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角度观测云
摘要:云是由小水滴、冰晶微粒或者两者混合的聚合体,底部不接触地面。云作为航空气象情报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飞行安全有着较大的影响,包括云中能见度小、飞机飞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颠簸、积冰、容易错觉等,尤其在当本场存在低云,严重影响飞机的着落。
关键词:不同角度 观测云
在保障航空安全,云的气象情报主要有云状、云量和云高等三个方面,做好气象信息的准确把握,保证要素值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现对云的观测要点技巧做了如下总结:
1、
基础识别。云根据高度分为低中高三族,再按形态分为十四类,在进行量状高的并定时,应结合云的外形特征、结构、色泽、移动快慢、排列、高度、亮度、云块大小、视宽度角、云之间的紧密程度、水汽和冰晶结构、特殊现象、连续演变以及伴随的天气现象等进行综合考虑,得出准确的数据。如云体越松散则云底越低,透光程度越高则云底越高,运用视宽度角区分层积云、高积云和卷积云,太阳附近有晕的可能存在高层云,打雷或冰雹天气存在强对流云。
2、
夜间识别。以往经验在进行夜间观测时,先进入观测场停留片刻,待眼睛适应黑暗的环境渐渐看清天空的状况,然后根据月亮和星星来判断云的情况,可随着雾霾天气的恶化,加上机场本身就存在着“光污染”,使得对云的观测增加了不少的难度。首先在傍晚观测时,应注意天空云的分布情况,了解当天云的发展和演变规律,判断云的性质是否稳定,结合天气状况、气象
要素综合分析;第二,结合地面灯光,云对地面照射上去的灯光存在放射,云体越低越厚照射的效果就越是明显,基本在2000米以下的云此效果较为明显,颜色变化为从白到橙黄(高度从高到低);第三,若能看到星星或月亮,结合一般规律判断量状高,在看不到星星月亮,先判断本场是否有雾霾天,结合傍晚情况,判定是否有中高云的存在。
3、
形成原理:根据云的形成过程,可分为积状云、层状云和波状云。积状云是由于热力对流形成的云,云块孤立,分散,多出现在夏季,演变规律是:淡积云→浓积云(阵雨)→积雨云→消散(或者打雷、下雨),对应的时间分别是上午、中午、下午、入夜;层状云是大规模上升运动形成的云,铺天盖地,是连续比较均匀的云层,其特征有:水平范围广、云层从薄到厚排列形成云系、云层较均匀、持续时间长、降水为连续性等;波状云是由于空气性质差异和地形抬升引起大气波动,云体具有条块状特征,天气一般较好,如俗语所说:瓦块云,晒死人;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4、
天气系统,不同的天气形势会形成云状况,如槽线,切变线,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所引起的大规模的系统性的铅直运动,在大气层结稳定、水汽较充沛的条件下,可形成范围广,分布均匀的层状系,受起影响,容易形成层状云,并可能带来连续性的降水;不同季节呈现不一样的气候,春季容易受“高后”影响出现低云,也多出现切变线和高空槽影响出现雷雨,产生强对流云;夏季热对流旺盛,容易滋生对流云,常受副高控制的地区,天空会晴空无云;秋季较为稳定,以波状云为主,天
气较好;冬季,多有锋面侵袭,锋面经过时满天又厚的层状云或层积云带来降水,锋面过后冷高压控制,多位晴好天气。
5、
运用卫星云图,也可以较好的识别云体特征,它具有尺度大、连续性等特征,其产品主要包括可见光图像、红外图像和水汽图像。可见光图像,是卫星扫描辐射仪在可见光谱段(波长0.4 至1.1微米),测量来自地面和云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卫星接收到的辐射越大,就用越白的色调表示。不同的云和地面存在不一样的反照率,而云的反照率高于陆地和海洋,尤其大块厚云或积雨云团,色调可呈浓白色。当色调为白色,可能的目标为积雪、冰冻海洋、中等厚度的云;灰白色色调的为大陆上的中高云,当色调呈现黑色或灰色时,多为陆地、海洋等。红外图像描述的是辐射面的温度,暗色调代表暖区,亮色调代表冷区,云由于其温度比较低而通常显得比地表白, 云顶温度随高度递减,在红外云图中,不同高度上的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色调对比;水汽图像可以反映中高层水汽分布,色调越白表示水汽含量越多,通过比较色调差异,来判断云的特征。
6、
运用多普勒气象雷达,来识别云,不同形成过程的云,云体内部的水汽状况和对流情况都有所差异,所呈现出的雷达产品PPI和RHI也有所不同,其中积状云、层状云较为明显:
|
积状云 |
层状云 |
强对流云 |
PPI |
多呈块状,尺度小,有强回波中心,边缘清晰 |
显示均匀,呈弥散分布,边缘发毛,大片弱回波中由一个个强度较强的回波团,一般在20dbz |
强回波中心,边缘分明,呈块状。水平尺度30~40km,一般在50dbz |
RHI |
多呈柱状,有降水时,顶高较高, 6-7km以上,最高20km,回波顶常呈毡状或花椰菜状 |
回波高度不高,一般在5~6km,顶高平坦 |
波顶往往超过10km呈单峰结构,云毡很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