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养老保障中的文化基因——中国尊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尊老文化;传统文化;养老保障学术论文发表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尊老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如今,这些文化思想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其思想精髓已然嵌入到当前多元化养老保障方式的思想中,并成为后者的深层文化基因。无论是国家养老还是社会养老亦或是家庭养老,都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尊老文化,是中国尊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文发表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化”问题日益彰显,其影响不亚于“人口爆炸”给社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由此,老龄问题作为全球性的问题开始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应对老龄问题的各种策略。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养老保障方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学术界为此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人从走养老保障社会化之路的角度进行探讨,有人从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中国尊老文化的历史传统学术论文发表
中国有着丰富的尊老文化和悠久的敬老传统。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原始社会早期由于食物的缺乏以及迁徙生活的特点,导致人们按照孕妇—儿童、青少年、妇女—长老—成年男子—老人的顺序分配猎物,那时,杀死老人和赡养老人同样具有合理性。但是,自从原始社会晚期直到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来,老年人都备受尊重。原始社会晚期,人类进入磨制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对有所提高,人类婚姻形式进入对偶婚制,社会组织以氏族公社为主,老年人熟知氏族传统,而且集智慧与权威于一身,因而备受尊崇。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描述了这一时期的状况,那是一个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鳃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以说,从那时起,中国就初步形成了尊老养老的传统。到了思想极其活跃丰富的春秋战国时期,养老文化更是以典籍和制度的形式呈现于世。特别是儒家思想更是以“孝”为先,倡导“孝、梯、忠、信、礼、义、廉、耻”,重亲情,张扬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从敬老称谓和养老制度中即可看出这一点。《礼记》中按不同的年龄段称谓老人,并给予对应的待遇:“六十曰奎,七十日老,八十、九十曰髦……百年日期颐。”(《礼记·曲礼上》)对普通百姓来说,善待老人是孝道在家庭内的体现,子孝则家齐;而天子养老,就等于养天下之父,是以孝治天下。从养老制度角度来讲,《礼记·内则》里面提出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可以由不同层次的政府养护:“凡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警亦如之。九十者使人受。”对老年人的重视,在其他思想流派中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如《墨子》从家庭伦理和人际和谐的角度提出父爱子,子爱父的兼相爱思想,通过分析“父自爱也不爱子,子自爱也不爱父”将导致的后果来倡导养老的重要性;《管子》从政府责任和社会稳定的视角提出国君出巡时要行九项惠政,其中第一就是安老,即凡国都要设掌老一职负责养老事宜。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尊老思想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三字经》明确提出“首孝梯,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弟子规》更是把“首孝梯,次谨记”放在了篇首。由此足可以看出尊老、养老、终老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这种尊老、养老、终老的文化传统经过两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对中华儿女的代际关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子女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开始生活在以家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中,老年一代不仅传授给子女或孙子女基本的生存技能,还向他们灌输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简拙的是非观念,这其中就包括以孝顺、报恩等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伦理规范,这些观念随着个人成长而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的价值观中,成为不容置疑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绵延几千年,渐渐超越了养儿防老的个人行为而成为一种固有的社会行为规范。人们尊奉“百事孝为先”的理念,真心实意地把养老作为不容推卸的责任,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会心甘情愿地把赡养老人作为自己行为选择时首先考虑的事情,这样一来,即使无法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也可以使老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那么,传统尊老文化何以存在几千年?它是如何对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呢?
二、尊老文化传承的社会基础
人是文化性动物,人创造文化并通过文化重塑自己,而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存在的根基和规律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事件似乎总的来说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隐藏在中国尊老敬老文化背后的规律和根基就是中国社会。因此,研究尊老文化必然要研究中国社会,以此分析尊老文化滋生的土壤,进而探讨其在新形势下的社会适应性。
社会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人是以社会性为根本特色的存在物,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一个庞大的客观系统,是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文化精神系统、交往系统以及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意识、民族发展等子系统构成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人都能获得知识的传授、道德的教化、技能的培养和规范的训练,进而从一个蒙昧的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这就是说,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其个体的发展以及认识的提升都是在后天逐步形成的,即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习成而性与成”。所以,尊老文化必然是在中国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根基中形成、发展、积淀、升华、传承的。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在经济方面,中国向来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生产方式上,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即使封建社会后期出现工业文明的雏形,也都是以小作坊为主,所以,家长不仅在生产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且在产品分配中居支配地位。这就决定了家长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必然是决定与服从的关系,这种经济基础中的家长制为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政治方面,中国一直是中央集权制为主,尤其是“家国同构”和“宗法制度”表现得非常明显,家长和国君在权力和地位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家庭中的论资排辈对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起到粘合剂的作用。在生活方式上,人们的交往主要是以家为中心,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的“差距格局”,在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下,人们的生活和交往圈子是以家为中心的,人们感受、认识、同化、创造社会的渠道都是通过代际传递和经验摸索来实现的,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它任何途径。
所以,老年人必然会有较高的地位和话语权威。因为老年群体曾经作为客体接受过上一代人传递下来的关于对社会生产力、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认识,本身又作为主体在从事社会劳动和生活活动中积累着丰富的经验,对世事和人情有着广泛的阅历和深刻的体会,对社会活动和劳动有着深厚的认知和较多的锻炼,具有全面的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在他们眼里,“人的生殖喂养,渔猎采集,他们与周围世界发生关系,他们如何养育后代等等都不是基于自然,而是源于某种习惯和约定。正如萧伯纳所说的“六十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对此,黑格尔也曾颇为深刻地指出:“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理解得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老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裹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因此,他们往往易于以其“学富五车”和“老马识途”的威望和能力,按照自己获得知识的方式像接力赛一样地把习惯和约定传递给下一代,让下一代强烈遵从尊老、孝梯、不忘本的思想。所以说,中国的尊老传统和养老观念是以中国社会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根基的。
三、养老保障方式彰显了尊老思想的文化基因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生产现代化以及信息社会的发展导致老年人固有的生产技能和社会经验已经不再有优势,老年人的权威以及对老年人的重视渐渐弱化,尤其是随着社会组织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家庭养老的局限,进而探讨多元化的养老方式,很多人提出要走养老保障社会化之路,有人据此得出“中国传统养老文化在衰落甚至在消失”的结论。那么,绵延了几千年的孝道传统是否真的已经失去存在的意义而终将被替代呢,
尊老文化在中国绵延不衰不仅有其历史必然性,而且有其现实必要性,这可以从当前的养老保障方式中体现出来。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养老方式,但无论哪个视角,从养老主体来看,都是包括国家养老、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三个方面,无论哪种养老方式,都传递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思想。
国家养老的思想,很早就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其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国家养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时期,三代王都很重视养老,无论养于上库还是下库,东序还是西序,不同的老人都有不同层次的政府养护。古代社会,国家对老人的敬养一直没有间断,其方式也较多,包括建养老院、赡养孤老,赐官予爵、提高地位,赏赐钱物、改善生活,颁授鸿杖、赋予特权,宽肴免刑、减役轻赋,举行仪式、礼敬老人。甚至有的官府试图通过免除赋役的方法来鼓励民众收养孤苦伶仃的老人,重建家庭,即对孤独老人,“有旁人养谨者常养扶持,复除之”。这些思想不仅体现出国家对老人的尊重和认可,而且彰显出政府重民利民的重要责任。这些思想今天已经被传承下来,实际上,当人们在研究政府责任和国家救助时,或者说,当人们研究三方共担的养老保障方式时,仍然是在延续传统的养老思想,现代社会甚至并没有超越古代国家对老年人的重视程度。
对于社会化养老,也可以从《史记》中找到理论源头,所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鲤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正是提倡通过社会共担的渠道去养老。今天,随着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发展壮大,我们不难发现“养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家庭养老,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很多思想渊源,本文提及的“孝道”思想多数都是针对家庭养老而言的。今天,人们在提出家庭依赖型的社会支持网仍然是当前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时,无非是表达了中国的养老方式仍然离不开由近亲(包括子女等)构成的家庭纽带。虽然这种赡养支持网呈现出规模小、密度大的特点,但是,秉承“百事孝为先”的传统理念,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和赡养老人的基本单位,仍是老年人幸福的伊甸园,过去如此,现在依旧如此。所以,一味地诱导老年人走出家庭,把老人完全推向社会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无论是国家养老还是社会养老亦或是家庭养老,都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尊老文化,是中国尊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子孝则家齐”是家庭养老甚至是完全积累制的传统根基,“养吾老以及人之老”是社会化养老甚至是自保公助型养老方式的文化基础,“天子养老,孝治天下”则是国家养老乃至福利型国家模式的文化渊源。
总之,人创造着社会,社会也创造着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在中国家庭养老中曾经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前,这种孝文化还会继续传承下去,而且无论是走养老保障社会化之路还是倡导政府责任和国家养老,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在现代社会不断发扬光大,所以,在建立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时必须明确,我们不能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要去深入挖掘它的内在价值,使之古为今用。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尊老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如今,这些文化思想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其思想精髓已然嵌入到当前多元化养老保障方式的思想中,并成为后者的深层文化基因。无论是国家养老还是社会养老亦或是家庭养老,都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尊老文化,是中国尊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文发表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化”问题日益彰显,其影响不亚于“人口爆炸”给社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由此,老龄问题作为全球性的问题开始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应对老龄问题的各种策略。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养老保障方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学术界为此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人从走养老保障社会化之路的角度进行探讨,有人从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中国尊老文化的历史传统学术论文发表
中国有着丰富的尊老文化和悠久的敬老传统。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原始社会早期由于食物的缺乏以及迁徙生活的特点,导致人们按照孕妇—儿童、青少年、妇女—长老—成年男子—老人的顺序分配猎物,那时,杀死老人和赡养老人同样具有合理性。但是,自从原始社会晚期直到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来,老年人都备受尊重。原始社会晚期,人类进入磨制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对有所提高,人类婚姻形式进入对偶婚制,社会组织以氏族公社为主,老年人熟知氏族传统,而且集智慧与权威于一身,因而备受尊崇。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描述了这一时期的状况,那是一个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鳃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以说,从那时起,中国就初步形成了尊老养老的传统。到了思想极其活跃丰富的春秋战国时期,养老文化更是以典籍和制度的形式呈现于世。特别是儒家思想更是以“孝”为先,倡导“孝、梯、忠、信、礼、义、廉、耻”,重亲情,张扬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从敬老称谓和养老制度中即可看出这一点。《礼记》中按不同的年龄段称谓老人,并给予对应的待遇:“六十曰奎,七十日老,八十、九十曰髦……百年日期颐。”(《礼记·曲礼上》)对普通百姓来说,善待老人是孝道在家庭内的体现,子孝则家齐;而天子养老,就等于养天下之父,是以孝治天下。从养老制度角度来讲,《礼记·内则》里面提出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可以由不同层次的政府养护:“凡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警亦如之。九十者使人受。”对老年人的重视,在其他思想流派中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如《墨子》从家庭伦理和人际和谐的角度提出父爱子,子爱父的兼相爱思想,通过分析“父自爱也不爱子,子自爱也不爱父”将导致的后果来倡导养老的重要性;《管子》从政府责任和社会稳定的视角提出国君出巡时要行九项惠政,其中第一就是安老,即凡国都要设掌老一职负责养老事宜。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尊老思想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三字经》明确提出“首孝梯,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弟子规》更是把“首孝梯,次谨记”放在了篇首。由此足可以看出尊老、养老、终老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这种尊老、养老、终老的文化传统经过两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对中华儿女的代际关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子女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开始生活在以家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中,老年一代不仅传授给子女或孙子女基本的生存技能,还向他们灌输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简拙的是非观念,这其中就包括以孝顺、报恩等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伦理规范,这些观念随着个人成长而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的价值观中,成为不容置疑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绵延几千年,渐渐超越了养儿防老的个人行为而成为一种固有的社会行为规范。人们尊奉“百事孝为先”的理念,真心实意地把养老作为不容推卸的责任,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会心甘情愿地把赡养老人作为自己行为选择时首先考虑的事情,这样一来,即使无法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也可以使老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那么,传统尊老文化何以存在几千年?它是如何对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呢?
二、尊老文化传承的社会基础
人是文化性动物,人创造文化并通过文化重塑自己,而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存在的根基和规律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事件似乎总的来说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隐藏在中国尊老敬老文化背后的规律和根基就是中国社会。因此,研究尊老文化必然要研究中国社会,以此分析尊老文化滋生的土壤,进而探讨其在新形势下的社会适应性。
社会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人是以社会性为根本特色的存在物,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一个庞大的客观系统,是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文化精神系统、交往系统以及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意识、民族发展等子系统构成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人都能获得知识的传授、道德的教化、技能的培养和规范的训练,进而从一个蒙昧的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这就是说,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其个体的发展以及认识的提升都是在后天逐步形成的,即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习成而性与成”。所以,尊老文化必然是在中国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根基中形成、发展、积淀、升华、传承的。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在经济方面,中国向来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生产方式上,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即使封建社会后期出现工业文明的雏形,也都是以小作坊为主,所以,家长不仅在生产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且在产品分配中居支配地位。这就决定了家长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必然是决定与服从的关系,这种经济基础中的家长制为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政治方面,中国一直是中央集权制为主,尤其是“家国同构”和“宗法制度”表现得非常明显,家长和国君在权力和地位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家庭中的论资排辈对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起到粘合剂的作用。在生活方式上,人们的交往主要是以家为中心,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的“差距格局”,在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下,人们的生活和交往圈子是以家为中心的,人们感受、认识、同化、创造社会的渠道都是通过代际传递和经验摸索来实现的,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它任何途径。
所以,老年人必然会有较高的地位和话语权威。因为老年群体曾经作为客体接受过上一代人传递下来的关于对社会生产力、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认识,本身又作为主体在从事社会劳动和生活活动中积累着丰富的经验,对世事和人情有着广泛的阅历和深刻的体会,对社会活动和劳动有着深厚的认知和较多的锻炼,具有全面的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在他们眼里,“人的生殖喂养,渔猎采集,他们与周围世界发生关系,他们如何养育后代等等都不是基于自然,而是源于某种习惯和约定。正如萧伯纳所说的“六十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对此,黑格尔也曾颇为深刻地指出:“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理解得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老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裹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因此,他们往往易于以其“学富五车”和“老马识途”的威望和能力,按照自己获得知识的方式像接力赛一样地把习惯和约定传递给下一代,让下一代强烈遵从尊老、孝梯、不忘本的思想。所以说,中国的尊老传统和养老观念是以中国社会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根基的。
三、养老保障方式彰显了尊老思想的文化基因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生产现代化以及信息社会的发展导致老年人固有的生产技能和社会经验已经不再有优势,老年人的权威以及对老年人的重视渐渐弱化,尤其是随着社会组织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家庭养老的局限,进而探讨多元化的养老方式,很多人提出要走养老保障社会化之路,有人据此得出“中国传统养老文化在衰落甚至在消失”的结论。那么,绵延了几千年的孝道传统是否真的已经失去存在的意义而终将被替代呢,
尊老文化在中国绵延不衰不仅有其历史必然性,而且有其现实必要性,这可以从当前的养老保障方式中体现出来。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养老方式,但无论哪个视角,从养老主体来看,都是包括国家养老、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三个方面,无论哪种养老方式,都传递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思想。
国家养老的思想,很早就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其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国家养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时期,三代王都很重视养老,无论养于上库还是下库,东序还是西序,不同的老人都有不同层次的政府养护。古代社会,国家对老人的敬养一直没有间断,其方式也较多,包括建养老院、赡养孤老,赐官予爵、提高地位,赏赐钱物、改善生活,颁授鸿杖、赋予特权,宽肴免刑、减役轻赋,举行仪式、礼敬老人。甚至有的官府试图通过免除赋役的方法来鼓励民众收养孤苦伶仃的老人,重建家庭,即对孤独老人,“有旁人养谨者常养扶持,复除之”。这些思想不仅体现出国家对老人的尊重和认可,而且彰显出政府重民利民的重要责任。这些思想今天已经被传承下来,实际上,当人们在研究政府责任和国家救助时,或者说,当人们研究三方共担的养老保障方式时,仍然是在延续传统的养老思想,现代社会甚至并没有超越古代国家对老年人的重视程度。
对于社会化养老,也可以从《史记》中找到理论源头,所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鲤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正是提倡通过社会共担的渠道去养老。今天,随着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发展壮大,我们不难发现“养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家庭养老,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很多思想渊源,本文提及的“孝道”思想多数都是针对家庭养老而言的。今天,人们在提出家庭依赖型的社会支持网仍然是当前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时,无非是表达了中国的养老方式仍然离不开由近亲(包括子女等)构成的家庭纽带。虽然这种赡养支持网呈现出规模小、密度大的特点,但是,秉承“百事孝为先”的传统理念,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和赡养老人的基本单位,仍是老年人幸福的伊甸园,过去如此,现在依旧如此。所以,一味地诱导老年人走出家庭,把老人完全推向社会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无论是国家养老还是社会养老亦或是家庭养老,都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尊老文化,是中国尊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子孝则家齐”是家庭养老甚至是完全积累制的传统根基,“养吾老以及人之老”是社会化养老甚至是自保公助型养老方式的文化基础,“天子养老,孝治天下”则是国家养老乃至福利型国家模式的文化渊源。
总之,人创造着社会,社会也创造着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在中国家庭养老中曾经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前,这种孝文化还会继续传承下去,而且无论是走养老保障社会化之路还是倡导政府责任和国家养老,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在现代社会不断发扬光大,所以,在建立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时必须明确,我们不能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要去深入挖掘它的内在价值,使之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