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王 莹
(合肥市铁四局中学,安徽 合肥 230023)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网络已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之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英语阅读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丰富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策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的合理使用,最终达到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英语阅读;阅读策略
一、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教育部2011年实施的新课程标准中就特别强调:“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1]。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往往都围绕着一本教科书,由于材料有限,内容狭窄,导致学生对阅读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丰富的阅读语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来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二、 多媒体网络对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功能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传统的英语阅读材料中,文章单词量较大,训练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学习时感觉困难重重、枯燥无味,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教师在备课中,可以搜集与阅读体裁相关的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通过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表现形式进行展示,学生能很快融入到阅读的情境中来,增加了学生的感受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英语的阅读体裁相当广泛,包含人文科学、中西方文化、哲理寓言、天文地理、风俗习惯等相关主题。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的阅读主题,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适当地拓展课外阅读。通过提供纯正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地道的英语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让学生乐于阅读。
(二)丰富英语阅读教学内容
基于教材的英语阅读材料大多缺乏真实性,为了适应中学生的阅读水平,教材编者通常对阅读材料进行一定的整合,如:减少不常见的词汇,将复杂句变为简单句等。这样,英语阅读材料就失去了原汁原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外语学习者只有接触大量自然的语言材料,他们的语言水平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只有学会最真实的语言才能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从而实现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紧密结合[2]。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可以丰富英语阅读的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以其灵活性、多样性、直观性的方式,把阅读材料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地从网上下载与阅读教材相关的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登录一些英语学习网站,利用课外时间扩充自己的阅读量,既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又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三)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
传统的英语阅读训练多以选择或问答题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将阅读内容作为语法知识的练习场,很少关注阅读策略的培养和训练,更少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网络的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
导入新课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总结反馈
2、呈现任务,学法指导
导入之后,教师向学生呈现本节课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呈现任务的目的是使学生的阅读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就会积极地寻找相关信息,快速、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在学习期间,教师可以充分巧用多媒体,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如何解决任务,给出相关的学法指导。例如:在略读(skimming)中,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句子,以了解文章大意,如通过读首尾段落及每一段的首尾句、文章的标题等;在寻读(scanning)中,采用浏览的方式查找出某一具体的信息或细节;在细读(Intensive reading)中,引导学生观察和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实与信息,如教师设计表格、填图、判断正误、问答讨论等活动检查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学法指导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学生通过网络实现自主学习。
3、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其特有的优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索与任务主题相关的资料,进行自主阅读。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和交流,锻炼并提高了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如:在学习有关濒危动物的话题之后,让学生自己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的生存现状及面临的危险,学生通过report、speech或制作招贴画的形式进行展示。
4、合作交流、总结反馈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与小组的其他成员互动交流,讨论并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再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总结。汇报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以说的形式、辩论赛的形式、也可以以写的形式。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之后,教师要对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并提供反馈信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钱良平.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