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对莫高窟第 254 窟《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分析

热度0票  浏览150次 时间:2020年11月02日 15:26
赵宁 / 西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摘 要:莫高窟中出现有十余幅《萨埵太子舍身饲虎》,以北魏时期第 254 窟的尤为经典。此幅本生故事画色彩独具一格,风格鲜明,构图也不同于其他的洞窟的同一题材壁画。本文采用阿恩海姆所提出的艺术心理学角度对此幅壁画的构图平衡、张力及色彩明暗等方面进行分析,提供一种解读《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新角度。
关键词: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 阿恩海姆 ; 艺术心理学一、引言
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是东方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保存了自北凉到元代(从 4-14 世纪)持续了一千余年的石窟艺术,其内容复杂多样,包含了彩塑、壁画、石窟建筑与一体的文化艺术殿堂。本文选择了北魏时期的一幅壁画《萨埵太子舍身饲虎》进行简要分析。
北魏 254 窟《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壁画艺术价值极高,它被公认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件绝世佳作。虽它的作者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这并不妨碍艺术本生的感染力,许多艺术家都被它所吸引如张大千、常书鸿、董希文等都曾为之驻足。
而本文要采用阿恩海姆所提出的艺术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
将感性的美予以理性的分析,看它为何成为被称为壁画中的精品。
二、北魏 254 窟《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概述
北魏时期建造的第 254 窟为禅修窟,主要供当时的僧人、信众礼拜佛像、聚众听法的地方。而《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图就出现在这个洞窟内,它的位置位于洞窟南壁中下段。它的轮廓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四方形,而是在它左上方出现了一小块矩形凸起。(图一)这便是 254 窟中《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图的概况。
从题材和内容上,首先我们要了解此幅壁画的题材是佛教故事中的本生故事画,主要表现佛生前无数次的转世修行的经过。内容上讲述的是一位名叫萨埵的太子,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一群饥饿的濒临死亡的老虎,他以慈悲奉献的行动积累了后世成佛的因缘。依据北凉时期的《金光明经》
对故事文本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在《金光明经 . 舍身品第十七卷》中详细的以倒叙的方式展开:一日,释迦牟尼佛在法会上应大众的邀请,展演他成佛前的慈悲因缘。于是,随着一座佛塔从地涌出,一段往昔的故事逐渐浮现:久远之前有一个国王,治国得当,国家富饶安定,国王的三位王子皆以气概与德行垂范于世。其中最年少的小王子名叫摩诃萨埵。
此名有心系一切有情众生的意味。在一次外出练习完涉猎之后,三位王子在山中游玩,在深林中见到一只母虎。母虎生下七只幼崽已经多日了,由于无法觅食,身体消瘦,若在为饥饿所迫,恐怕生命难保。三位王子心怀忧愁的看着老虎。
萨埵的两位兄长叹自己缺乏悲心与智慧。此时,萨埵暗自思量,想帮助它们,就因有所舍。在这生生世世的生死轮回中,尽管每个人对自己的肉身都爱护有加,但终究还是难免速朽败坏、无所受益,一切皆为空。他在这漫漫的生死轮回中,曾多少次毫无意义地捐出生命,为了贪欲、嗔恨或是愚痴,但却从未有一次是为慈悲和解脱的事业。现在恰好是一个好的时机,如果能舍此难舍之肉身,舍己救虎,也算做积攒功德了。
于是,他支走自己的两位兄长,俯身躺在老虎面前,可是虚弱至及的老虎竟无力啃食。见此情景,萨埵坚定的登上陡峭的山崖,用竹刺刺破自己的喉咙,再纵身跳下。老虎们闻到血腥味后,闻讯赶来舔食了他的鲜血,慢慢恢复了体力,又将萨埵的肉身分食,终于恢复了体力,重现昔日雄风。萨埵的兄弟走了许久后忽感异常,立即返回,当见到满地骸骨时,他们悲痛昏厥,扑倒在地。国王和王后闻讯赶来,悲痛欲绝。
此时,天地都为萨埵的慈悲所震动,后来天神施法,萨埵又由遍地的骸骨化为完整的肉身,在母亲怀中如同安睡一样安洋。此后专为萨埵建造了一座白塔,以纪念他的慈悲功德。
三、采用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进行分析
本文采用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所提出的方法来对分析莫高窟第 254 窟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
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家不仅可以通过对描述对象的构图进行分配,顾及色彩对构图重心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巧妙地布置画面的注意中心,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力结构。” 1 这幅壁画从经文中一共选取了五个画面进行描绘,发愿救虎、刺颈跳崖、虎食萨埵、亲人悲悼、起塔供养。(图二)画面看似繁密复杂,画师将三处情节安排在画面上面,两处在下方,并利用人物的体态来加以间隔与关联。整幅画面都存在着一股张力,而这种力量的作用方向,从这五个画面中都有一定的展现。如在对天发愿画面中的萨埵的两兄弟,一个抬头注视仰望天空;一位低头弯腰目视着母虎与萨埵舒展挺拔的姿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幅画采用近似长方形的版式,将画面合理的安排。
每一幅小画面又有自己的构图方式,如刺颈跳崖的画面由两个三角形构成,一个正三角形与倒三角形相结合,使画面变得生动富有冲击。
1 构图平衡
254 窟的《舍身饲虎图》采用了“异时同图”的构图形式,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将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巧妙地布局在一个画面之上。画面构图独具匠心。这里主要来看一下构图平衡,一提到构图平衡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因素——重力。首先通观整体画面,我们可以注视到画师设置下了两条基准线:垂直方向上,发愿的萨埵王子的长袍,形成向下的视觉趋势,指向吃奶的小虎,它昂首挺胸的姿态表达了重获新生的喜悦,而小虎脚下就是献出生命的萨埵。舍身伏地的萨埵就如同坚固的基石一般,将小虎的生命托起,小虎的尾巴在萨埵的胸口上轻抚,两条生命间似乎有着一种默契与沟通。都通过视觉实现。竖直方向上的这些重要画面把发愿、舍身奉献与获得新生联系起来,产生了生死相依的象征性。
水平方向上,右边舍身刺颈的萨埵,与左边象征成佛的白塔塔基,连成一条线,将萨埵的舍身与未来成佛贯穿了起来。
两条基准线,一纵一横,从献身到新生,从舍身到成佛,因果关联,既具有佛教的义理,又建立了画面内的视觉框架。
从虎食萨埵的局部画面来分析关于平衡的问题。我们将画面进行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划分。这个画面中萨埵的躺着的姿势上下看似两条平行线一般,它给人一种安定、永恒的感觉。竖直方向上,俯身啖食的大虎与身下嗷嗷待哺的小虎相互制衡。同时大虎和众小虎承接了画面上方发愿救虎与刺颈跳崖两部分所传递的势。大虎背部的曲线弧度像是建筑中的穹顶,沉雄下压,把势传递到了萨埵身上。画面的这种安排本该让人觉得失衡,左边部分的画面因为所画东西较多,偏重是很有可能出现的现象。但在此幅画面中,却将这种平衡感处理的恰到好处。虎食萨埵的画面能如此平衡的原因在于一只大虎所处的左上方与萨埵太子身体及腿部周围的五只小虎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大虎的脊背拱起弯曲,其弧度如同半个小圆环。而几只小虎所在的位置相连又再一次形成第二个圆环。两个相交的环状构图出现在一幅画中,位于右半部的那些小虎连成的环状看起来总是比左半部的圆环大一些。当观赏者意识到自己是面对着这幅局部的右半部分时,也就表示在右半部已经产生出了整幅画的第二个中心。这个中心是观赏者主观经验意识中的中心。观赏者会自觉地将视线放到右侧小虎的图像上,因而不会影响画面的平衡效果。
这也就是为什么位于左上部的大虎非但没有使画面失去平衡,反而是十分和谐的原因所在了。画面中又通过萨埵身体的走向与手的指向将画面延伸了许多。尽管上半部的面积显然大于下半部,但在视觉上却没有造成头重脚轻的感觉,反而底部显得坚实有力。( 图三)
2. 张力
这幅壁画中的张力,我主要从刺颈跳崖这部分来分析。
先来看一下这个画面,画师巧妙地安排了“两个”萨埵,在画面右边的萨埵呈跪坐的姿势,右手拿着竹刺,左手高高举起。
整体的身形呈现出一个正三角形。顺着萨埵举起的手,与其跃起的左脚相衔接;当萨埵纵身跳下山崖时,他的双臂合拢为拢为菱形,用身体动势将故事的发展引向下方,同时他的眼睛正处于菱形的边角上,又将目光回首望向身体呈跪姿的萨埵。萨埵纵身跳下山崖的这个形态也同样呈现三角形。萨埵下方还有一只小虎,它的目光向上延伸,与“两个”萨埵的眼睛所在位置又再次的构成三角形。当看到我们萨埵纵身跳下山崖的这个形态时,似乎画面在动,而所看到的这种运动,既不是由物理力驱动的动作,又看不到这些物理动作造成的幻觉。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是视觉形状上向上聚集或倾斜的势,仅此而已。(图四)
正如康定斯基所说,它们包含的是一种“具有倾向力的张力”。 2 萨埵太子在我们看来具有运动的趋向,这种运动,艺术心理学中又称为“不动之动”,是指我们在不动的样式中感受到“运动”,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
3 我们看的这个壁画其实是静止的,
但我们似乎又看到了萨埵真的从山崖上一跃而下的运动。因画面中萨埵的身体动向由上肢的直立变成俯身向下的趋势,物体在位置上发生了偏移。致使观察者的眼睛自觉地从垂直的基本空间方向上偏离,造成了动感。这种方向偏离会在一种正常位置和偏离了基本空间位置之间,造成一种紧张感,使的偏离了正常位置的物体,看上去似乎要竭尽全力的回到一种正常位置的静止状态才会消除这种紧张感。跃下山崖的萨埵给人的动感就这样产生了。
刺颈跳崖这幅画面中还出现了特殊的运动效果,它是由频闪原因产生的,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强烈的运动效果还可以从那些造成频闪运动的静止式样中产生出来。在整个视域中,各个视觉对象的相貌和基本功能一致,但它们的某些知觉特征——位置、形状或大小又不相同。在适当条件下,这些集合体在一定情况下产生出一种同时性的运动效果。
4 如画面中的“两个”萨埵共同造成了此种运动效果,跪坐着刺颈的萨埵位于这部分画的右边,顺着他高举的手的方向,我们看到了跃下山崖的萨埵,萨埵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这“两个”萨埵的位置在我们脑海中会形成一条轨迹,从而产生运动。一幅好的作品艺术家都会注重画面的动感,因为任何艺术品一旦缺乏动感,它看上去就像是死的,没有生机,及时别的地方画的都还不错,也不会引起观者巨大的兴趣。
这种动感还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艺术家眼中,任何物体和物体组成的部分,都是一种能动“事件”,而不是静止不动的物质;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也不等同于几何图形与几何图像之间的静态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部分画面中,画师将“两个”萨埵的目光画在了同一条线上,出现了四目相对的画面,此时不光是位置上的运动,心灵上似乎也有了一丝超越时空的运动。同时阐释了佛教中的这种自我问询,舍身救众生的思想。
3. 色彩
此幅壁画是北魏时期所保留下来的,距今 1400 多年的历史了,颜色因氧化与烟熏发生了许多变化,给人留露出沧桑的岁月感。现在看到的色彩由白色、红色、黑色及蓝色为主。
人物的身形轮廓现在可以清晰地看到,它整体呈黑褐色。肤色也由先前的肉粉色变为了较暗的褐色。在视觉艺术中,色彩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色彩和谐也是艺术家所追求的,现在所看到的 254 窟壁画的颜色,整体上面都像是罩着一层灰黑色,使画面显得统一且沉稳。它先前的颜色通过研究证实,此幅画原为土红色打底,形成了单纯明快、浑厚朴实的暖色调。
画师采用了大面积的红色和蓝色,在凸显宗教色彩的同时,充满激情与活力。尽管千年后的今天颜色氧化了许多,但是我们仍然能感受到那栩栩如生的动态之美以及强烈的戏剧张力。
四、结语
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的角度分析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壁画图像,我们可以看到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需艺术家经过长期的思考,多次的尝试。在题材上慎重选择,在画面构图、画面的张力及颜色多方面考虑,最终有意识的创造出某种理想的作品。
附图:
图一 莫高窟第 254 窟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