诗句、短小的故事和成语典故,语言形象生动,将给学生以栩栩如生之感,而且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再生想象和创造想象。
三、语言应感情真挚、以情动人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充满积极炽热情感的语言,无疑能产生象磁性一样的吸引力。古今中外的名著充溢着美感,而文学作品较之实用文章,更富于美的形象性与感染力。凡是那些能深深打动读者心灵的作品,总是最容易与学生形成共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丰富的情感,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课文之中,与作者,与许多饱满的人物形象沟通、交流,接受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制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这个充满感情色彩,充满美育色彩的美好世界,去领略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去体会深刻感人的社会生活美。因此,如何运用情感性教学语言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也是教师教学魅力在课堂中的充分显示。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不仅展示了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融进了教师的思想感情,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语言应富有启发性,循循善诱
五、语言力求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培根曾说过,“善谈者必善幽默”。幽默有一种引起喜悦、带来欢乐、饶有风趣而寓意深刻的特性。语文教学适时地加入一些幽默的语言,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剂”,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缓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含蓄幽默的语文教学语言是耐人寻味的,它能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像力,去丰富和补充语文教学内容。它有如宜人的春风,拂得学生心智激荡,乐得学生学而不倦。
例如在教《拿来主义》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时,可幽默地启发:"同学们,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各种文化相继出现,香花和毒草混杂,怎样对待古今中外的文化呢?放亮自己的眼光,实行拿来主义吧。但各位应头脑要清醒,嗅觉要灵敏,鸦片也有香味,别把鸦片
总之,优化课堂语言,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吸引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者知识的奥秘,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熟练掌握了语文的课堂语言艺术,才能运用自如,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能力,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泸溪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