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怎样处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在教学中的关系
浅论怎样处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在教学中的关系
刘琴 甘肃省财贸学校
摘要:在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知识与能力同
步发展才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人才。同时,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
才的关键。
关键词: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关系
一、何为“知识”的真正涵义我们常说的知识,大多仅指“知什么”,即对事物的属性、
联系的反映。《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说:“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
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主体
对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
二、何为“能力”的真正内涵
能力也指本领,它是胜任某项任务活动的一种主观内在的条件。通俗地说,是一个人处事的态度、方式、方法和效率,是一
种个性心理特征。概括起来说,能力就是指完成一定任务活动的本领。这种本领既是先天生理素质与心理品质、知识继承等因素
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后天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体验的结果。完成任何一项任务活动都需要人的多种能力的结合。例如我们撰写
论文,必须要具备以下三种思维能力,一是辩证思维能力;二是推理思维能力;三是联想思维能力。
三、关于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关系两种片面观点的批判思考
(一)能力就是一切,应凌驾于知识之上某些人认为,能力来源于基础知识而又高于基础知识。掌握
基础知识需要能力而又促使了能力的形成。他们认为,知识能促进能力形成,这是大家普遍所能认同的。但这种看法过分地强调
了能力比知识高一等,掌握知识最终是为了培养能力,把掌握知识看作条件,把培养能力看作结果,这不免有些牵强。
一方面,能力和知识之间并没有谁高谁低、谁主谁次。毋庸置疑,教学中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是,知识的必
要性绝不能忽略。
第一,掌握陈述性知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每个个体都应该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有足够的了解,对人类社会的文化有足够的吸
收和继承,而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中大量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第二,掌握程序性知识也是必要的。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大量的
是智力活动,而智力活动主要是直接依靠智慧技能来完成的。第
三,认知策略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通过自学,
才能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并不是条件与结果的单向箭
头顺序的关系。虽然掌握了知识后对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促进作用,但同时能力的培养也能反过来促进知识的掌握。在一定条件
下,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而能力可以使人们更加顺利地去获取知识。以计算机 C 语言学习为例,在学习 C 语言的过程中,不仅
要学习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还要学会学习方法、掌握实际
操作技能。陈述性知识包括数据类型、程序的基本结构、数组、指针、结构、结构体等。程序性知识包括如何编程、如何开发小
游戏等。而能力则体现在将学到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运用
到具体的编程中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反过来,通过实际的编程,能够促进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补充。所以,掌握知
识与培养能力之间应该是条双向的箭头,是相互促进的。
(二)能力包括知识
在施良方与崔允漷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中,当讲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时说:“知识
与智力是完整的能力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智力是能力结构的中的一般成分,知识是能力结构中的特殊成分。因此掌握知识与发
展智力是发展能力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在解释能力时说:“能力是保证个体‘能’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直接影响活动效
率的主观条件,是由知识和智力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里,知识成为了能力的一部分,这种说法也是值得怀疑
的。知识和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谁包含谁。如果说知识是能力的一部分,那么在这里,知识和能力两者的概念就被
模糊化了。按照这种模糊的概念,反过来说能力是知识的一部分也不为过了。可以再以计算机 C 语言教学为例,教给学生一个运
算符和表达式,学生仅仅学到了知道该运算符和表达式的含义和形式,即简单的识记,并不能提升学生编程的能力。所以,要说
这个知识转化成了能力是很牵强的,说知识是能力的一部分也是缺乏根据的。
四、教学中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关系之我见
总结以上的论述,笔者对教学中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的看法也就颇为明了了。第一,知识和能力是两个独立的概念,
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也是教学中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二,知识和能力是两个平等的概念,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是教学中两个同等
重要的目标。第三,在一定条件下,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而能力可以使人们更加顺利地去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
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两者同样重要。然而,从教学现状看,这只是对教学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问题普遍存在两种片面的倾向:一是只抓知识的教学,
二是只重能力的发展。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学生中“高分低能”的例子。不过,这种倾向在素质教育提出后,得到了一定的改
善。然而,这两种片面的倾向几乎此消彼长,正如上文提到的两种对知识和能力关系的片面看法一样,能力被摆在了比知识
更高、更全面的位置上,如今强调能力、轻视知识的现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比如一些所谓的计算机速成班、奥数班等,
他们只强调做题方法,而把传统最基本的知识积累摆在一个很低的位置,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得不到巩固,结果就像没有打
好地基一样,再想往上建造楼房就很难。总之,目前在教学上对两者关系的处理还不能达到较好的平衡。针对此,笔者简单
提出了一些实际的建议。第一,教师要在教授知识上下功夫,使得学生能够在最短的
时间内学得又多又好,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应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维目标记在心间,以这个教学目标出
发来制定教学任务。第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应该主动去探索既能获取知识又
能使能力得到锻炼的学习方法。也以计算机 C 语言学习为例,学生在学习新的语句和循环结构的时候,可以试着利用新的语句和
循环结构编制一些简单的生活小游戏程序。这样不仅可以将学到的新知识加以巩固和强化,而且可以开阔思路,锻炼发散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