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22例疑子宫肌瘤的患者行低场磁共振检查及动态增强扫描,并通过术后病理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瘤和卵巢囊腺瘤外,余MRI诊断均与术后病理相符,诊断符合率达90.9%;20例子宫肌瘤中多发子宫肌瘤12例,单发子宫肌瘤8例,共检出49个病灶,本组除2个病灶在T1WI上为不均匀高低信号外,其余所有病灶均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均匀低信号36个,混杂信号10个,高信号3个,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10个,均匀强化39个。结论 低场MRI在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清晰、准确地显示肌瘤大小、形态、位置及与子宫的毗邻关系,可作为B超、CT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如何发表论文
【关键词】 子宫肌瘤;磁共振成像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常通过B超、CT等检查作出诊断。近年来,MRI在临床上的逐渐普及,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及无辐射损伤的特点,已成为妇科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我院行MRI检查的22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疑子宫肌瘤患者22 例,年龄39~52岁,平均(44±0.5)岁。临床上患者以月经改变或阴道不规则流血、盆部疼痛、贫血、不孕、习惯性流产和腹部肿块为主要症状来诊,其中1例患者合并尿频、肾积水。
1.2 检查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迈迪特(NOVUS 0.35T)永磁低场磁共振,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体部线圈,行自旋回波(SE)序列分别进行横断面T1WI、T2WI、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法 (STIR),矢状面或冠状面T2WI,层厚5 mm,间隔1mm,视野38,激励次数1~3次,矩阵265×512。常规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扎喷酸葡甲胺(Gd?DtpA)0.1~0.15 mmol/kg。
1.3 结果
1.3.1 诊断符合率 本组22例患者中,经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瘤1例,卵巢囊腺瘤1例,子宫肌瘤20例,诊断符合率达90.9%,其中多发子宫肌瘤12例,单发子宫肌瘤8例,共检出49个病灶。
1.3.2 子宫肌瘤的MRI表现 本组除2个病灶在T1WI上为不均匀高低信号外,其余所有病灶均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如图1箭头示肿瘤为低信号,信号强度与肌肉信号相似,边界光整),T2WI上表现为均匀低信号36个,呈混杂信号10个(如图2箭头示高信号囊变区,内见多发小片状高信号囊变区,边界清楚,与子宫浆膜层关系密切),高信号3个,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10个(如图3箭头示肌瘤为高信号强化,肌瘤中等度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均匀强化39个;壁间肌瘤 36个,粘膜下肌瘤5个,浆膜下肌瘤8个;肿瘤大小不等,最大者约17.5 cm×8.2 cm×6.0 cm,最小直径约0.5 cm;瘤体呈圆形、椭圆形46个,不规则 3个;本组除了2个位于宫颈部及1个位于阔韧带外,其余均位于宫体部;49个病灶中除4个较小的边界模糊外,余边界均清楚;在T2WI上,肌瘤周边见环状高信号或等信号影37个,未见明确异常信号影12个。子宫轮廓改变14例,其中外形增大10例,宫腔受压变窄4例,子宫形态无改变6例;合并右侧输尿管下段受压变窄致右肾盏、肾盂扩张积液1例(图4)。
如何发表论文
2 讨论
子宫肌瘤由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增生形成,好发生育年龄妇女,35以上女性发生率达20%,绝经后妇女发生率达30%~50%,20岁以下少见。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与过多雌激素的刺激有关[1]。
子宫肌瘤的MRI表现取决于肌瘤的部位、大小及有无变性。(1)信号改变:典型者T1WI信号强度类似子宫肌层,为均匀低信号或等信号,而 T2WI为明显均匀低信号。子宫肌瘤的这种信号特点,一般认为与肌瘤内细胞排列紧凑,其间缺乏足够空间储存液体和黏蛋白以及胶原纤维较多有关[2]。本组肌瘤在T1WI上47(95.9%)个病灶,T2WI上36(73.4%)个病灶具有上述信号特
图1 横断位肌瘤T1WI 图2 横断位肌瘤T2WI 图3 增强扫描肌瘤 图4 冠状位右肾盂
征。当肌瘤较大时常出现玻璃样变、红色样变或钙化、囊变、出血等变性,T2WI为不均匀混杂信号,尤其是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更为明显。如肌瘤的玻璃样变致使肌瘤自由含水量增加,T2WI呈高信号,可能与肿瘤的大小、细胞成分有一定的关系[3]。当肌瘤出血时,MRI表现主要取决于出血的时期及所用的脉冲序列,多表现为不均匀低高混杂信号影,本组49个病灶中,有13(26.5%)个病灶类似上述信号改变。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肌瘤T2WI信号及强化特征不同,普通型36个,为均匀极低信号,细胞型3个,为均匀高信号,前二者强化均匀,退变型10个,为不均匀信号,强化表现各异。(2)部位、边界及形态改变:本组49个病灶中子宫肌壁间肌瘤36(73.5%)个、浆膜下肌瘤8(16.3%)个、粘膜下肌瘤5(10.2%)个,基本符合子宫肌瘤分布的特征改变。大多数子宫肌瘤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本组仅4个小病灶边界模糊,笔者认为可能是病灶较小,与周围正常平滑肌对比度较差所致。(3)瘤周信号改变:在T2WI上瘤体的周边常见高信号或等信号环状影。瘤周高信号带一般认为与肌瘤短时内膨胀性生长压迫周围正常肌层组织,使周边部分小静脉,淋巴管扩张或水肿有关;瘤周等信号带代表网状结构或压缩肌层组织[4] 。.本组31个肌瘤灶旁出现此信号改变,占69.4%。(4)其他改变:肌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后多引起子宫形态及轮廓改变,表现为体积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轮廓不光整,宫腔受压,内膜完整,结合带可受压迂曲。本组14例患者子宫见不同程度的形态改变;1例子宫肌瘤体积较大,右侧输尿管下段受压变窄,其上方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扩张均匀。
如何发表论文
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基于子宫肌瘤影像及病理形态的多样性,常需与以下病变鉴别。(1)子宫腺肌瘤:病灶无包膜,边界不清,瘤内信号不均匀,表现为低信号的肌层内见散在、边界模糊的斑点状高信号灶;本组误诊子宫腺肌瘤1例,主要因瘤体较小,病灶与肌层分界欠清所致;(2)附件肿瘤:附件良、恶性肿瘤大多数表现长T1长T2信号改变,在T1WI及T2WI上表现等或低信号者,病变主要与浆膜下肌瘤相鉴别;(3)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常表现宫腔内见结节状等T1稍长T2信号影,易与粘膜下肌瘤相混淆;(4)子宫平滑肌肉瘤:肿瘤多为单发,体积较大,边缘不光整,可提示肌瘤恶变,但这种征象的特异性不高,平滑肌肉瘤在T1WI中多呈等信号,T2WI中呈明显高信号,边界清或不规则,仅凭MRI信号是很难鉴别肌瘤是否恶变,主要还是靠术后病理检查确定。而子宫肌瘤在低场磁共振MRI特征性表现为T1WI为等或低信号,在T2WI为低或不均匀信号,边界清楚,鉴别诊断难度一般不大。
MRI可多方位成像清楚显示肌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及与子宫的毗邻关系,不仅在肿瘤定性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还能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病理类型。总之,低场磁共振在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可作为B超、CT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参考文献】
[1]章宗籍.病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0?131.
[2]韩慧敏,王清涛.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附24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 2008:36(4):573?575.
[3]马德智,李保生.低场强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检查和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医药, 2007,36(3):205?206.
如何发表论文
[4] Mittr J R,Yeh I T,Kressel H Y.High?signal?intensity rim suryounding uterine leiomyomas on MR images.Pathologic correlation[J]. Radiology, 1991, 180(1): 81?83.
如何发表论文
【关键词】 子宫肌瘤;磁共振成像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常通过B超、CT等检查作出诊断。近年来,MRI在临床上的逐渐普及,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及无辐射损伤的特点,已成为妇科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我院行MRI检查的22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疑子宫肌瘤患者22 例,年龄39~52岁,平均(44±0.5)岁。临床上患者以月经改变或阴道不规则流血、盆部疼痛、贫血、不孕、习惯性流产和腹部肿块为主要症状来诊,其中1例患者合并尿频、肾积水。
1.2 检查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迈迪特(NOVUS 0.35T)永磁低场磁共振,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体部线圈,行自旋回波(SE)序列分别进行横断面T1WI、T2WI、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法 (STIR),矢状面或冠状面T2WI,层厚5 mm,间隔1mm,视野38,激励次数1~3次,矩阵265×512。常规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扎喷酸葡甲胺(Gd?DtpA)0.1~0.15 mmol/kg。
1.3 结果
1.3.1 诊断符合率 本组22例患者中,经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瘤1例,卵巢囊腺瘤1例,子宫肌瘤20例,诊断符合率达90.9%,其中多发子宫肌瘤12例,单发子宫肌瘤8例,共检出49个病灶。
1.3.2 子宫肌瘤的MRI表现 本组除2个病灶在T1WI上为不均匀高低信号外,其余所有病灶均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如图1箭头示肿瘤为低信号,信号强度与肌肉信号相似,边界光整),T2WI上表现为均匀低信号36个,呈混杂信号10个(如图2箭头示高信号囊变区,内见多发小片状高信号囊变区,边界清楚,与子宫浆膜层关系密切),高信号3个,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10个(如图3箭头示肌瘤为高信号强化,肌瘤中等度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均匀强化39个;壁间肌瘤 36个,粘膜下肌瘤5个,浆膜下肌瘤8个;肿瘤大小不等,最大者约17.5 cm×8.2 cm×6.0 cm,最小直径约0.5 cm;瘤体呈圆形、椭圆形46个,不规则 3个;本组除了2个位于宫颈部及1个位于阔韧带外,其余均位于宫体部;49个病灶中除4个较小的边界模糊外,余边界均清楚;在T2WI上,肌瘤周边见环状高信号或等信号影37个,未见明确异常信号影12个。子宫轮廓改变14例,其中外形增大10例,宫腔受压变窄4例,子宫形态无改变6例;合并右侧输尿管下段受压变窄致右肾盏、肾盂扩张积液1例(图4)。
如何发表论文
2 讨论
子宫肌瘤由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增生形成,好发生育年龄妇女,35以上女性发生率达20%,绝经后妇女发生率达30%~50%,20岁以下少见。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与过多雌激素的刺激有关[1]。
子宫肌瘤的MRI表现取决于肌瘤的部位、大小及有无变性。(1)信号改变:典型者T1WI信号强度类似子宫肌层,为均匀低信号或等信号,而 T2WI为明显均匀低信号。子宫肌瘤的这种信号特点,一般认为与肌瘤内细胞排列紧凑,其间缺乏足够空间储存液体和黏蛋白以及胶原纤维较多有关[2]。本组肌瘤在T1WI上47(95.9%)个病灶,T2WI上36(73.4%)个病灶具有上述信号特
图1 横断位肌瘤T1WI 图2 横断位肌瘤T2WI 图3 增强扫描肌瘤 图4 冠状位右肾盂
征。当肌瘤较大时常出现玻璃样变、红色样变或钙化、囊变、出血等变性,T2WI为不均匀混杂信号,尤其是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更为明显。如肌瘤的玻璃样变致使肌瘤自由含水量增加,T2WI呈高信号,可能与肿瘤的大小、细胞成分有一定的关系[3]。当肌瘤出血时,MRI表现主要取决于出血的时期及所用的脉冲序列,多表现为不均匀低高混杂信号影,本组49个病灶中,有13(26.5%)个病灶类似上述信号改变。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肌瘤T2WI信号及强化特征不同,普通型36个,为均匀极低信号,细胞型3个,为均匀高信号,前二者强化均匀,退变型10个,为不均匀信号,强化表现各异。(2)部位、边界及形态改变:本组49个病灶中子宫肌壁间肌瘤36(73.5%)个、浆膜下肌瘤8(16.3%)个、粘膜下肌瘤5(10.2%)个,基本符合子宫肌瘤分布的特征改变。大多数子宫肌瘤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本组仅4个小病灶边界模糊,笔者认为可能是病灶较小,与周围正常平滑肌对比度较差所致。(3)瘤周信号改变:在T2WI上瘤体的周边常见高信号或等信号环状影。瘤周高信号带一般认为与肌瘤短时内膨胀性生长压迫周围正常肌层组织,使周边部分小静脉,淋巴管扩张或水肿有关;瘤周等信号带代表网状结构或压缩肌层组织[4] 。.本组31个肌瘤灶旁出现此信号改变,占69.4%。(4)其他改变:肌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后多引起子宫形态及轮廓改变,表现为体积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轮廓不光整,宫腔受压,内膜完整,结合带可受压迂曲。本组14例患者子宫见不同程度的形态改变;1例子宫肌瘤体积较大,右侧输尿管下段受压变窄,其上方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扩张均匀。
如何发表论文
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基于子宫肌瘤影像及病理形态的多样性,常需与以下病变鉴别。(1)子宫腺肌瘤:病灶无包膜,边界不清,瘤内信号不均匀,表现为低信号的肌层内见散在、边界模糊的斑点状高信号灶;本组误诊子宫腺肌瘤1例,主要因瘤体较小,病灶与肌层分界欠清所致;(2)附件肿瘤:附件良、恶性肿瘤大多数表现长T1长T2信号改变,在T1WI及T2WI上表现等或低信号者,病变主要与浆膜下肌瘤相鉴别;(3)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常表现宫腔内见结节状等T1稍长T2信号影,易与粘膜下肌瘤相混淆;(4)子宫平滑肌肉瘤:肿瘤多为单发,体积较大,边缘不光整,可提示肌瘤恶变,但这种征象的特异性不高,平滑肌肉瘤在T1WI中多呈等信号,T2WI中呈明显高信号,边界清或不规则,仅凭MRI信号是很难鉴别肌瘤是否恶变,主要还是靠术后病理检查确定。而子宫肌瘤在低场磁共振MRI特征性表现为T1WI为等或低信号,在T2WI为低或不均匀信号,边界清楚,鉴别诊断难度一般不大。
MRI可多方位成像清楚显示肌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及与子宫的毗邻关系,不仅在肿瘤定性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还能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病理类型。总之,低场磁共振在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可作为B超、CT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参考文献】
[1]章宗籍.病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0?131.
[2]韩慧敏,王清涛.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附24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 2008:36(4):573?575.
[3]马德智,李保生.低场强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检查和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医药, 2007,36(3):205?206.
如何发表论文
[4] Mittr J R,Yeh I T,Kressel H Y.High?signal?intensity rim suryounding uterine leiomyomas on MR images.Pathologic correlation[J]. Radiology, 1991, 180(1):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