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目标 大力实施“订单教育”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39次
时间:2010年10月22日 09:10
两年来,黄骥市职教中心着眼市场需求,实施“订单教育”,走出了一条校企联办、产教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新路子。通过引人市场理念,实行开放式办学,解决了严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供需矛盾,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市场,更加服务于当地经济;“订单教育”以“出口”带动“人口”,为职业教育注人了强大的活力,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订单教育”成功地实现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为学校带来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一、适应形势,精心谋划“订单教育”
20 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大中专毕业生由国家统招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劳务市场对人才技术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了就业 人口剧增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因此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县级职业教育因其专业设置僵化,办学与实践条件、师资、学生水平处于劣势,降低了县级职业教育办 学吸引力,生源萎缩。2001年,黄骥市职教中心在校生不足400人,办学规模跌入低谷,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受到挑战。校委会一班人在调研市场、在认真 研究总结职业教育兴衰规律和 办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更新办学观念、改革办学模式人手,成功地探索出一条符合职教办学规律与校情相稳合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其办学思路概括起来讲 就是:以“升学有望、就业有路”为目标,借鉴市场营销模式实施“订单教育”;以“出口”带动“人口”,走联合办学利益共享的路子:“订单教育”的宗旨是按 照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把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放在首位,通过“出口畅”赢得“生源旺”。为此,学校走出校门调研,用人单位急需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开设 什么样的专业,在招生前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订单”,确保能为毕业生安排满意的工作。目前这一崭新教学运作机制已步人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二、贴近实际,大力实施“订单教育”
(一)“订单教育”的载体—联合办学。
联合办学是在新形势下振兴农村县级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扩展办学空间、借力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成功实施“订单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校企、校校等形式实行联合办学,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了毕业生的去向问题。招生前深人企业了 解用人情况,和企业签订技工培养订单,明确毕业生的去向,据此调配专业、安排课程,避免了招生的盲目性,确保了毕业生学以致用,对口安置。二是解决了实践 技能操作问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性很强,只有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步进行,才能使学生学的实、学的活。三是解决了企业单位的人才需求问题。校企联办的毕业生, 为企业输送大批知识与技能双过硬的人才,对提高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将产生重要作用。四是解决了学校师资和经费不足等问题。校校联办解决了数 控、空乘等专业的教师不足问题,甚至个别专业我们只开设基础课,专业课全部由联办学校负责;校企联办,解决了汽修、模具等专业的实习问题,由联办企业担任 实习教师。企业的场地、生产车间是对口专业学生最为理想的实习基地,直接参加实实在在的技术生产,取得了在课堂上难以达到的理想效果。
(二)‘。订单教育”的运作模式—产教结合。
1.贴近市场,服务于当地经济,与企业联合办学。
“订 单教育”首先要服务于当地经济,瞄准县城经济的规模特色行业,培养本土化的实用型人才,既能赢得企业的青睐,政府的支持,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又能提高学校 办学声誉和办学效益。2002年初,黄哗市职教中心与新林坡塑料模具公司达成联合办学协议,学校的第一张“订单”隆重诞生。学生一入学即与职教中心、模具 公司三方签定“培养及就业合同”,毕业后由公司全部安排到公司一线工作。这种做法吸引了很多学生。春季招生时报名人数一涨再涨,学校不得不打破招生计划扩 招,由初定的一个班增到两个班,最后仍未能满足初中毕业生对此专业的求学需求。这种现象,证明职业教育真正摸准了市场脉搏,和区域经济发展合拍共振。之后 又分别与黄弊市昌弊汽车改装厂、前进、东城、东风、华宇等大型汽修企业联办了第一届第二届汽修专业班。特别是模具专业,学校于2003年7月份实行了双向 联合办学,与黄弊镇模具工业园区达成协议,为其培养专业技术 工人;与河北科技大学联合办学,对学生进行技术拔高培训。学校在第一届模具专业班中选派5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于2003年7月19日赴河北科技大学进行为 期半年的培训,毕业后颁发职业中专学历、河北科技大学模具专业合格证书和劳动等级证书,由河北科技大学和黄哗市职教中心择优推荐就业。今年年初,本届学生 已全部安置到模具城实习,将成为该市模具加工业技术人才的主力军。这样,学校形成了贴近市场、依托高校、校企联合的较为成熟的职教模式。今年招生前学校又 与有关企业签定了120人的新“订单”,与石家庄铁道学院达成了对机械、汽修专业学生进行技术拔高教育的联合办学协议。
2.实施‘·嫁接教育”,与外地学校联合办学,实现劳务输出与技术引进。
县 级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实施“订单教育”不能局限于当地市场。学校专门设置了市场开发就业指导办公室。安排专人搜集市场信息, 了解本地企业和外地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进行广泛的办学交流和合作。黄弊市职教中心先后与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青岛人才技术培养中心、北京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达成联合办学协议,分别按“2+1"、“卜1”模式联合举办计算机、电子电 器、数控技术、空乘外事服务等中专班,由外地学校和学生签订培养与就业合同,在安排就业、最低月工资标准、跟踪服务等方面做出承诺。两年来已有400余名 学生到这些城市学习、就业。今年学校又提出了“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由一般劳务输出向技能型劳务输出迈进”的目标,学校与苏州工业园达成劳务输出协议;与 天津中德职技学院、青岛港湾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承德旅游学院就联合举办模具、港航、幼师、旅游大专班达成协议,通过与省内外高校联合,提高了劳务输出的学历技术档次。利用嫁接教育的形式和外校联合办学,实现了学校与外校的互通有无、互借优势和利益共享,走出又一成功之路。
一、适应形势,精心谋划“订单教育”
20 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大中专毕业生由国家统招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劳务市场对人才技术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了就业 人口剧增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因此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县级职业教育因其专业设置僵化,办学与实践条件、师资、学生水平处于劣势,降低了县级职业教育办 学吸引力,生源萎缩。2001年,黄骥市职教中心在校生不足400人,办学规模跌入低谷,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受到挑战。校委会一班人在调研市场、在认真 研究总结职业教育兴衰规律和 办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更新办学观念、改革办学模式人手,成功地探索出一条符合职教办学规律与校情相稳合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其办学思路概括起来讲 就是:以“升学有望、就业有路”为目标,借鉴市场营销模式实施“订单教育”;以“出口”带动“人口”,走联合办学利益共享的路子:“订单教育”的宗旨是按 照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把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放在首位,通过“出口畅”赢得“生源旺”。为此,学校走出校门调研,用人单位急需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开设 什么样的专业,在招生前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订单”,确保能为毕业生安排满意的工作。目前这一崭新教学运作机制已步人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二、贴近实际,大力实施“订单教育”
(一)“订单教育”的载体—联合办学。
联合办学是在新形势下振兴农村县级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扩展办学空间、借力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成功实施“订单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校企、校校等形式实行联合办学,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了毕业生的去向问题。招生前深人企业了 解用人情况,和企业签订技工培养订单,明确毕业生的去向,据此调配专业、安排课程,避免了招生的盲目性,确保了毕业生学以致用,对口安置。二是解决了实践 技能操作问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性很强,只有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步进行,才能使学生学的实、学的活。三是解决了企业单位的人才需求问题。校企联办的毕业生, 为企业输送大批知识与技能双过硬的人才,对提高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将产生重要作用。四是解决了学校师资和经费不足等问题。校校联办解决了数 控、空乘等专业的教师不足问题,甚至个别专业我们只开设基础课,专业课全部由联办学校负责;校企联办,解决了汽修、模具等专业的实习问题,由联办企业担任 实习教师。企业的场地、生产车间是对口专业学生最为理想的实习基地,直接参加实实在在的技术生产,取得了在课堂上难以达到的理想效果。
(二)‘。订单教育”的运作模式—产教结合。
1.贴近市场,服务于当地经济,与企业联合办学。
“订 单教育”首先要服务于当地经济,瞄准县城经济的规模特色行业,培养本土化的实用型人才,既能赢得企业的青睐,政府的支持,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又能提高学校 办学声誉和办学效益。2002年初,黄哗市职教中心与新林坡塑料模具公司达成联合办学协议,学校的第一张“订单”隆重诞生。学生一入学即与职教中心、模具 公司三方签定“培养及就业合同”,毕业后由公司全部安排到公司一线工作。这种做法吸引了很多学生。春季招生时报名人数一涨再涨,学校不得不打破招生计划扩 招,由初定的一个班增到两个班,最后仍未能满足初中毕业生对此专业的求学需求。这种现象,证明职业教育真正摸准了市场脉搏,和区域经济发展合拍共振。之后 又分别与黄弊市昌弊汽车改装厂、前进、东城、东风、华宇等大型汽修企业联办了第一届第二届汽修专业班。特别是模具专业,学校于2003年7月份实行了双向 联合办学,与黄弊镇模具工业园区达成协议,为其培养专业技术 工人;与河北科技大学联合办学,对学生进行技术拔高培训。学校在第一届模具专业班中选派5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于2003年7月19日赴河北科技大学进行为 期半年的培训,毕业后颁发职业中专学历、河北科技大学模具专业合格证书和劳动等级证书,由河北科技大学和黄哗市职教中心择优推荐就业。今年年初,本届学生 已全部安置到模具城实习,将成为该市模具加工业技术人才的主力军。这样,学校形成了贴近市场、依托高校、校企联合的较为成熟的职教模式。今年招生前学校又 与有关企业签定了120人的新“订单”,与石家庄铁道学院达成了对机械、汽修专业学生进行技术拔高教育的联合办学协议。
2.实施‘·嫁接教育”,与外地学校联合办学,实现劳务输出与技术引进。
县 级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实施“订单教育”不能局限于当地市场。学校专门设置了市场开发就业指导办公室。安排专人搜集市场信息, 了解本地企业和外地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进行广泛的办学交流和合作。黄弊市职教中心先后与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青岛人才技术培养中心、北京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达成联合办学协议,分别按“2+1"、“卜1”模式联合举办计算机、电子电 器、数控技术、空乘外事服务等中专班,由外地学校和学生签订培养与就业合同,在安排就业、最低月工资标准、跟踪服务等方面做出承诺。两年来已有400余名 学生到这些城市学习、就业。今年学校又提出了“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由一般劳务输出向技能型劳务输出迈进”的目标,学校与苏州工业园达成劳务输出协议;与 天津中德职技学院、青岛港湾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承德旅游学院就联合举办模具、港航、幼师、旅游大专班达成协议,通过与省内外高校联合,提高了劳务输出的学历技术档次。利用嫁接教育的形式和外校联合办学,实现了学校与外校的互通有无、互借优势和利益共享,走出又一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