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实践感受历史脉搏的跳动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教学模式。本文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海上丝路的东端——泉州》研究性学习作回顾。从而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指导他们作好准备工作,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的史料,进一步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运用“走出去”的办法感受历史的变化,在合作中总结感受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并做了较详实的记录。在活动中充分利用泉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社会人文资源,通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知乡、爱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重振古港雄风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也更能发挥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标新立异的精神,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关键词】感受 历史脉搏 海丝 研究性学习 小结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教学模式。其出现在国内教育尽管时间不长,却迅速成为广大教师关注和实施的一种模式。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本文就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研究性学习做简要回顾,以求进一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普遍实施,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益。
一 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首先,结合泉州一年一度的“海丝”文化节活动,从周边社会生活中入手,通过对泉州的海丝的了解,引导学生客观地评述历史。其次,充分利用泉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社会人文资源,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知乡、爱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重振古港雄风的社会责任感。最后,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生个人体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 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
首先,通知本年段的学生,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活动时间:2010年3月15日至6月13日。其次,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让报名参加的学生学习《乡土历史》,进一步了解泉州。最后,联系有关历史地理老师、学者以获帮助,联系泉州中外海上交通馆等文物资料陈列馆,以获得支持帮助。
三 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经过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首先由教师简要介绍,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影响。在与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时,最主要靠的是丝绸之路,其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而海丝之始发港之一就是泉州。由此确定活动的主题为“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泉州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能感受到现实与历史的交融。由此引发学生对此主题的思考,进一步推动他们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的史料
学生收集整理史料,教师对其进行如下指导:第一,收集材料的渠道可包括访谈、图书馆书刊和文物陈列馆的文献资料、影视资料以及利用最新的教育技术进行收集资料。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终派上大用场。第二,围绕“问题”收集相关材料,也可对材料进行归类、鉴别,并从中发现问题。第三,应记录所收集材料的出处,初步判断材料的真伪、优劣,淘汰边缘材料。
在活动中,我惊叹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他们获得材料的途径可谓多种多样。
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同学们有的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到《泉州府志》、《晋江县志》、《泉州的传说》、《海上丝绸之路名城——泉州》等有关的书刊,或通过各种渠道获取《重返光明之城》、《我爱泉州》等珍贵资料片段,并对相关内容、图片进行翻印,有相当多同学通过网络查阅到了史学界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最新成果。在网上搜集到了不少有争议的观点,如海丝的起点到底是在泉州,还是在广州,或是在其他地方,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讨论。针对此,我鼓励学生在网络中调阅各种观点不同的史料,但要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有教师指向问题的探究,它可以帮助学生独立自主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把完成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掌握的任务。
2.有了一定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后,采取“走出来”的办法,寻访历史遗迹、遗址,比照泉州今昔,感受历史变化
在教师的带领下,利用双休日和五一长假到泉州海交馆、圣墓景区、江口片区的真武庙、法石沉船点、九日山“祈风摩崖石刻”,那条曾经积金聚银、热闹非凡的聚宝街、清净寺、博物馆的一方方外来宗教石刻、开元寺大雄宝殿斗拱之间安琪儿式的妙音鸟、海口片区的“两塔一渡”等进行实地考察,并在采访中、传说中寻找蛛丝马迹。因为此行目的明确,同学们热情很高,在各地考察中,同学们都纷纷拿起照相机拍下认为有用的资料,同时也记录了他们高中生活中的这段旅程。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组织进行讨论、交流体会。因为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学生们在交流中均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虽有些并不很高明,但却有了可贵的“理性之光”,他们为泉州有如此辉煌的过去而赞叹不已,也为自己处于世变的今天倍感幸运,期待自己早日能成为勇敢的弄潮儿,为重振古港雄风尽一份力。当然,也有些问题提出后没办法解决,对此老师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大家不要回避疑难问题,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向书本、专家和学者求教,定能解决这些疑难问题。
3.合作交流、总结感受
6 月13日,我召集参加课题的学生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积极参加和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求知欲望、集体协作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告知学生此行得出答案并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应掌握哪些方法、途径、手段来获取知识,也就是要掌握求知的技能本领。并要求学生们对此次活动留下一段活动过程记录,或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搜集到的文字资料、图片说明等。
四 研究性学习活动后记
此次的实践活动是由今年年初的泉州“海丝文化节”而引发,以泉州地方文化特色为依托,延伸课堂教学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知乡、爱乡的情感。就如高二(1)班李某同学在总结中写道的“马可?波罗称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胡椒的进口量百倍于亚历山大港……中国诗人则描写道‘涨海声中万国商’、‘缠头赤脚半半番商,大舶高樯多海宝’”,由此没有理由不相信泉州是属于整个世界的一座城市,而这座文化名城中的“活化石”——戏曲、节日、风俗、传统工艺、服饰装束、宗教信仰等都是富有生命力的,且蕴涵着一种世俗美,它的丰富多彩和深厚沉淀几乎是难以尽述的,至今仍深深地陶冶着刺桐人。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布鲁纳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使大部分参与的学生学会了查阅、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正如高二(2)班陈某同学的感受:“泉州海丝产生于汉代,到唐、宋、元时达到繁盛,元时意大利的马可?波罗由陆上‘丝绸之路’到中国,由海上‘丝绸之路’返回,其游记及中外大量史料表明中国当时的科技文化在世界上独领风骚,但到清末,腐朽的清政府继续施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泉州海丝走到了尽头,这表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封闭难使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新一代泉州人,应该更好地建设泉州”。
此外,研究性学习也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由原来纯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既是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又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角色融入学生中一起学习。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也更能发挥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标新立异的精神,我想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教育部文件 教基〔2001〕6号
[2]雷西芹.历史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0)
[3]钟启泉等.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反思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教师之友,2002(3)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关键词】感受 历史脉搏 海丝 研究性学习 小结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教学模式。其出现在国内教育尽管时间不长,却迅速成为广大教师关注和实施的一种模式。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本文就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研究性学习做简要回顾,以求进一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普遍实施,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益。
一 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首先,结合泉州一年一度的“海丝”文化节活动,从周边社会生活中入手,通过对泉州的海丝的了解,引导学生客观地评述历史。其次,充分利用泉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社会人文资源,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知乡、爱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重振古港雄风的社会责任感。最后,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生个人体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 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
首先,通知本年段的学生,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活动时间:2010年3月15日至6月13日。其次,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让报名参加的学生学习《乡土历史》,进一步了解泉州。最后,联系有关历史地理老师、学者以获帮助,联系泉州中外海上交通馆等文物资料陈列馆,以获得支持帮助。
三 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经过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首先由教师简要介绍,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影响。在与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时,最主要靠的是丝绸之路,其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而海丝之始发港之一就是泉州。由此确定活动的主题为“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泉州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能感受到现实与历史的交融。由此引发学生对此主题的思考,进一步推动他们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的史料
学生收集整理史料,教师对其进行如下指导:第一,收集材料的渠道可包括访谈、图书馆书刊和文物陈列馆的文献资料、影视资料以及利用最新的教育技术进行收集资料。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终派上大用场。第二,围绕“问题”收集相关材料,也可对材料进行归类、鉴别,并从中发现问题。第三,应记录所收集材料的出处,初步判断材料的真伪、优劣,淘汰边缘材料。
在活动中,我惊叹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他们获得材料的途径可谓多种多样。
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同学们有的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到《泉州府志》、《晋江县志》、《泉州的传说》、《海上丝绸之路名城——泉州》等有关的书刊,或通过各种渠道获取《重返光明之城》、《我爱泉州》等珍贵资料片段,并对相关内容、图片进行翻印,有相当多同学通过网络查阅到了史学界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最新成果。在网上搜集到了不少有争议的观点,如海丝的起点到底是在泉州,还是在广州,或是在其他地方,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讨论。针对此,我鼓励学生在网络中调阅各种观点不同的史料,但要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有教师指向问题的探究,它可以帮助学生独立自主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把完成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掌握的任务。
2.有了一定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后,采取“走出来”的办法,寻访历史遗迹、遗址,比照泉州今昔,感受历史变化
在教师的带领下,利用双休日和五一长假到泉州海交馆、圣墓景区、江口片区的真武庙、法石沉船点、九日山“祈风摩崖石刻”,那条曾经积金聚银、热闹非凡的聚宝街、清净寺、博物馆的一方方外来宗教石刻、开元寺大雄宝殿斗拱之间安琪儿式的妙音鸟、海口片区的“两塔一渡”等进行实地考察,并在采访中、传说中寻找蛛丝马迹。因为此行目的明确,同学们热情很高,在各地考察中,同学们都纷纷拿起照相机拍下认为有用的资料,同时也记录了他们高中生活中的这段旅程。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组织进行讨论、交流体会。因为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学生们在交流中均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虽有些并不很高明,但却有了可贵的“理性之光”,他们为泉州有如此辉煌的过去而赞叹不已,也为自己处于世变的今天倍感幸运,期待自己早日能成为勇敢的弄潮儿,为重振古港雄风尽一份力。当然,也有些问题提出后没办法解决,对此老师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大家不要回避疑难问题,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向书本、专家和学者求教,定能解决这些疑难问题。
3.合作交流、总结感受
6 月13日,我召集参加课题的学生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积极参加和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求知欲望、集体协作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告知学生此行得出答案并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应掌握哪些方法、途径、手段来获取知识,也就是要掌握求知的技能本领。并要求学生们对此次活动留下一段活动过程记录,或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搜集到的文字资料、图片说明等。
四 研究性学习活动后记
此次的实践活动是由今年年初的泉州“海丝文化节”而引发,以泉州地方文化特色为依托,延伸课堂教学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知乡、爱乡的情感。就如高二(1)班李某同学在总结中写道的“马可?波罗称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胡椒的进口量百倍于亚历山大港……中国诗人则描写道‘涨海声中万国商’、‘缠头赤脚半半番商,大舶高樯多海宝’”,由此没有理由不相信泉州是属于整个世界的一座城市,而这座文化名城中的“活化石”——戏曲、节日、风俗、传统工艺、服饰装束、宗教信仰等都是富有生命力的,且蕴涵着一种世俗美,它的丰富多彩和深厚沉淀几乎是难以尽述的,至今仍深深地陶冶着刺桐人。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布鲁纳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使大部分参与的学生学会了查阅、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正如高二(2)班陈某同学的感受:“泉州海丝产生于汉代,到唐、宋、元时达到繁盛,元时意大利的马可?波罗由陆上‘丝绸之路’到中国,由海上‘丝绸之路’返回,其游记及中外大量史料表明中国当时的科技文化在世界上独领风骚,但到清末,腐朽的清政府继续施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泉州海丝走到了尽头,这表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封闭难使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新一代泉州人,应该更好地建设泉州”。
此外,研究性学习也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由原来纯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既是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又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角色融入学生中一起学习。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也更能发挥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标新立异的精神,我想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教育部文件 教基〔2001〕6号
[2]雷西芹.历史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0)
[3]钟启泉等.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反思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教师之友,2002(3)发表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